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直升机 “硬着陆”事件

5大谜团

版次:004    2024年05月21日

无人机拍摄伊朗直升机事故现场最新画面

5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瓦里阿斯尔广场,人们参加祈祷活动。 新华社发

坠毁飞机残骸

救援现场大雾弥漫

救护车抵达现场

综合迈赫尔通讯社及路透社20日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罹难。伊朗官方媒体报道称,“从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直升机的事故现场画面来看,这架直升机是撞山坠毁”。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后,中方向伊方表达了关注和关心,我们愿继续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中方将继续支持伊朗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稳定和发展,愿同伊方一道进一步深化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事发现场的重重迷雾一样,伊朗总统莱希直升机“硬着陆”事件尚有许多未解之谜:除了天气原因,有没有机械故障?背后有没有黑幕?伊朗政局会否发生巨变?

第一大谜团

事发地区 天气有多恶劣?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事发山区空域的具体气象数据。

事故前一天,伊朗气象部门对该地区发布了橙色天气警报。19日下午,莱希一行乘坐伊朗政府的美制贝尔212直升机离开阿塞拜疆时,伊朗媒体拍摄的起飞照片显示,当时的天气有些阴沉,但地面能见度尚佳。

然而,“硬着陆”事故发生后,当伊朗救援人员开始赶往距离边界约20公里的山区搜寻事故发生地时,现场视频显示雾气浓密,地面能见度只有数米。负责行政事务的副总统曼苏里19日也表示,当地气候条件无法让直升机和无人机起飞进行空中搜寻。

5月19日傍晚,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科利万德表示,该组织的40个快速反应小组在事故现场开展搜索行动,但事发地附近天气条件恶劣,地形崎岖。伊朗国家电视台也播出了救援车队在林区疾驰的画面,可以看到山路上大雨大风不断,救援人员在雾霭中行走搜索,数米外已看不到前面的人。

“硬着陆”事件发生后引发全球关注。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紧急情况部长库连科夫派遣救援人员前往伊朗,协助搜寻莱希所乘直升机。土耳其国防部当天派遣了一架“游骑兵”无人机和一架具有夜视功能的“美洲狮”直升机,参与伊朗总统及其团队直升机事故的搜救行动。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当天已指示伊拉克内政部、伊拉克红新月会和其他相关机构协助伊朗搜寻载有伊朗总统及其团队的直升机。

当地时间20日凌晨,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土耳其向伊朗派出的“游骑兵”无人机识别出热源,并向伊朗方面提供了确切坐标。伊朗方面的救援人员随后确定了事故直升机的确切具体位置。伊朗官方媒体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残骸已被找到,尚未发现生命迹象。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称,坠毁的直升机上共载有9人,分别是:伊朗总统莱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伊玛目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谢姆,以及一名飞行员、一名副飞行员、一名机组长、一名安保负责人和一名保镖。

第二大谜团

气象复杂 为何还要硬闯?

莱希乘坐的直升机起飞时,雨云开始覆盖东阿塞拜疆省,空气湿润、气温降低,形成雾气。伊朗天气预报无法为总统专机提供有效的天气预警,直升机也没有配备气象雷达和地形回避雷达,无法满足复杂气象和地形的飞行需求。

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莱希一行为什么偏偏要坐直升机往山区闯?莱希此行前往伊朗西北角的东阿塞拜疆省,是为了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出席阿塞拜疆—伊朗边境地区阿拉斯河两座水坝的落成和调试仪式。仪式结束后,莱希同随行人员乘坐直升机返回。莱希一行共乘坐3架直升机,除了莱希乘坐的此架直升机外,其他2架已安全抵达目的地。

阿塞拜疆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之间的关系如果向好,和平、合作、发展,则对于伊朗国内稳定大有裨益。莱希身为伊朗总统,当然看到了伊朗南部与伊拉克等地接壤的库尔德人问题,还有最近最为挠头的与以色列的关系等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够确保与阿塞拜疆关系问题,何乐而不为?

遗憾的是,如此行事,导致直升机“硬着陆”。目前,连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都感觉很沮丧。如果不是邀约莱希到这水坝,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遗憾。

第三大谜团

事故背后 意外还是阴谋?

