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马3名外籍选手协助何杰领先1秒夺冠
版次:006 2024年04月16日
4月14日,中国选手何杰(左五)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何杰以1小时03分44秒夺冠
视频回放中可以看到何杰全程都有三名肯尼亚跑手护送
4月14日,2024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中国男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以1小时03分44秒夺冠。但原本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半马比赛,却因为终点线前的一幕,引发了众多跑友的不满和质疑。
何杰“被保送”北京半马冠军
比赛鸣枪后,何杰与三名非洲选手迅速组成第一集团,四人全程保持领先。冲刺前,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以为的四人拼尽全力、火药味十足的精彩对决没有上演,撞线过程更像是一场“友谊赛”。
直播镜头中,跑友们看到的是非洲选手回头伸出手为何杰指引,并热情地催促他快点转换到冲刺跑道;看到的是非洲选手冲过终点线后第一时间为何杰鼓掌;看到的是冲刺时非洲选手的气定神闲和何杰的咬牙坚持……怎么看,这个冲刺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古怪的味道。最终的成绩更是离奇,何杰以1小时03分44秒夺冠,三名非洲选手以1秒之差,1小时03分45秒,名列第二到四位。赛后有跑友直呼“这是假赛吧”,甚至有网友调侃,“不如三人抬个轿子送何杰冲线”。
众人质疑,属于同一赞助商的四人本就是在打配合,三名外籍精英选手参赛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为了“陪跑”冠军,这违背了体育竞赛的精神。有跑友感叹,“这跑的不是马拉松,是人情世故”。北京半马主委会对此事高度重视,昨天已成立专项调查组展开调查,并表示会将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家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冠军,但正如跑友说的,这或许也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尴尬”的一个冠军。何杰此前刚刚帮助中国马拉松进入了“206时代”。3月24日,在第10届无锡马拉松暨巴黎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上,何杰以2小时06分57秒的成绩完赛,将中国马拉松纪录再度刷新。由此,何杰也得到了112万元的“国人竞速”奖金——按照中国田协联合特步集团设置的“国人竞速”奖项,无论男女运动员,只要打破全国纪录,就可以得到奖励100万元,每突破1秒增设奖励1万元。
特步陷入北京半马“假赛”争议
冠军选手何杰和此次北京半马的赞助商、国产运动品牌特步一下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记者就此事询问特步时得到回应:“谢谢关注。目前情况还在确认与多方调查核实中,后续有进一步的信息会第一时间跟您沟通。”
在北京半马完赛后卷入争议,这或许不在特步的意料之中。官方信息显示,特步是2024年北京半马的官方合作伙伴。2023年,特步对于路跑赛事也是投入颇多,仅2023年一年,特步就赞助了24场马拉松赛事,其中包括连续16年赞助的世界田径白金标赛事厦门马拉松。
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中,特步是对于跑步品类依赖度最高的一个。在品牌的战略定位上,特步也完全以跑鞋为中心。2022年9月,特步发布了“世界级中国跑鞋”的全新战略定位,并宣布未来10年集团将投入50亿助力中国路跑事业,包括产品研发创新、赛事及运动员支持、跑步群体运营支持等。十几年来,特步累计赞助马拉松赛事和活动超过1000场,是目前中国赞助马拉松赛事最多的运动品牌。目前特步通过65个特步跑步俱乐部,覆盖超过200万名专业跑者。
在跑鞋领域的持续深耕在业绩上给到特步回报。2023年中国内地的重点马拉松赛事中,破三(用时小于3小时)跑者中,特步跑鞋穿着率是最高的。不可否认的是,特步通过赛事和运动员赞助“刷脸”为品牌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口碑。而这些口碑也给了特步冲击一线的信心。然而这次的“假赛”争议,很有可能让特步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为何运动品牌都爱“卷”马拉松
