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2 2024年03月19日
最近天气变化较大,感冒咳嗽的人增多,但如果咳嗽反反复复总不好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百日咳!近日,一地疾控紧急提醒,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152例,是2023年同期(1337例)的23倍,疾控专家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什么是百日咳?如何鉴别是否感染百日咳?又该如何预防呢?
我国百日咳发病率明显上升
“呼吸道传染病仍然是我们面对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造成大流行的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近日在“2024疫苗与免疫大会”上作出上述研判。流感、人禽流感和新冠之外,沈洪兵认为,还有一种已知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现状需要引起重视,即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以小于5岁儿童为主,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传染性极强,家庭传播的续发率可高达90%。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百日咳的基本传染指数(R0值)高达12~17,也就是说每1例感染病例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平均会传染给12~17人,而甲流的R0值在1.4~1.6之间,可见百日咳传染性极强。
得了百日咳会有哪些表现
沈洪兵表示,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带菌者均为传染源。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会有2~21天(一般为7~14天)的潜伏期,随后出现典型百日咳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病程可达2~3个月,故俗称百日咳。感染百日咳后可分为以下3个临床阶段:
■卡他期:这个时期会有持续约1周的流涕、喷嚏、咳嗽等感冒样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咳嗽会逐渐加重。这个时期已具有强烈传染性!
■痉咳期:这个时期咳嗽会进一步加重,一般持续2~6周,也可能长达2个月以上。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连续十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后,伴一次深长的吸气,且咳嗽日轻夜重,咳嗽剧烈时可呕吐。
■恢复期:持续2~3周,咳嗽逐渐减轻。
百日咳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其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百日咳该如何预防
沈洪兵告诉记者,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最科学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但无论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身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由于气管、支气管狭窄,咳嗽无力,更易被痰液堵塞引发憋气、发绀、窒息等症状,也更易导致肺炎、肺动脉高压、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严重者有死亡风险。所以婴幼儿应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一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也可自费使用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Hib)或四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Hib)替代。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沈洪兵提醒,百日咳治疗强调一个“早”字。越早用药越好,如果能在卡他期用药可以减轻甚至不发生痉咳;如果已经进入痉咳期,用药不能缩短病程,但可以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
据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