黄木匠,打嫁妆

版次:011    2024年03月18日

□向伦友

“黄木匠,打嫁妆。打的嫁妆不一样!龙似龙,凤似凤。生个儿女状元郎!”

万州鹿鸣垭流传着这样的儿歌,黄木匠有个诨名叫弯儿麻,鹿鸣垭家家户户都留有他的手艺。他手工做的盆盆钵钵很有味道,特别是嫁女娘家打的嫁妆。大到衣柜、梳妆台、扁缸,小到洗脸盆、洗脚盆等,各具形态,精致极了。一套嫁妆制作完成需一两个月时间。所以哪家嫁女,要提前给弯儿麻打招呼,他好提前作准备。

为什么他特别受鹿鸣垭人欢迎?不光是他手艺好,而且态度好,老人小孩都喜欢,所以鹿鸣垭凡是要嫁女的都请他打嫁妆。此外,更关键的是他在打嫁妆的同时,可以判定女儿出嫁后是否幸福。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光凭这一点,鹿鸣垭就把弯儿麻吹得神乎其神。

凡是嫁女打嫁妆,家家都很慎重。首先要找德高望重的尊者确定吉日,其实不找尊者,弯儿麻也会这一套。不过木匠最讲究的就是请祖师爷,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弯儿麻虽不如鲁班那样厉害,但每到一家他都要敬祖师爷。因为祖师爷留给他的三样东西:墨斗、斧头、锯子,是他手艺法宝。无论何时他都把这三样东西视如生命,不让任何人碰。

有了这诱人的手艺,鹿鸣垭的人都想把儿子送到弯儿麻那里学木匠。不过弯儿麻收徒弟很谨慎,收徒弟的标准要有三得:累得、饿得、等得。这样一来,很少有熬得过来的徒弟,他们都是冲着弯儿麻那判定吉凶、预测女儿未来去的。可弯儿麻偏偏就守着这点底线不教,所以很多徒弟就半途而废了。

其实弯儿麻那点判定吉凶、预测未来的绝技也不是什么秘密,后来有徒弟在书摊找到了一本鲁班书,书上有判断吉凶、预测未来的说法。可是,待徒弟学会了,鹿鸣垭嫁女却不时兴打嫁妆了。新式嫁妆是几大块,几个螺丝、几颗钉子钉拢就了事。

不做老式嫁妆,弯儿麻失业了,失业的他有种失落感。不过他用自己所有的技艺,给自己做了一套最古董的嫁妆:八仙桌,每个角都雕上两个神仙,八仙过海活灵活现出现在桌子上;戏凤床,床的两头雕上龙凤吉祥、凤凰戏水等图案;浴足盆,一位玉女弓着脚洗纤纤玉足;洗面盆,一张红扑扑的脸蛋被一张鸳鸯脸帕盖着。每一种器具,他都赋予一个图案,一个故事,一段佳话。然后他亲自上山去割生漆,把这些嫁妆漆得油光闪亮,个个龙飞凤舞,栩栩如生。看着自己的杰作,他每天都笑着,生活一样有阳光。

一晃过了二三十年,弯儿麻老了,鹿鸣垭也变了样,原先的土房子不见了,鹿鸣垭也有了城市的气息。一天,失散多年的徒弟不知从哪带回一个商人,敲响了弯儿麻的房门,一眼被他保存的那些老式嫁妆惊呆了。商人如获至宝,要出大价钱收买这些嫁妆。

可弯儿麻死个舅子都不卖,他说我老了,这些嫁妆也老了,可是鹿鸣垭还年轻,待他们长大了,我的嫁妆能给他们一点启示:人不能忘了我们过去的辉煌。

(作者系何其芳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