伊朗前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20日表示,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等高级官员所乘直升机发生事故,与美国长期制裁伊朗有关。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扎里夫的话报道,美国对伊朗航空业实施制裁,阻止伊方从国外进口,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因素之一。

美国空军退役军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军事分析师塞德里克·斯图尔特推测,莱希等人乘坐的贝尔212直升机,上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美国制裁,伊方难以获得零部件。机体本身因素加上天气原因,可能导致直升机坠毁。

据伊朗媒体报道,莱希所乘坐直升机系美制贝尔212直升机。这就给一些人展开想象的空间,比如说美国和以色列特工利用这一直升机是美国制造,而鼓捣了些什么,导致莱希所乘直升机无奈“硬着陆”。

为什么另外两架直升机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而唯独莱希所乘这架出了事?有分析认为,美国、以色列等的特工从中做手脚的可能性不大。要知道,这是在伊朗国内。无论从安保,还是从莱希身边人的忠诚度上来看,都不太可能混入特工。

至于美国人利用直升机通信之类的“后门”启动追击程序云云,也不太可能。毕竟,这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从美国引进的直升机。

由于伊朗被美国制裁四十多年,所以这些老式的美制直升机很难取得正常的设备零件来更换,飞机失事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已经不是伊朗总统所乘坐直升机的问题,而是伊朗的一个系统性安全问题。

20日,一名以色列官员表示,以色列与伊朗总统莱希遇难没有关联。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方官员告诉路透社:“不是我们(干的)。”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

“不管是技术原因,还是自然灾害,抑或是其他原因,这次事件反映出伊朗的安全体系还有很大纰漏,导致总统的安全都难以保证。”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表示。

第四大谜团

伊朗局势 会有哪些变化?

有人认为,莱希之死,会左右伊朗国内局势之变。确实,莱希所乘直升机上,甚至都带上了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也就是说,他的一套班子里,起码小半套都在直升机上了。

冀开运表示,伊朗政府应对紧急危机事件的经验很丰富。“事件发生后,伊朗启动了紧急治国体制,哈梅内伊坐镇指挥,第一副总统已经接过总统权力处理应急事件,军队、革命卫队和警察紧急救援,而且伊朗政权在40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

在伊朗政治架构中,担任宗教领袖的哈梅内伊是最高掌权者,总统莱希则负责具体行政事务。

稳定是目前伊朗统治集团内部最大的共识。冀开运分析称,首先,哈梅内伊年事已高,国家面临政权的平稳过渡,需要稳字当头。

其次,尽管43年来美国一直在制裁、封锁、遏制、打压伊朗,这种打压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各个方面。伊朗与美国和以色列处于长期对抗中,而且不时会有非常态事件发生,比如美国刺杀苏莱曼尼、伊朗的核设施附近发生爆炸等。但总体看来,伊朗不愿意让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更不愿意拿国家的命运来赌博。

在冀开运看来,伊朗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历经血雨腥风,国家政权韧性很强,莱希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对伊朗的内政外交不会有颠覆性影响,对伊朗来说可能更像是一种‘皮肤擦伤’,是外在的、短暂的,但又比较痛苦的一件事。”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9日晚在会见革命卫队成员及家属时发表讲话,为莱希等人感到担忧,并向民众保证,国家不会产生混乱。哈梅内伊表示,要确保国家的工作不会受到干扰,“官员们自今晚听到这个事故的新闻后,一直忙碌着自己的工作、这个国家的安全、边境的安全,其他的工作应当在全国层面进行,并由政府分支负责执行,民众们不必担心,不用为此焦虑。”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在莱希等人遇难后,伊朗政府召开由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主持的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对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并保证国家事务不会因此受到干扰。

第五大谜团

总统职位 将由谁来接替?

