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中国音协组织32位顶尖艺术家 来渝慰问演出受到市民热捧
版次:009 2024年04月22日
盛中国
演出团在重钢演出结束后,与工作人员合影。
著名钢琴演奏艺术家刘诗昆弹奏钢琴名曲《黄河大合唱》
□张川耀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启,国门刚刚打开,流行音乐和港台歌曲铺天盖地迅速涌入。为弘扬民族文化,当时刚创刊不久的《重庆工人报》为提高知名度,于是巧用时任《重庆工人报》总编辑舒文云妹夫、重庆律师冯世奎的妹妹冯卉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任副秘书长这一有利资源,派出时任报社通联部主任罗安贵以《重庆工人报》名义请冯卉在北京邀请一批德高望重、声名响亮的中国音乐界领军人物来重庆,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进行慰问演出。
笔者当时是重庆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全程参与了这次慰问演出活动的组织工作,与艺术家们有了一番亲密接触。
1
阵容超强,32位顶级艺术家来渝
中国音协副秘书长冯卉将《重庆工人报》拟邀请中国音协组团,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主,到重庆“五一”慰问演出的消息通报后,得到了大批音乐家、艺术家的热烈响应,他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
与重庆渊源颇深的中国音协副主席时乐濛自告奋勇带队并任团长。时乐濛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歌唱二郎山》的曲作者,1949年初他曾任重庆军管会文艺处长、川东军区文化部长。时乐濛又以个人名义,邀请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刚获自由的刘诗昆出任副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孟于(歌剧《白毛女》喜儿扮演者)为顾问。
团员的挑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先后邀请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玉珍(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扮演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丹丹、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王宝璋、姜家锵,以及民乐独奏、伴奏人员等共计32人,最终组成了阵容强大的“中国音协赴重庆五一慰问演出团”。这批当时的国家顶尖艺术家,对于来重庆演出热情高涨,他们甚至连任何条件也没向组委会提出,便兴致勃勃启程前往重庆。
根据安排,《重庆工人报》全权负责演出团的往返机票、食宿费用和演出场地以及票务安排等事项。为做好组织接待工作,报社主管机关重庆市总工会牵头成立了以韦绍新(市总工会副主席)为组长的接待领导小组,组员有舒文云(报社总编辑、负责演出和筹款)、蒋旭中(报社副总编、负责宣传报道)、冯世奎(负责法律事务),笔者当时是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安保和接待工作。
2
场场爆满,短短七天演了14场
1985年4月18日下午3时,“中国音协赴重庆慰问演出团“一行从北京飞抵重庆白市驿机场。
为接待如此庞大的演出团,报社求助刚成立的重庆中北出租汽车公司支持。当时,重庆街头的出租车还不多见,中北出租汽车公司慷慨伸出援手,一下子派出16辆刚刚上路、清一色日本原装进口的马自达轿车前往白市驿机场接机。豪华气派的车队,把演出团拉到当时连空调都没有、设施简陋的袁家岗重庆兵工招待所,上至团长下至演员,大家一视同仁,入住两人标准间。
接下来,从4月19日至25日,“中国音协赴重庆五一慰问演出团”在重庆待了七天,分别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钢铁公司、重庆重型铸锻厂、重庆特殊钢厂、四川仪器仪表总厂和重庆大学等地慰问演出14场。为满足众多山城市民的观演需求,有时一天甚至要安排三场演出。
高质量、高规格、高档次的演出场场爆满,引发全城轰动,当时一票难求,观众总计达6万余人。艺术家们不怕劳累,争相奉献自己的成名曲目:孟于演唱了《白毛女》选段、王玉珍演唱了《洪湖赤卫队》选段、李丹丹演唱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刘诗昆钢琴独奏《黃河》、盛中国小提琴独奏《梁祝》、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王宝璋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姜家锵演唱的《黄扬扁担》。此外,器乐合奏《金色狂舞》《丰收锣鼓》,琵琶独奏《十面埋伏》,二胡独奏《彩云追月》,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一曲曲耳熟能详的歌声和乐曲,拉近了观众与艺术家的距离,现场产生强烈共鸣,演出受到市民空前的欢迎和广泛赞誉。
3
热血沸腾,观众挤坏盛中国小提琴
