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禁售冥币纸钱引争议 当地市民打爆12345电话

烧冥币祭奠先人 算封建迷信吗?

版次:007    2024年03月28日

南通南方市场,销售冥币纸钱等用品的商家。

临近清明节,江苏南通市民政局和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表示了愤怒:“民俗还是封建迷信,到底谁说了算?”“中国历有祭祖传统,旨在寻根问祖,上千年的传统你说禁就禁了?”……不少专家也认为“一刀切”的政策不合理,地方政府虽然有权设定禁止销售制造丧葬用品的行政法令,但祭祀具有长久历史,最好结合宣传教育,并适当尊重民俗,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南通禁止制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3月26日,南通市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通告称,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此外,南通市民政局还联合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提到要“树立和提倡‘厚养礼葬’观念,不铺张、不攀比,以简洁朴素的方式祭祀逝者,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缅怀、书写寄语、网络追忆等绿色环保方式,祭奠先人、感念先辈”。

哈尔滨上海等地曾出台相关政策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多地出台推进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相关政策。比如《哈尔滨市殡葬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五条指出,禁止在丧事活动中摆放、焚烧冥币和纸人、纸马(牛)等扎糊的封建迷信丧葬用品,或者从事扮巫婆、神汉等封建迷信活动。

此外,《兰州市殡葬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亦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纸钱、纸扎等殡葬用品。《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二条指出,殡葬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对殡葬服务场所中妨害公共秩序,或者抛撒、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的殡葬用品”,还“禁止在城市街道、居民住宅区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设灵棚,禁止播放或者吹奏哀乐,禁止抛撒、焚烧冥币、纸钱”。

据央广网、潇湘晨报等

网络声音

反对者:怎么定义封建迷信

支持者:换种纪念方式也好

通告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大批网友不满,不少人留言评论。

@非凡白云:“民俗还是封建迷信,到底谁说了算?”

@安其拉:“中国历有祭祖传统,旨在寻根问祖,上千年的传统你说禁就禁了?”

@仙气飘飘:“祭祀是一种缅怀,是一种习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信仰,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落叶归根,追根思源,敬仰祖先,激励后人,何罪之有!难道要抛弃祖先,数祖忘典吗?”

@平安兔:“什么时候中华人民传统的祭祖文化,祖先崇拜也变成封建迷信了?他们懂封建和迷信这两个词的意思吗?祭祖是迷信,寺庙烧香是不是迷信?拜财神是不是迷信?”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支持南通的做法,认为“换种纪念方式也好”。

@游戏人生:“焚烧冥纸冥币真的污染环境,在网络上祭祀不好吗?”

@乐天派:“大量的纸钱冥币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而且易引发火灾事故。提倡绿色祭奠固然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但会有实效吗?矫枉必须过正,我支持南通市的做法。”

@纤弱云烟:“我也认为有必要改一改,我们改不是不去祭奠,不去怀念和扫墓,而是改一下目前的风气,现在的冥币乱七八糟,什么百元的、万元的、有的印成了什么美元式、欧元式英镑等等花样,扎纸也是,从开始扎家具到现在扎房扎车扎飞机等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这些做法,你不觉得可笑吗?活着的时候你待好了,那才叫真正的好!死了烧点纸,磕个头烧几炷香也未尝不可,何必花钱搞那些东西?是不是?”

官方回应

只说禁止制售没说禁止使用

记者昨天来到南通南方市场,走访了部分销售冥币纸钱的商家。任先生从事这个行业有六七个年头了,他说,这个禁令如果实施下来,他就会失业,并且会有一批人失业。“清明祭祖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大家都通过不同形式来祭祖,这种‘一刀切’的禁令我不能理解。”任先生表示。“这是市场的需要,我们才会卖这个东西。现在政府不让弄了,我们又能怎么办?”另一家店铺的商家张先生郁闷地说。

在清明将至的时间点,该通知一出,当地不少市民立即给南通12345打电话,认为“一刀切”的政策不合理。昨天,南通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当地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角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推进这个事情,但在态度上似乎有所缓和,称“我们是从市场行为强调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个环节”。

律师说法

禁售冥纸、冥币是否有法可依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介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禁售冥币冥纸,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制定部门规章,但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看法,保证规则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符合群众期待。根据我国《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而何为“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该法并未解释说明。

“纸钱冥币”是否属于封建迷信用品?对此,付建表示,“封建迷信”涉及如何定性,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不能随意下结论。比如售卖过程中有骗钱行为,那可能就涉及迷信。关于是否需要禁止售卖,付建认为要建立在一定前提之上,比如从安全防火的角度来说,需要禁止。但在推行绿色祭扫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祭祀的改变不应硬来。

专家观点

移风易俗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禁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一事,不少专家和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熊威主攻民俗学方向,他表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这类规章肯定是推行文明祭祖、移风易俗进程的组成部分。其关键是考虑因地制宜,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需求。熊威认为民俗文化一直在演变,但清明节核心始终是追思祖先,形式本来就是多样化的,没必要非得统一,大家应该彼此尊重以寻求最优解。此外,他肯定了文明祭祖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我们要承认民间社会有自身的延续性,毕竟移风易俗需要时间的沉淀。”

武汉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夏柱智在城乡环境治理方面,进行过多年实证调查研究。就南通此次发布的“禁止全市制销冥币纸钱的通告”,他表示不能赞同。“祭奠祖先,敬祖归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千百年来凝聚人心。”夏柱智告诉记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尊重和包容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很重要,不能动辄扣上“迷信”“不科学”的帽子,用所谓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来禁止更是无稽之谈。

热评

讲法规,也要看传统习俗、世情世理

焚烧冥币,只是人们追思缅怀祖先的一种方式,南通将之简单等同于“封建迷信”,未免太过粗暴。作为一个传承了上千年的民俗,要想突然之间一朝将之推翻,难度可能大得超乎想象。

禁止焚烧冥纸冥币,这并不是南通的首创,别的地方早有尝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哈尔滨,该市早在2017年就下发了禁止焚烧冥纸冥币的通告,违反规定的也要处罚。可是政策推行了数年收效甚微。这该怪民众的觉悟不够,还是该怪政策本身就欠缺合理性,是逆民心而一意孤行?如果一个政策,始终得不到老百姓普遍认可,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彼此消耗,这又是图什么呢?

如果从民众的视角来看,哈尔滨的做法,显然不能算是经验,只能算是教训。慎终追远,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文化信仰,而焚烧冥纸冥币,是信仰落地成民俗的一部分。在集中焚烧的区域和时间段,的确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是不是大到了迫切需要根治的程度,则是大可怀疑的。地方政府逐步引导观念和祭祖方式的改变,或许可以接受,但一刀切地想在短时间内彻底取缔,则是对权力的盲目自信。

这样的管理是机械式、不切实际、缺乏人情味的,应该慎重对待。城市管理是系统工程,要讲法规,也要看传统习俗、世情世理,不能为方便管理而顾此失彼,更不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