根据伊朗宪法规定,在总统去世的情况下,第一副总统将接替总统职务,但需要得到最高领袖的确认。最高领袖在伊朗政治体系中拥有对所有国家事务的最终决定权。此外,由第一副总统、议会议长和司法部长组成的委员会必须在50天内安排新的总统选举。按照原定日程,伊朗的下一次总统选举本来应该在2025年举行。

1989年伊朗的体制改革废除了总理职位,副总统接管了总理的部分权力。伊朗目前有多位内阁成员兼任副总统,但穆罕默德·穆赫贝尔是总统莱希在2021年8月亲自指定的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也被认为是伊朗内阁成员中的佼佼者。在莱希去世的情况下,按宪法穆赫贝尔将接替总统职务。

穆赫贝尔,1955年出生于伊朗代兹富尔市,作为一名“学霸”他攻读了两个硕士学位和两个博士学位(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学)。穆赫贝尔曾在两伊战争期间担任伊朗革命卫队医疗官,后来在胡齐斯坦省电信公司出任总经理,并担任穆斯塔法慈善基金会总经理。在医疗和通讯两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后,积累了不少一线经验的他当选胡齐斯坦省副省长,从此走进政坛。他在2021年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统后,也曾在伊朗重要的外事活动中露面。

新闻延伸

“最可靠直升机”为何事故频频?

目前,伊朗官方将该事故称为“硬着陆事件”。在民航业界,“硬着陆”一般指以比正常着陆更大的垂直速度和力量撞击地面,轻则只造成乘客轻微不适,重则导致飞机结构受损乃至解体,乃至造成人员伤亡。

民航史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遭遇直升机事故,非常罕见。1969年,玻利维亚总统巴里恩托斯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今年2月6日,智利前总统、直升机驾驶爱好者皮涅拉驾机在雨中穿越兰科湖时坠毁,皮涅拉本人遇难。此外,马达加斯加总理拉科托马拉拉和黎巴嫩总理卡拉米曾经也因为直升机失事身亡,但一般认为这两起事件与谋杀有关。

贝尔212型直升机是从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军军用直升机改造而成,自1979年以来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可靠”的直升机之一,贝尔公司官网也宣称该型机“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一些最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可靠地运行”。但由于直升机自身结构、飞行高度等因素,真的遇到山地大雾、雨雪、大风等极端情况时,仍有较高的运行风险。

目前伊朗军方列装的沙希德285轻型武装直升机,就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仿制贝尔206型。

可靠性和自主维护能力强,或许是伊朗高层有时选择贝尔直升机作为出行专机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伊朗的贝尔直升机损失率也确实高于全球水平。据美国媒体报道,伊朗共拥有10余架贝尔212型直升机。而据空难调查专业网站“航空安全网络”的数据,本世纪以来已有4架贝尔212在伊朗坠毁,其中2架为伊朗军方所有。涉及212型号各升级版本的事故还有更多。但由于相关事故的调查报告并未对外披露,尚难判断这些事故是机械、人为还是天气原因。

一年前,伊朗政要也遭遇过一次直升机事故。2023年3月23日,载有伊朗体育部长的一架米171直升机在巴夫特市体育馆降落时突然失控坠毁,部长幸存,但他的办公室主任遇难。

“反美斗士” 莱希

在伊朗政坛,莱希的政治和宗教地位都很高,被视为有可能“接班”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人。

1960年12月,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出生于伊朗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这里“是全世界什叶派教徒的信仰中心”。莱希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神职人员,父亲的言行对莱希产生了深刻影响。

19岁的莱希积投身于宗教领袖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反对巴列维政权。其间,莱希结识了如今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1989年,霍梅尼去世,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最高领袖。在恩师提携下,莱希开始步步高升,先是担任德黑兰总检察长,2014年担任伊朗总检察长,2016年又被任命为伊朗最大慈善基金会主席,2019年担任伊朗司法总监。

2021年,伊朗举行第13届总统选举,2860万人参加投票。莱希赢得了1780万张选票,得票率约为62%,当选总统,第一届任期至2025年7月。

莱希对美立场强硬,被视为“反美斗士”。一上任,莱希就被媒体问及是否会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莱希一口否定:这种会面没有任何益处,伊朗人民对这种会面没有兴趣。

2021年,刚就任伊朗总统的莱希就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痛批美国,认为美国霸权体系已全面破产,他还挑明批评道,制裁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的新方式,而在新冠疫情期间对医药实施禁运是犯了反人类罪。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15份报告都证明伊朗信守承诺,但美国没有履行其解除制裁的义务,反而继续对伊朗人民施加更多的制裁,伊朗不再相信美国所做的承诺。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