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虽繁绝不省人工 口味虽贵绝不减物力

重庆第一家国有餐馆 一钵豆花传承百余年

版次:009    2024年04月03日

□陈小林

高豆花,是一家有百余年历史的名店,也是重庆第一家国有餐馆。

母城渝中有许多餐饮历史名店,这些名店经历了无数风雨,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它们在用美味铸造重庆的另一部历史。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的不仅仅是历史,而是希望在名店名厨名肴交相辉映下的味觉历史,能以曾经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诚信重义的美德,给现代人以启迪,让诚信经营、注重质量、周到服务以及独特技艺,成为现代商业永恒的价值观。

1

一钵豆花,数代传承

清代末年在重庆母城米花街小巷一宅院内,开有专卖冷酒、豆花的小店,第一代店主高和清诚信重义治店有方,他家的豆花细嫩绵扎、白洁如雪,溢出碗沿不流、拈上筷头不碎,连窖水也是清甜可口的。他家的豆花,调和(蘸水)也很有特色,糍粑辣椒、盐巴、豆母子、芝麻酱、麻油、味精、葱花……蘸料多而足。因店主姓高,取店名为“高豆花”。

抗战时期,米花街一带的房屋被日机炸毁,第二代店主高伯亮在原地街面重建一栋楼房(位于原精神堡垒南侧,民权路拐邹容路第三家门面,现商业大厦附近)。除继续经营豆花、冷酒外,还增加炒菜、蒸菜、卤菜。虽然高豆花不是只供应豆花,但许多食客还是冲着一钵豆花和那一碟调和蘸料而来的。此外,他家的香卤猪耳、蒜泥白肉、宫保肉丁、粉蒸肉和红烧肥肠等油厚味浓的家常菜,若有豆花作配,吃起来就更解馋、更痛快,再多的大油大肉也不犯腻,更不嫌多。有的顾客还用鱼香肉丝下豆花,戏称鱼香豆花。

抗战结束后,高伯亮病故,长子高先佐接掌高豆花。不过,这位高大少爷只负责豆花店外务的人际交往,店内负责经营管理的是高伯亮之妻、高先佐之母童氏,豆花则由高伯亮的徒弟童茂林制作。当时,红案厨师有徐治平、姜国清、周文明等,招待师有刘建明、郭海清等。

童茂林制作豆花坚持“工艺虽繁绝不省人工,品味虽贵绝不减物力”的师训,严格按操作规程,选最好的豆子,泡豆、磨浆、过滤、煮浆,认真点好每一锅豆花。制作调和蘸料时,该用的调料一样也不能少。白花花的豆泥从磨盘里流出,然后倒进旁边的滤网里,过滤出来的豆浆,再倒进大铁锅,沸腾的豆浆与盐卤交融,飞快地发生变化,生成一缕缕、一团团的花絮,似兰似菊,如云如霞,逐渐凝结成块,在嫩黄色的窖水中飘飘摇摇、载沉载浮……如果你看见这魔幻的“豆变”,可能还未动筷就已陶醉。

2

鸣堂叫菜,韵味悠长

过去,高豆花这样的四六分餐馆在销售上实行“喊堂制”。喊堂,也叫鸣堂,就是“声鸣于堂”,在大堂里吆喝的意思。

堂倌见客人进店即招呼安座,摆餐具,介绍菜品,然后把定下的菜饭,以口喊的形式把信息传递给后厨。待客人餐毕结账,堂倌又以口喊的形式,通知柜台会账(收款)。高豆花招待师刘建明天生一副金嗓门,喊堂叫菜,高亢嘹亮,口齿清楚,一气呵成,韵味悠长。

这一天,川剧名角程书舫、袁玉坤、吴小雷,越剧名角筱秀林相约来到高豆花聚餐,刘建明迎上前来安坐、看茶。程书舫等落座后,问有些什么好菜,刘师傅口齿伶俐地一口气报出二三十道菜名不结巴,面不改色,嗓门犹如川剧行腔高亢嘹亮韵味悠长。程、筱等人无不击节称绝。当程等人就餐完毕要结账时,刘师傅又当着客人面,数着碗盘一个一个唱菜名,一个一个报价钱,碗盘数完餐费总数也就算出了。

后来,程书舫等人便成了高豆花的常客,刘建明也因此有了几位戏剧名人朋友,成为业界美谈。

直到20世纪50年代,每逢裕华纱厂、重庆毛纺厂等放假休息,纱妹们因为爱听刘建明的喊堂,相互邀约到高豆花吃饭,她们往往三五一群围坐一桌却分别点菜,借以多欣赏刘师傅那优美的喊堂声。刘建明并不因为点菜繁杂且消费低而歧视、怠慢这些纱妹,总是不厌其烦地满足她们的想法,一遍一遍唱菜名,又一个一个算菜价。

