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有个“龙登山”

版次:006    2024年04月06日

□刘光敏

江津区贾嗣镇地处江津区东部,蜿蜒曲折的綦河自东向西流经贾嗣镇。在綦河下游的津(江津)綦(綦江)之间,有一座海拔865米的山峰,与同属大娄山余脉的骆崃山绵延相连,山中植被浓密,大树参天,蓊郁蔽日,景色秀丽,名曰龙登山,当地人称之为“龙山”。

“龙”者,天子也。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登临过此山,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在此避难。

龙登山上现存龙登寺遗址。高耸的五根柱子和多人才能合抱的香樟古树,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地方文献记载,龙登寺始建于1341年,后经过朱元璋点拨及后人多次扩建,历史最辉煌时占地200余亩。砖石结构,木顶瓦盖。寺有山门三道,上下两大殿,上殿钢佛三尊,通体高丈余。前中后三个地方安置有铜钟三口,均重约千斤,传说是印度高僧从泰国运来。上殿左右十八罗汉列队,下殿供佛菩萨十余尊。左右耳房供众僧食宿居住,另有厨房、藏经室等,构成气势恢宏的四合大院。左右厢房后墙开圆门,出门直上左右峰。外院坝前建外山门,石雕仿木结构。寺内镇寺之宝,为一铁铸造型经本,两面对开,长丈余,宽七尺,厚二尺许,不知其重量,展开之页面,镌刻梵文经书,因历代帝王对龙登寺的关注,香火一直十分兴旺。

相传光绪帝一日梦见金殿突然撞进一只大鹏。有官员奏报,西川龙登寺隐隐有王者之气升腾而起,于是光绪帝一道密旨,在龙登寺来龙方位,开挖了一条宽幽深的壕沟,浑然一体的山脉截为两节,俗名“挖断山”,其名沿用至今。

传闻龙登寺曾有一任住持名叫从政和尚,他在禅坐之时,突闻佛音缠绕,心里顿有感悟,知晓转世轮回将在三刻之后到来。遂叫来寺庙所有僧人传授自己对佛法的证悟。授课完毕,从政和尚念诵佛号后曰:“贫僧已知转世之期即到,顿时心有所悟,召大家前来共享所得。待贫僧圆寂转世后,请将此皮囊移驾庙门东侧,无须掩埋,融于自然即可,阿弥陀佛。”说完从政和尚便圆寂。众僧哭诵相离并遵循遗愿,将躯体移至东侧便开始念诵经文祷告。突然遗体周边泥土开始翻动,大量蚂蚁夹着泥土开始在遗体周边堆积,慢慢将遗体掩埋。原来从政和尚钻研佛法,早已大成,蚂蚁便用特有的方式为从政和尚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埋骨之地。

地方文献记载,嘉庆年间有一位川籍(江津)官员,也葬于此地,取名尚书墓。

龙登山独特的自然景观,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神奇美妙的传说,引得历代后人相继登临,观林海赏风景。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协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