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4月02日
□徐光惠
多年前,一个初春的早晨,我无意间闯进了观音岩,与漫山遍野的李花不期而遇。
天上飘起细细春雨,微微地有些寒意,可丝毫不影响我的一片春心。
进入沟口,环顾四周,一路上的李花开得热闹喧嚣,泼辣辣地无所顾忌。看那一树树的白,一枝枝的白,一团团的白,一串串的白,湿漉漉的白,清亮亮的白,晶莹剔透的白,层层叠叠,相拥成团,如云似雾,霎时,迷乱了双眼。人还在老远,便觉缕缕香气扑面而来,清新淡雅,不着痕迹。田间地头、农舍边、沟溪旁,随处可见李树的身影,枝丫上全是盛开的李花,热情似火,美而不妖,将整个村庄装扮成一个娇羞的新娘,楚楚动人,风姿绰约。
“李花怒放一树白,遥望疑是春飞雪。”从山脚远远望去,山间芳草萋萋,雪一样白的李花漫山遍野,宛若天际洒下的飞雪,绵延整座山头,俨然一片白雪皑皑的雪域高原。雨,时下时停,漫步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置身于雪白的花海,愈发多了几分朦朦胧胧的诗意,如梦似幻。
“姿容清丽厌奢华,淡淡平平不自夸。”一朵朵小花薄如蝉翼,仿若凝脂,柔柔的,粉粉的,滑滑的,嫩嫩的,花瓣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它们在枝头勾肩搭背,不时交头接耳,挤眉弄眼,竞相展露自己的芳容。全开的像成熟少妇,仪态万方,半开的像害羞的姑娘,犹抱琵琶,一些花骨朵儿刚冒出头,怯生生地打探着外面的世界。
千树万树的李花枝枝蔓蔓,密密匝匝,将空寂的小道挤了个水泄不通,稍不留神,就与花儿撞个满怀,俏皮地挠挠你的发梢,或亲吻一下你的脸颊。忽而,一缕春风荡漾,花树摇曳暗香浮动,片片花瓣轻舞飞扬,满地落英缤纷,花香夹杂着泥土的香,青草的香。
宋朝诗人朱淑真的《李花》云:“小小琼英舒嫩白,未晓深紫与轻红。无言路侧谁知味,惟有寻芳蝶与蜂。”诗句赞扬了李花的淡泊与高洁。诗人汪洙的《李花》:“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风。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表现了李花的纯净与孤傲。还有唐朝诗人贾至在《春思》中描写道:“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桃花红艳、瑰丽,李花素雅、含蓄,各有千秋。
一路追逐“白云”上了山,从山上往下看,那美更是摄人心魄,惹人春心荡漾。远看,碧绿的田野纵横交错,桃花、油菜花为满山李花镶上金边,掩映着青瓦泥墙,炊烟缭绕。近处,山间沟壑溪流淙淙,满眼飞雪,雨雾氤氲,一幅灵动的山水田园画,浓墨重彩。
记忆中,儿时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早。樱桃花才谢,李花便急急地赶来了。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土壤,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房前屋后,不经意间探出一枝李花来,起初还是那般单调,过一日,又有三两枝斜插在青瓦的边上。
一觉醒来,在初春暖阳的抚弄下,一个个花骨朵冒出来,争风吃醋般绽放在枝头。成群的蜜蜂在花间吸浆吮蜜,嘤嘤嗡嗡不绝于耳,好不热闹,孩子们披一身花香满村满坡乱跑。
李花凋谢,嫩绿的叶子迅速占领枝头,不经意间,密密麻麻的果子便从枝条下冒了出来,一天天长大。到了端午前后,李树的枝丫被压得越来越低,一个个青涩的李子开始由青转黄,渐渐变得金黄饱满,晶莹剔透。
在观音岩绵延起伏的青山绿水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青石板路,那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驿道,也是古代大足至内江的必经之路,当年商铺、客栈、茶水铺、酒肆、马槽等一应俱全,曾是客商过往的繁盛之地。
翻过山梁,踏上古驿道,林间古木苍翠,道旁长满墨色苔藓和杂草,四周寂静,凉风习习,慢慢掀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侧耳聆听,耳边仿佛响起马蹄声,挑夫的吆喝声,来往的脚步声,不知上演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沧桑。
在古驿道的侧面,还隐藏着一条绵延千米的石崖,各种碑文、题记刻于悬崖峭壁下,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在此立碑题记,或描绘沿途所观所想,或为官心得体会,或人生哲理,内容丰富,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
时光流转,古道绵延,多少亭台阁榭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漫漫古道历经千年风雨沧桑,静卧在苍茫的群山沟壑间,虽然荒凉空寂,被腐叶层层覆盖,但古道上的每一块石碑,每一级石梯,甚至每一缕微风,每一粒尘土都是有生命的,渗透着历史的余温,永不消失。
观音岩的父老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观音岩村青山环抱,气候温润,李树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在乡亲们的殷殷期盼下,丰硕的果实一枝枝挂在蓝天上,闪着碧玉的光,散发出成熟的甜香。
每年开花结果时节,远远近近的游客如约而至,络绎不绝,前来观音岩赏花摘李,休闲娱乐,重走千年古驿道。坐在农家小院的李花树下,吃着纯天然的农家饭菜,细品李子美酒,鸟语花香,自在惬意,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观音岩李花静静绽放,浸润着大地芬芳,让人远离尘世喧嚣,化解心中浓浓乡愁。乡亲们不负春日好时光,种下幸福和希望,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