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大规模空袭后

以色列会如何报复“伊朗的报复”

版次:008    2024年04月16日

4月14日凌晨在耶路撒冷上空拍摄的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的画面。

4月14日,落在以色列境内的伊朗火箭助推器残骸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部召开战时内阁会议 新华社发

以色列战时内阁14日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反击伊朗13日夜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空袭,但没有宣布最终决定。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同日在声明中说,以色列将“以适合我们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让伊朗付出代价”。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此次袭击以色列本土,有着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方提前“通过气”的痕迹。由于美国不愿卷入冲突等因素,以色列可能会推迟对伊朗的反击,但也很难“忍气吞声”,或采取有限报复措施。

反击行动“在最后一刻被取消”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14日晚间报道,虽然内阁成员就反击伊朗袭击达成一致,但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拜登14日通话后,反击行动“在最后一刻被取消”。

以色列媒体14日援引以官员的话报道,伊朗对以发动袭击前“已经告知以方”。路透社14日援引土耳其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袭击发生前的几天里,伊朗、土耳其和美国进行了沟通,美国“通过我们向伊朗传达这样的信息:反应必须在一定限度内”。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4日说,伊朗发射了170架无人机、超过30枚巡航导弹和超过120枚弹道导弹,其中超过99%被拦截。专家指出,此次伊朗对以色列报复袭击虽然阵势很大,但“相对克制”。伊朗军事专家阿里·阿卜迪撰文指出,伊朗仅仅使用了其拥有的二流和三流武器。

伊朗政治研究员萨拉赫丁·赫迪韦说,伊朗有意避开以色列大城市目标,主要针对的是位于内盖夫沙漠以及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戈兰高地这样相对偏远地区的军事目标,这种有限度的打击旨在恢复伊朗的威慑力并防止过度激怒以色列。

推迟反击伊朗的可能性很大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看,以色列推迟反击伊朗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以色列的最大靠山美国反对反击伊朗。拜登在14日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表示,美国将反对以色列对伊朗的任何反击。不少分析指出,美国总统选举临近,拜登政府正努力防止加沙以外的中东地区陷入冲突。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李福泉对新华社记者说,美国根本不想看到以色列直接打击伊朗,美伊都希望控制冲突规模,都不愿被以色列“拉下水”成为直接冲突方。

其次,促成组建反伊朗联盟可能对以色列更有吸引力。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指挥官侯赛因·穆加达姆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以色列现阶段看到了一个机会,即组建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来对抗伊朗及其核计划,以色列过去几年一直未能说服美国组建这一联盟。他说,以色列有可能认为这比军事回应更可行。

第三,以色列应对伊朗此次袭击相对成功,损失较小,可以给民众一个交代。以《新消息报》14日在报道中直言,以色列因这一原因取消了对伊朗的反击。与此同时,美国、英国、约旦等多国参与拦截行动,对以色列来说也是一个外交胜利。

第四,以色列国内有声音认为,应优先考虑南线加沙和北线与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事,特别是从加沙带回被扣押的以色列人。

在以上因素中,美国的反对最为关键。以色列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埃亚勒·平科对新华社记者说,以色列一旦直接攻击伊朗本土,将引发严重后果。美国出手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就是要削弱以色列猛烈反击伊朗的动机。

以色列恐怕很难“忍气吞声”

多年来,以色列和伊朗多以非直接对抗形式在中东地区博弈,这被称为“影子战争”。而此次伊朗袭击以色列是两国首次直接军事对抗。对此,弗里曼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态势,今后伊朗与以色列的博弈手段可能会包括直接从领土打击。

但也有观点认为,以伊直接对抗只是意外情况,双方博弈还会回归到之前模式。伊朗政治分析人士阿迈德·舒克里说,伊朗此次袭击似乎并不代表此前两国之间“影子战争”的结束,反而可能导致两国以更加隐蔽和间接的方式继续对抗。

不过无论如何,以色列恐怕很难对伊朗的袭击“忍气吞声”。有分析指出,伊朗此次袭击“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这对在中东地区有着军事实力优越感的以色列而言难以接受。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以色列“迎战”一晚花近百亿

伊朗袭击却花了不到十分之一

据以色列前国防军总参谋长财务顾问里姆·阿米诺奇估算,为应对13日伊朗的导弹攻击,以色列在紧急防御行动中一夜之间耗资高达40亿至50亿谢克尔(约合人民币78亿至97亿元)。阿米诺奇解释了这笔巨额开销的构成,指出其中包括部署先进防御系统的各项费用。这些系统不仅涵盖用于拦截弹道导弹的“箭式”系统,还包括专门应对巡航导弹的导弹系统,以及专门用于击落无人机的战斗机。

阿米诺奇透露,发射一枚用于拦截弹道导弹的“箭式”导弹,需要耗费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3万元)。而用于拦截中程导弹的“大卫投石器”防御系统导弹,每枚的成本也达到了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24万元)。这一巨额开支与伊朗发动袭击所花费的相对较低的成本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估计,伊朗的花费还不到以色列拦截袭击所需费用的10%。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防御项目研究员沙恩·谢赫表示,伊朗发射一架国产单向攻击无人机的成本估计最多为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万元),而较大的Shahed-136无人机价值约为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万元)。有报道称,伊朗发射一枚弹道导弹的成本一般在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2万元)及以上。美国估计伊朗拥有约3000枚弹道导弹,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导弹武库之一。

谈及以色列的国防预算,阿米诺奇提到去年分配给以色列国防军的预算约为600亿谢克尔(约合人民币1164亿元)。这意味着,一旦为了应对伊朗的大规模空袭而运营防空网,一个晚上就可能消耗掉以色列年度国防预算的7.5%左右。阿米诺奇进一步指出,如果年度国防预算不能翻倍,一旦与伊朗对峙,以色列将难以维持足够的防御能力。据红星新闻

新闻延伸

以色列可能采用哪种报复手段

专家:出动战斗机实施空袭

遭到伊朗无人机和导弹的大规模空袭后,以色列可能会采取哪些报复手段?有分析认为,以军最可能的军事报复手段仍是出动战斗机实施空袭。相比较伊朗在这次袭击中出动的武器类型,以色列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列装廉价的自杀式无人机,现役的远程巡航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数量也很有限。以军现役的“杰里科2”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在1500~2000公里,“伯利恒2”潜射巡航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理论上都可以执行打击伊朗目标的任务,但它们本身是为以色列核弹头研制的载具,更强调高精度,装备数量不多,用来执行常规打击任务并不划算。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空军是中东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配备有先进的F-35I、F-15I和F-16等美制战斗机,并在长途奔袭方面屡有战绩,尤其著名的是以空军在1981年“巴比伦”行动中长途奔袭、摧毁了伊拉克在建的核反应堆。

不久前西方匿名安全官员曾警告称,如果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空袭,以军可能会轰炸伊朗核设施,包括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布什尔核电站、加钦铀矿和纳坦兹核设施等。但这些核设施分散位于伊朗纵深地区,意味着以军战机必须飞越比当初“巴比伦”行动更远的距离实施空袭,难度要大得多。而且伊朗当前的核设施与重要军事基地大都已经实现地下化,以军想要彻底摧毁这些目标必须使用重型钻地弹。挂载这些重型弹药的以军战机航程将受到很大限制,必须进行空中加油才能完成长途奔袭,进一步加大了空袭的组织复杂度。此外,当初“巴比伦”行动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出其不意,而当前以军的报复行动已被全球放在了聚光灯下,失去了“突然性”这一重要优势。

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