3

藏龙卧虎,业界传奇

为什么“高豆花”这家私营豆花馆,1949年后会成为重庆市第一家国有餐馆呢?这还得从“高豆花”第三代店主高先佐说起。

高先佐在成都天府中学读高中时思想进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学生运动,毕业后回到重庆,先在《新蜀报》工作,后继承祖业当起了餐馆老板。因秘密工作的需要,高先佐混迹三教九流,结识了军界、政界和商界的一些头面人物,明里以一个富商大少爷的形象左右逢源,活跃各处,暗中为党组织收集情报、筹集经费、提供场地。高先佐后来又在两路口开了一家分店,两家“高豆花”都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1949年后,高先佐担任了重庆歌乐山展览馆的馆长,把“高豆花”餐馆产业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姜国清,“高豆花”技艺传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高豆花店经理(那时叫组长),因一只眼睛视力受损,人称外号“姜瞎子”。姜国清长得人高马大,一副侠义心肠,1948年在高豆花试厨时,对当局一些执法人员沽吃霸赊的腐败行为非常反感。一次,国民政府内二警的几个警察又来高豆花吃霸王餐。姜国清实在气不过,带领店里厨师把几个警察打得飞起跑。内二警的这几位在高豆花“脏了班子”,惹不起有强大背景的高大少爷,就把姜国清给惦记上了。几天后,姜国清遭到疯狂报复,被人用石灰撒眼睛,落下眼疾。因有这段不平凡的经历,1949年后,姜国清得到组织重点培养,成为渝中区饮食行业工人中第一个共产党员。

4

名厨荟萃,美馔如花

“高豆花”1961年迁至邹容路与保安路相接处的保安路175号(现八一路雨田大厦附近)经营,此时的“高豆花”已非同日而语,发展成为一家中端综合型餐馆,既承办高、中筵席,又供应大众便餐。因其是重庆第一家国有餐馆,备受上级重视,调入大批技术骨干。当时“高豆花”的主厨是熊维卿,熊擅长工艺菜制作,才思敏捷、技艺超群、点子特多,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被同行誉为“小诸葛”。

20世纪60年代初,重庆市饮食公司举办了三期高端烹饪技术培训班,原计划这些厨师毕业后,由中央有关部门分配到北京饭店、北京四川饭店和人民大会堂等宾馆、饭店从事川菜烹饪。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些厨师后来没有一人去北京,大多数选择去了皇后餐厅、粤香村、颐之时等名餐馆。谢荣祥是这个培训班的学员班长,很受培训班徐主任喜欢,徐主任告诉谢,要学真本事,得去高豆花,那里有个熊高人(熊维卿个子高),有文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那些年,有文化的老厨师在餐饮行业算麟角凤毛,很受大家尊重,于是谢荣祥去了高豆花,并拜熊维卿为师。

熊维卿是出了名的严师,要给熊当徒弟,可不是好件好耍的事情。

谢荣祥先跟熊维卿学切菜、配菜,师徒俩每天面对面在墩子上操作,只要看见谢弯腰驼背、站姿不对,熊就会念叨:“站要有站相。”牛舌莴笋,是将莴笋片成13厘米左右长极薄的牛舌形,调味而食的冷菜。片牛舌莴笋技术含量高,常作为厨师刀工考核项目。高豆花生意好,谢荣祥每天要片二三十多斤牛舌莴笋,熊维卿会随时进行质量检查,若发现莴笋片厚薄不均,就会不满意地哼一声,这时谢荣祥的心会怦怦直跳,比挨骂还难受。如果熊维卿只看一眼或点点头,说明老师认可了,悬挂在谢荣祥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下地。

一次,谢荣祥在烹制干烧岩鲤时,由于思想不集中,菜烧过了头,略带点苦味。熊维卿现场当着他的面,亲自示范烧制了一盘干烧岩鲤,并告诉他:“我们既然是搞烹饪的,每做一道菜都要认真,做到自己吃得,顾客才吃得。”这件事对谢荣祥触动很大,他说:“这件事可以说是我从厨生涯的一个转折,因为熊老师不但教我怎样做菜,而且教我怎样为人。”

每天早上7点钟,在“皇后餐厅”工作的廖青廷和在“家肴餐厅”工作的曾亚光会准时来到“高豆花”,与熊维卿喝早茶。熊、廖、曾三人在重庆厨界是绝对的宗师级人物,均为重庆川菜鼻祖杜小恬的高足,称为“厨坛三学士”。三人围桌而坐,品香茗、拉家常、谈技艺。这时候熊维卿的高徒谢荣祥总是侍候左右,忙上忙下,添水、点烟,听“抹和”,耳濡目染学得不少绝招。直到上午9点左右,“三学士”才话尽茶饱,各奔东西。

名师出高徒,后来谢荣祥接替姜国清成为高豆花店经理,他秉承了熊维卿治店认真严谨、做菜一丝不苟的美德,将“高豆花”的声誉进一步发扬光大。

“高豆花”的大厨高手林立,姜国清、徐治平、尹家新、安南、童茂林、李森林、黄金元、杨大文个个都是烹调好手,人人身怀独特技艺。凤凰鱼肚、干烧鱼翅、龙凤酥腿、玻璃鱿鱼、孔明鸡片、合川肉片、芙蓉鸡片、干煸鳝鱼、芽菜烧白、粉蒸肥肠等百十个品种,不仅注重色形搭配,且诸多加工程序恪守不怕麻烦和严苛细致的原则,一道道新鲜精致的菜肴,不管是麻的辣的、清鲜的浓郁的,在大厨的妙手之下被演绎得活色生香。“高豆花”名噪一时,生意火爆,食客趋之若鹜,常常座无虚席。

(作者系重庆市烹饪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