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03月27日
钟云舫雕像
□曹庞沛
江津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深厚的城市,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堪称风景名胜之乡。她地处神州血脉——长“江”要“津”,是享誉重庆乃至全国的“文武兼备才子之乡”。
江津有早熟的巴国文化、悠久的商盐文化、丰富的名人文化和独特的禅宗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楹联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联圣”的钟云舫,就是江津浩如繁星的历史名人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最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名人资源。
他自幼好学
工于对联又开西学风气之先
钟云舫(1847~1911年),名祖芬,别号铁汉,自称硬汉、铮铮居士,江津高牙乡青草碚人,清代秀才。同治初补廪后,即在县内阙氏祠堂设馆授徒,措意于西学,讲传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英语、法语。开新学之先,“生平著作甚多,联语尤奇横不落窠臼”。作品遍及诗词歌赋联,还有剧本、唱词、散文,“高尺有咫”。成就最大的是对联,尤以撰写长联闻名著称。传世之作《振振堂文集》共八卷:其中联稿四卷,诗稿两卷,文稿两卷,载入的1800多副对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被公推为“天下第一长联”。
钟云舫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能诗善文,博古通今,兼修中外,学识渊深;同时攻研西方科技,所作《东西洋赋》是当时少有的世界地理之著,叙五洲形胜物产,述先进科技潮流,推西方“以商贾为重,以技艺为家”之思想。在《足邑教案论》中,倡州县设格致之学,崇物理、化学之科,另作有铁路、兵政、商贾、学堂、矿务、团操、开恳方面的论著多篇,见解精深。
他疾恶如仇
身陷囹圄时写就天下第一联
他生性豪侠、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疾恶如仇。作为平民楹联艺术家,“性刚简而不能谀”“生平不作欺人语”,他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却战斗在那个时代文化阵地的最前沿,常以联作“匕首与投枪”,“几根穷骨头,搭起气运;两个大眼孔,看到乾坤”,针砭时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鞭挞、谴责、讽刺,在那个“县官俱昏聩,小城故事多”的时期,为民代言和打抱不平,与县衙作对,成为江津三大怪人。后来他因此而得罪权贵,身陷囹圄,但却在大牢中,继续泪洒墨泼,血染纸铺,效法《离骚》,在无一参考书,全凭记忆的困苦绝境,一日内便壮气冲天,一气呵成长冠古今1612字的天下第一联,借景抒情,倾诉自己不幸遭遇,揭示人间黑暗腐朽,追求光明,誓言要化作武士,砸烂旧世界,开辟新天地,创“玲珑别式乾坤”。自己于潦倒一生的舞台上,磨练成一个旷世奇才,“长联圣手”,文坛“联圣”。
钟云舫六十四载岁月,一生经历坎坷,其间中华民族面临异族侵略,自我封闭落后的双重民族危机;维系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典章制度、思想体系开始受到西方工业文明下坚船利炮的挑战与攻击;传统儒家士大夫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钟云舫完整地见证了中国古代最先中西融合、思想觉醒与最后内外交困、社会没落的历史路程。因此,他的追求、奋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那个独具时代特征的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
他灿若明星
使得江津楹联文化闪耀全国
近年来,江津大力推进“联圣工程”建设,曾被重庆市政府列进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由重庆市领导任组长,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通讯学院等22名教授、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江津区钟云舫研究课题组及重庆市楹联学会专家100余人,组成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倾注所有热情和心血,完成了400多万字、共14部的专著《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这两套丛书的完美面世,用优秀研究成果,为重庆打造了一张新名片,也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楹联史增加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
钟云舫不但成为江津文化历史中的明珠,同时也使得楹联成为全国一张耀眼闪亮的文化名片,更是在人类语言学中构筑起一座“‘对联’中的万里长城”,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去年12月,在重庆美术馆成功举行的“联圣钟云舫杯”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艺大家、楹联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这场全国楹联文化盛事,轰动华夏九州。
(作者系原重庆市楹联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