作为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特步多年来押注跑步业务。除了特步,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开始加入这一赛道的竞争。比如通过捐款“出圈”的鸿星尔克,这两年也开始涉足马拉松赛事。2022年,鸿星尔克对外公开发起“英雄帖”:穿着鸿星尔克全套竞赛装备并获得上海站全马冠军的中国跑者,奖励总奖金人民币100万元整。再比如李宁。目前运动跑步鞋已成为这家公司最为重视的品类,且销售表现抢眼。
马拉松如今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从去年开始,停摆三年的马拉松迎来井喷式复苏。2023年10月29日,北京马拉松、成都马拉松、长沙马拉松、西安马拉松等超20个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跑,“超级马拉松日”如期而至。《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33场路跑赛事在中国田协备案,最后两个月更是有超过50个地市提交了承办马拉松赛事的申请。
如何在跑步赛道杀出一条血路?无疑是在各大马拉松赛事上“露脸”,如今的马拉松赛事已经不只是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运动品牌相互角逐的擂台。根据悦跑说数据,上海马拉松“破3”(预计3小时内完赛)选手跑鞋穿着率前三分别为耐克、特步、阿迪达斯,占比分别是46.3%、23.0%、9.8%,国货品牌占比39.7%;厦门马拉松“破3”选手跑鞋穿着率前三分别为特步、乔丹、耐克,占比分别为53.8%、10.0%和9.7%,国货品牌占比88.3%。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上多年来存在“买脚”的现象,即相关品牌注重自家跑鞋在赛事中的穿着率,通过各种方式会与顶尖跑者、精英跑者到大众跑者合作。“预算充足的品牌会花大价钱赞助顶尖的专业跑者,让他们愿意穿上自家的跑鞋去比赛。”有行业人士表示,如果一场赛事里前三名都穿着自己品牌的跑鞋,成绩就能证明品牌的产品力,这比花再多的营销费做广告效果好得多。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各大马拉松赛事成为各家品牌营销的主战场了,无论是宣告自己仍旧处在这个竞争的舞台,还是借此为新品造势,又或者是强化自身和跑者之间的连接,都促使了各家品牌用不同方式在专业跑鞋上“卷”了起来。“对于跑手来说,这也是一个商业化途径和机会,拿了好成绩有了曝光率还能变现,何乐而不为。对于整个马拉松运动来说是好事情,前提是不出现假赛这样变味的事情。”
热评
体育精神? 都是生意!
4月14日的北京半马活脱脱成了一幕穿帮的低级闹剧。在到达终点前,三名黑人选手把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何杰,观者无不愕然,见多识广的解说员都不知该说什么了。即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不带这么谦让的。为何黑人选手要故意放水呢?这恐怕和赞助商有关系,何杰和三名非洲选手均穿着特步的服饰鞋子,同一家赞助商让人浮想联翩,如果从利益角度考虑,就能说得通了。
这届北京半马闹出的幺蛾子,不仅有何杰一路保送夺冠的尴尬,还有赛前实力选手贾俄仁加被套路的郁闷。贾俄仁加是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曾在许多赛事中夺得冠军。3月份开始,他通过团队联系北京半马赛事赞助商,请求帮忙报名。4月初,贾俄仁加收到了赛事组委会的官方短信通知,按要求交了报名费,然后获得A0001配号。然而到了4月9日,赞助商却通知贾俄仁加已经被组委会取消报名资格。尽管组委会给出了一堆说辞,但很难自圆其说。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次北京半马是特步赞助的,特步的签约运动员就是何杰,只有何杰拿到冠军才能把特步的品牌给凸显出来。之所以不让贾俄仁加参赛,因为他是中乔的代言人,若得了冠军会抢走特步的风头。
顺我者参赛,逆我者拒之门外,如此组织体育赛事,哪还有竞技的味道,岂不成了纯粹的演戏?品牌,作为背后的金主,是否真的有权剥夺“竞品选手”的参赛权?当三人携手,只为护送一人夺冠,这样的场景是否符合组委会的比赛规程,又是否契合竞技体育的公平与拼搏精神?组委会又应如何平衡赞助商的利益与比赛的公正性,避免其对比赛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赞助商的资金投入无疑重要,但组委会是否就应该对“金钱”盲目顺从?
体育运动本是公平竞争的圈子,过去,我们曾嘲笑足球场上的“默契球”,认为那是对竞技精神的亵渎。而今,马拉松赛场上的“护送夺冠”,恐怕也会成为公众的笑柄!
据元新闻、羊城晚报、第一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