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明代巴县的贤臣刘春

明朝四川唯一的榜眼

版次:010    2024年05月21日

□刘凡君

刘春(1459~1521年),字仁仲,号东川,巴县柳市里(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人,祖籍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在其父严格培养下,从小磨炼意志,勤学苦读立志成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四年(1491年),升翰林修撰。曾多次出任乡试、会试和殿试考官。明武宗即位(1506年),升学士,官拜吏部尚书,又改礼部尚书。一生平步青云,荣登仕途,进入官场,不受贿,不行贿。清正廉洁,光显乡里,成为明代贤臣。

一 勤学苦读 立志成才

刘春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祖父刘刚,曾任台州赤城驿丞。父亲刘规,明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曾任云南、山西道监察御史。成化十七年(1481年),刘规升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刘规学识广博,不仅懂得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且精通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学。刘规崇尚儒家文化,在他为官生涯中,处处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他寄望刘春学而优则仕,成为国家栋梁。

刘春年幼时,其父教他苦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让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思想和智慧。日积月累的文化知识,为刘春日后走向仕途,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父亲悉心教育下,刘春能吟诗作赋。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刘春考中四川乡试第一的解元。

明成化二十三年春,刘春进京参加会试,三榜有名。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整个明朝,四川只出过一个状元(杨慎)和一个榜眼,这个榜眼就是刘春。

明朝“蜀四大家”之一的赵贞吉赞誉刘春说:“盖一年(指成化二十三年)而得蜀二奇士(另一人是重庆合州人邹智),文章器业皆甲于时。”他评价刘春为人:“志行端洁,德量醇厚,有古人风。”

作为传统型的儒家学子,报国尽忠、建功立业是刘春人生的奋斗目标。他曾在诗中写道:“许国丹心不负初,胸中何止五车书。从来功业非空建,名世何人学术踈。”

“平生好尚从心出,盖世功名自此传”。刘春以诗明志,渴望一展才华之情溢于言表。

居官宗正 恪守职责

皇帝见刘春为人憨厚、忠诚、聪敏,应变能力强,认定他是有造化之人。刘春高中进士不久,便被授予翰林编修,后又被委任为翰林学士。从此,刘春走进了朝廷,成为皇帝身边的智囊团成员。

刘春常常在幕后为皇上出谋划策,因而深得赏识。那时,同时期的许多臣僚,大都因触怒皇帝(或宦官)而被贬谪。唯独刘春的官职稳中有升,这与他性格宽厚大度、能力超出凡人有关。但刘春也决不明哲保身、随波逐流。

正德三年举行廷试,刘春为提调官,在试人员中有刘春的侄儿刘鹤年。按照明代的科场回避制度,大臣子弟考试时,大臣要回避。于是,刘春主动请求回避,明武宗同意。最终,刘鹤年如愿进士及第。后来,刘鹤年升任云南布政司时,刘春专门赠送“神明鉴察”四字予以教诲。

正德六年(1511年),刘春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后升左侍郎。正德八年接任礼部尚书。主管朝廷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尽管集大权于一身,但他仍尽心尽力辅佐皇上,恪守职责,秉公办事。

刘春家教甚严。其祖、父为政,皆以爱民节用为先务,多兴利除害;居家则至孝。父亲谆谆善诱刘春:“居者为孝,仕者为忠。尔辈各有职,职异而理同尔。”对此,刘春牢记心中。

体恤民情 大胆谏言

刘春的政治品格,主要表现在他忠君体国、志行端洁、持正有守、秉性正直。他敢于针砭朝贡之风,既不行贿也不受贿,扬正气之魂。

刘春的仕途经历了明弘治、正德二帝。其时,明朝已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明武宗时,“战则无兵,守则无食,民生穷苦,库府空虚,风俗似颓,纪纲废弛,赏不当功,罚不当罪。”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刘春升任礼部尚书,可谓受命于危难。但刘春对时事不悲观、不叹息。他常常用先贤的话勉励自己:“诸贤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人仁之言如此。”

刘春对宦官之祸深恶痛绝。广东布政使罗荣等进京朝见皇帝,言说镇守宦官进贡之害。刘春便详细列举历朝历代革除进贡的诏书圣旨给明武宗看,并且痛说四方水旱之灾、盗贼之祸、军民困苦等情况,请求罢黜诸镇守各地的宦官。可惜,明武宗未听取他的苦口良言。

针对陕西洮州、四川松潘等地大兴土木,掠夺民地,建立诸多寺庙,加重百姓负担的现象,刘春向朝廷建言制止。明武宗觉得言之有理,便采纳了刘春的建议。

沉静寡欲 勤政廉明

刘春洁身自好,常以“十思”自警:“思正大,思平易,思清白,思俭用,思养老,思兴学,思省刑,思薄赋,思息讼,思禁奸。”

刘春掌管礼部三年,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

正德十年,刘春丁忧回家,起南京吏部尚书。不久,任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

正德十六年(1521年),刘春去世,享年62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简。皇帝在给刘春的封诰中说:“法无事私,秉性正直;尔志殊轸于怀,肆恤曲之宜隆,稽众谋而佥,协按谧法,勤学好问。锡之诰命于戏名,乃实宾褒贬,特严于一字。”

史评:“沉静寡欲,居官宗正,勤政廉明,文行乡闾表率。”这正是对刘春一生刚正不阿的真实写照。

(作者系原重庆市巴南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