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4月17日

□胡雁冰

寒暑更替,岁月匆匆。

不知不觉就进入工作收官。回首往事,我找到了一个比较突出且可以串连的字:撞。

首先,工作时长撞上伟人毛泽东的那句词:三十八年过去。在这弹指一挥间,我先后结缘八个单位的同事,接受八种不同的知识,更换八种迥异的思维。唯不断学习,成了由被动到主动的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手段。

搜寻过往,想到“撞”这个字,是因为那些年风靡街巷的那首歌——《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1993年上映的台湾电视剧《大太监与小木匠》(又名《威龙假太监》)的片头曲。我其时正而立,其时机关正牌大学生不多,其时刚刚加入党组织,春风得意马蹄疾,青春还在热烈撞腰,远远没到尾巴。

抚今追昔,我还有两次“被撞”,将成为永久记忆。

一次是撞名。之所以说被,是因为现名拜先考所赐。十六岁那年,高考首次失利,坊间有传,往届生不准参加高考。可读书改变命运,参军寻找新途,二得选一。以我那时身体之状况,唯读书为首选。怎么办?只有改名应对。初中未毕业担任民办老师的父亲虽没读过什么文学名著,却知道沈雁冰!其时他并不是想培养一名作家,只是寄希望能改变家族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

当然,这是许多农村家庭共同的愿望。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一个兄弟说当年他的理想是要讨一个穿连衣裙的老婆。而我的理想是背上十字药箱当医生。

另一次是撞期。记得有了微信不久,孝顺的儿子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汉,您的生日到底是多久哦?哪天祝生日快乐嘛?”我回他:“这个……我也说不好!”

怎么回事?原来,我的出生日期是农历四月二十三,大人当年没记也不习惯于记阳历。后来填报有关表格时,出生时间就按当时的通俗做法往后面推一个月,于是我身份证上的日期为五月二十三日。后来能在网上查当年的阳历后,我也去查了一下,似乎是六月四日(准确是三日),于是在QQ上标注六月四日。在家里偶尔说到生日时,很轻松地说,你们不用特别记,因为好记。一个生日,三个日期,这就给儿子造成了困惑。

“撞期”大约是几年前的事情。组织严查个人档案,纠正年龄弄虚作假。出生日期以档案资料中最早的记载为准。我的入团志愿书上填的是农历,于是出生日期从此变为四月二十三日。

在我写出第一篇与“世界读书日”有关的小文章后,突然发现,这有点意思嘛。于是立即给儿子发信息:从此,读书日就是你老汉的生日。

今年的读书日,也成为了我退出工作岗位的纪念日。我想,工作,可以退休;读书,不会退休。我主要的业余爱好——写作,虽然做不到才辞世的马识途先生那样长久,但暂时还不会退休。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