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以侵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众人权为由,制裁“耶胡达胜利营”
版次:007 2024年04月23日
图勒凯尔姆冲突现场升起浓烟
4月21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冲突现场附近拍摄的以军士兵。新华社发
以军阻止救护车进入冲突现场
多家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政府准备以侵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众人权为由,制裁以色列国防军下属“耶胡达胜利营”。据称这将是美国首次制裁以军。
这一消息21日遭到以色列不同政治派别一致反对。一些媒体分析,美以关系可能因此进一步紧张。
以方各派猛批
两名美国政府官员21日告诉美联社,美方最早22日公布制裁。虽然美国官员拒绝证实受制裁的是哪支以色列部队,但以色列政府和媒体纷纷认定其是“耶胡达胜利营”。
“耶胡达胜利营”是由以色列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和宗教民族主义者组成的全男性步兵营,先前长期驻扎在约旦河西岸,虽然人数在当地以色列驻军中占比不高,但多次曝出侵犯巴勒斯坦民众人权恶行。
美联社和英国《金融时报》均称,这将是美国政府首次制裁以色列部队。
消息曝光后,以色列不同政治派别人士发声反对。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说,将“尽全力反击”对以军任何一支部队的制裁。内塔尼亚胡称,美国政府制裁以军“高度荒谬”,陷入“道德低谷”。
以政府极右翼强硬派官员、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说美国政府“绝对疯了”;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扬言推动以色列制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则寻求说服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重新考虑相关决定。路透社注意到,布林肯21日的声明确认与甘茨通话,但只字未提制裁事宜。
连立场更偏左的以色列前总理亚伊尔·拉皮德也称美方决策“错误”,“问题的根源不在军队,而在政治层面”。以军声明称对制裁事宜暂不知情,但如果“耶胡达胜利营”确遭制裁,“会评估其后果”。
美国早生不满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国务院酝酿制裁已有一段时日。布林肯19日说,“可期待数天内看到”制裁。美方制裁基于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一项法律,要求联邦政府停止向“严重侵犯人权”的外国军队提供军事支持。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19日已公布一系列针对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者的制裁。
“耶胡达胜利营”多年来屡遭侵犯人权指责。近期最知名事件发生于2022年,拥有美国和巴勒斯坦双重国籍的年近八旬老人奥马尔·阿萨德惨死在“耶胡达胜利营”一处检查站,引发美方强烈不满。阿萨德曾在美生活约40年,在检查站遭殴打和长时间束缚,突发心脏病身亡。为回应美方关切,以军对此展开调查,但只处分了三名军官,没要求任何人承担刑事责任。
这一事件后,“耶胡达胜利营”撤出约旦河西岸,部署至以色列北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该营前往以南部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接壤地区作战。
美联社称,美方制裁基于冲突爆发前评估,并不针对“耶胡达胜利营”在本轮冲突中的行为。但美以关系因本轮冲突日趋紧张,制裁恐进一步恶化两国紧张关系。
《金融时报》称,美国将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所作所为视作两国“主要且日益深化”的分歧点之一。美方对“耶胡达胜利营”的制裁可能只影响枪械、军车等装备供应和一家私营基金会的金融援助,但意义在于,制裁表明美方对以军及其所谓“独立”司法调查系统丧失了信心。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援乌610亿美元 援以260亿美元
拱火冲突 美国再次出手
在共和与民主两党之间、参众两院之间甚至共和党内部持续争吵了半年之后,美国国会众议院终于在当地时间20日晚通过了争议巨大的一揽子对外援助法案。950亿美元的总额中,包括了给乌克兰的约610亿美元,以及给以色列的超过260亿美元。
要知道,在美国的大选之年,由党争最为激烈的国会众议院通过这样的法案,本来是不太可能的。而一直相互掣肘的政客们最终决定向美国支持的乌克兰和以色列这两个盟友继续递刀子,再次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拱火冲突,美国从来都是认真的。
目前,众议院通过的援外法案已经送交参议院审议。后者定于当地时间23日就其投票表决。美媒普遍认为,这份法案应可顺利在参议院通过,随后交由总统拜登签署成法。
拜登20日当天发表声明,“盛赞”众议院通过援外法案是“向全球发出了一个关于美国领导地位的明确信息”。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决定是意料之中的”,而这只会“让美国变得更富裕,同时进一步毁灭乌克兰”。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进一步警告,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对外援助法案将“加剧全球危机”。她指出,除了“对基辅政权的军事援助”之外,美国的法案还将允许以色列继续“直接加剧中东地区前所未有的危机”。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