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大混蒸

版次:007    2024年05月18日

□周成芳

几年前一个初夏时节,万州文友马哥来到开州,我和文友赵哥陪他游玩。

我们在汉丰湖畔观景、喝茶、聊天,眼看到中午了,我问马哥想吃啥?“混蒸。”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听说是开州的特色美食,比我们万州的格格大了好多倍,还是多种食材混在一起蒸,早就想来品尝品尝。”

对哈,我猛拍大脑。民间流传一句俗语:“不吃混蒸,等于没来过开州。”咱光顾着聊天,差点怠慢了客人。

开州混蒸俗称“放大版的格格”,以临江镇的混蒸最地道。城里人经常开车去吃,以前我跟随大部队去过几次,印象最深的一家位置很偏僻,但味道极好。

“提前订没?”我们兴致勃勃地走到门前,一位老板模样的中年男人坐在吧台前向我们打招呼。

没呢,中午还兴订位置?我正觉纳闷,他又开口了:“都12点半了,至少得蒸一个半小时。未必然以前没来吃过啊?”

没事,我们可以等。马哥边说边往里屋走。

“就你们三人?那不好意思,恕不接待。”老板很客气地下了逐客令,“一个蒸笼有四五十厘米大,少说也是八九个人的食量。你看那几桌嘛。”

往大厅瞧了瞧,果然如老板所说,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隔老远都能闻到蒸笼里飘出的香味。客人们吃得酣畅淋漓,我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

“你们人少,点一笼太浪费。”老板看出我们的心思,安慰道,“下次多约一些人来,记住一定提前打电话预订。”

我把吃混蒸被拒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他们嘲笑我接待经验不足。让外地客人扫兴而归,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尽管马哥一再表示以后有机会品尝,我仍能从他的脸上读出几分遗憾。

我特意上网查询有关混蒸的介绍,羊肉要选择一年内生的山羊肉,牛肉必须是里脊肉,猪肉必须选择五花肉。食材清洗切好后,就进行腌制。将辣椒、花椒、生姜、薄荷等20多种调味品和中药材磨成粉后,用牛油、鸡油、菜籽油炒两三个小时制成。食材通常腌制两小时左右,再加入米粉子,搅拌均匀后开始装笼。多种食材一起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因为不同食材对火候的把握、腌制入味的时间有所不同,稍有差别,做出来的混蒸肉质就老嫩不一,味道不均……

哇!一笼混蒸原来藏有这么深的学问。我将视频发给马哥看,他回了一句,难怪开州混蒸声名远播。

前几天,马哥突然打电话说,他邀约了八九个文友专程来开州品尝混蒸。为圆他心心念念好几年的混蒸梦,我提前三天预订,注明:排骨、牛肉、羊肉、五花肉、肥肠各3斤。

马哥一行如约而至。我们碰头后直接开车到临江镇,提前两小时坐在餐厅等候。

服务员端出一笼热气腾腾的混蒸,揭开盖子,桌上冒出热气,笼里撒上香菜葱花,那叫一个色香味美。

马哥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坨排骨,专门请我拍下他狼吞虎咽的模样,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得意地宣称:我总算来了一次开州。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