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年的“大家论坛”

版次:011    2024年03月19日

□赵瑜

生活就是走着走着一头雾水时的峰回路转,就像2000年时的我,渐渐对网络游戏厌倦时,却忽然发现了重庆文学“大家论坛”这个有意思的又一村。我穿梭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快乐地度过傍晚时光。

那一年,大家论坛是个好去处,好是因为它好玩,好看,又是“零门槛”。

如果你是个喜欢写作却苦于找不到指路明灯的“文学青年”,点击那里绝对超值。你会惊讶:咦?总版主竟然就是重庆那么有名气的诗人兄弟李元胜和大车,而他们还在笑嘻嘻地在你那怯生生的新手帖子后面灌水拍砖,大开玩笑。

那里的人真的有些奇怪。

那里有些诗人。诗人老帅哥李钢当时说:嫁给诗人等于自杀。但大家论坛里的诗人,大多是很温和也很敦厚的人,读不懂写不好诗没关系,“界限”分坛你一定要去,诗人们会以十几秒的时间更新一条帖子,激情的句子温暖着你的视线,尤其是冬天的早上。

这里有些副刊编辑、作者,我钟爱的“重庆文学”,纷繁的网络中一块肥沃的自留地。版猪(版主)们可不敢呼呼冬眠,他们为朋友的植株剪枝修叶,替媒体穿针引线,然后就有网友握着一笔感激温热的稿酬,在有阳光的下午,约着他们在南滨路喝上一壶暖茶。

还有“虫虫特工队”呢。他们的队长队员,都是些有名的昆虫学家和昆虫摄影爱好者,他们行走着,观察着,拍摄着,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这个世界中奇异美丽的小生命。他们是读图时代的先锋,那些绚丽的图片,给了坛友们的感官第一冲击。他们都是体健貌端的人,有的甚至背起脚架在丛林中健步如飞。

当然更有些老顽童喜欢泼水,工作累了的时候,去去聊天区,看见大家乱成一团“笑熬糨糊”,好心情一下子就如花怒放。

大家论坛里,网友们在沙沙地吐丝,在一块砖一片瓦地修房子,每当我登录论坛,就如倦鸟知归,幸福地埋头于文字中。在这里,听得到朋友们的细碎倾诉。那些忧伤啊,像一块小石头,硌在我的鞋子里,让我行走一路,记挂一路;而他们的快乐,更像感冒病菌一样飞速传染我。有时候这里只有风声,我踮脚走过,害怕惊醒了好梦,有时候这里还有鸟叫,我高兴地学着唱歌。那些夜里,写作者不再孤独。

回想起来,今天重庆文学中不少优秀作家与我都相识于大家论坛。那年,湖北人宋尾在论坛开始他第一篇小说连载,某公司财务总监冯茜还在贴散文帖,工商局干部宇舒穿着白裙子来参加第一次界限聚会,“虫虫特工队”的一员李元胜又换了一部新的数码相机……多年后的今天,给文学新人们讲起这些往事,如烟似雾,却恍若昨天。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