演出过程高潮迭起,艺术家在台上演唱或演奏结束后,热情的观众呼声四起,艺术家们只得一次又一次返场。自发献花的观众也络绎不绝,原定每场演出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可是几乎场场都会超过三个小时。演员们为赶时间,午场下来无法卸妆,赶紧草草扒几口饭,又抢上晚场。为让更多一线工人欣赏到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时乐濛团长临时决定,把演出团分成两个小队,深入到矿山、车间、码头、学校和商场,把歌声和欢乐送到人们心坎上。
在重庆大学演出时,只能容纳八千人的风雨操场,一下涌进附近几所高校的上万名师生。当盛中国道出自己也是重庆崽儿、是从重庆走出去的音乐人时,顿时场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盛中国被激情的师生们簇拥着在台上演奏了《梁祝》《月光》《平湖秋月》《爱的欢乐》等七首乐曲,从民族经典到西方古典,情深谊长、欢乐热烈、柔美悲壮,极具情感的乐曲,让师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曲终,盛中国离场时,现场水泄不通,激情洋溢的师生如潮水般涌上前来请他签名,他那价值百万的意大利小提琴几乎被挤报废,惊得盛中国和主办方负责人一身冷汗。遗憾的是,热血沸腾的学生最终还是把他那价值三千多元的琴弓挤坏。要知道,那时候的三千多元可是相当巨大的一个数字。事后,笔者代表接待方与盛中国商谈赔偿事宜,可他笑着婉拒说:“权当家乡人民对我的认可和热烈欢迎吧!”好在他早有准备,琴弓还有两支备份,否则接下来的演出就将难以继续了。
4
铿锵激情,刘诗昆弹崩老钢琴
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是演出团的重量级人物,重庆观众对他的演出期待满满。刘诗昆钢琴独奏需要一台卧式钢琴,但让重庆人汗颜的是,从民间找到机关、从演艺团体找到大专院校,偌大一个重庆当时竟然找不出一台可供演出使用的卧式钢琴。不得已只好征求刘诗昆意见,从重庆群众艺术馆借来一架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生产的立式老钢琴,权当演出之用。
首场演出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影剧院举行,当刘诗昆上台演奏《黄河》时,让人大跌眼镜的意外事情发生了:由于刘诗昆太过专注和投入,这台历经漫长岁月的立式老钢琴,哪里架得住他的铿锵激情,当雄浑昂扬的《黄河》乐曲刚刚奏响,钢琴右前腿突然断裂,琴身顿时倾斜,演出戛然而止,台上台下一片茫然,大家一时不知所措。
笔者此刻正在台上竖栏幕后,突然发现一位上穿皮夹克衫、下穿牛仔裤、戴眼镜的中年汉子,手拿一叠报纸冲上舞台,赶紧去垫瘸脚钢琴。我正要上前制止这位中年汉子的行为,同在竖栏幕后负责安保工作的市委办公厅保卫处长魏凯一把拽住我说:“这是肖秧同志,刚从北京调来,出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后台工作人员赶紧找来几块砖头,手忙脚乱把钢琴垫平,演出才得以继续进行。经过这一变故,刘诗昆变得小心翼翼,再也不敢太用力弹奏了。
市领导肖秧来到后台,非常生气地责问,这是从那里找来的“破玩意”,并用当时重庆流行的语言说:“太脏重庆班子了,这样的状况简直与重庆地位太不相称。”事后,目睹重庆连一台供演出使用的卧式钢琴都找不出,肖秧为此特批十万元专款给重庆市文化局,购买供大型演出使用的卧式钢琴。
5
灵机一动,新鲜蔬菜送给艺术家
中国音协组织这批德高望重的著名艺术家前来重庆,无偿地把高雅艺术和欢乐送到基层,慰问一线职工。艺术家们不讲条件、不怕劳累、不要报酬,高质量、全身心地投入演出,受到各方媒体肯定,也得到重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
演出活动的成功,也让临别欢送会的级别一再升格,先由《重庆工人报》改为重庆市总工会,最后肖秧亲自拍板,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宴请演出团,他和时乐濛在欢送会上还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次演出,也得到了重庆钢铁公司、重庆特殊钢厂、重庆重型铸锻厂、四川仪器仪表总厂等四家企业的慷慨解囊,毎家出一万元赞助费。因为经费紧张,演出团在渝期间去哪个单位演出,交通和就餐就只能由该单位负责安排,靠着这筹集而来的区区四万元经费,我们精打细算,圆满完成了这次高规格的慰问演出活动。
为感谢艺术家们的不辞辛劳,我代表主办方与团长时乐蒙、副团长刘诗昆和顾问孟于沟通,拟发给慰问团每人100元生活补贴,赠送一条重庆牌过滤嘴香烟(当时这种重庆顶级香烟也只不过十元一条)、一瓶五粮液酒(当时售价不到十元)。几位领导最初一再推辞婉拒,后见我们一再坚持表明诚意和感激,方才应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蔬菜大棚还没出现,我在北京全国总工会上过干训班,深知四月底正是北京最缺新鲜蔬菜的季节,于是灵机一动,提出给每位赴渝演出的人员准备五斤白甲莴笋、五斤嫩豌豆角,并用尼龙布袋装好,登机前才一一分送给大家。这份意外之喜,让王玉珍异常激动,她不顾时间紧迫,拉着刘诗昆同我在候机楼前合影,以示谢意。
(作者系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 图片由卢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