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2024“开放的六月”启幕 上万件艺术品为你带来视觉盛宴

版次:004    2024年05月27日

作者在给游客讲解作品

观众正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内参观 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刘伟向记者展示自己作品中的神兽的可动关节

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王伟名带来了作品《∞》

展览现场 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5月26日,第二十届“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2024毕业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拉开帷幕。作为感受艺术院校青年学子精气神的一个窗口,展览共计展出四川美术学院904名本科学生及410名研究生的上万件作品,为民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与此同时,四川美术学院还同步官宣了今年“开放的六月”艺术游的多个亮点活动。其中,5月27日~29日连续3天晚上川美美术馆将延时开放,尤其值得广大市民、游客关注。

三大展区囊括逾万件作品

“今年的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毕业生作品展一共有上万件作品展出,展览共分为三大板块。”在2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介绍,研究生作品展在四川美院大学城校区虎溪公社展出。

苏永刚表示,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展将分两个阶段同广大市民见面。中国画、书法篆刻、雕塑、油画、版画、水彩画、实验艺术、动画艺术和影视编导等方向共计208名研究生的毕业创作将一直展出到5月31日。6月6日至6月16日,大家将会在现场看到手工艺术实践、产品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文化创意设计、时尚设计、艺术与科技、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等202名研究生的毕业设计。

而本科生作品展则会从5月27日一直持续到6月10日。展出地点为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美术馆和黄桷坪校区重庆当代美术馆。学校艺术学、教育学、工学三大门类的1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2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904名学生,将在展览中集中展示他们对艺术的理解。

95后、00后作品“脑洞”大开

从年龄上看,今年毕业的学子中研究生已是95后,本科生则已经几乎全是00后。所以,本次展览也成了一次集中检阅他们“脑洞”的艺术盛宴。

记者昨天走进展厅提前打探时发现,花样繁多的雕塑、装置作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说,就连无数人惯常印象中极为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也有了极为赛博朋克式的表达,令人眼前一亮。

在研究生作品展中,造型艺术学院雕塑艺术专业的刘伟就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想象,将原本还存在于古书、神话中的神兽虺鸢、蹬龙和游灵复原了出来。“都知道这些神兽是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作品,里面既有我对鸟、虫这些真实动物的研究,同时也融入了很多我的想象。”在展厅里,刘伟一边展示着自己创作的神兽可以展开的翅膀,一边跟记者说道。

在四川美院美术馆的本科生作品展中,有多件绘画作品吸引了大量媒体记者和提前探馆的嘉宾驻足。由中国画(人物)专业毕业生王伟名带来的中国画《∞》就颠覆了很多人对传统水墨中国画的印象。表面上看,她带来的《∞》同样是用传统中国画所用的墨汁画成,但当记者站到画作前时,扑面而来的却是浓浓的科幻风和赛博朋克感。浓淡相宜的水墨晕染间,描绘出的是幻想出的机械生命体、细胞、芯片等等未来感十足的科幻元素。王伟名说,“传统与未来交织间,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数智同行已经无法回避,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市民游客可预约免费观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毕业作品展推出的二十周年纪念。在这二十年间,透过“开放的六月”已经有无数重庆市民看到了享誉全国的川美在毕业教学过程中的聚焦聚力,同时也多次见证了具有中国精神的艺术抒发。

“从开风气之先的校园开放,到主动融入城市社区,‘开放的六月’就像开闸的活水,源源不断的艺术泉流,浸润了城市的同时也滋养了学校。”新上任的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说,如今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不仅在全国美展和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中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市民、游客们更在洪崖洞景区、九龙半岛美术公园、酉阳叠石花谷、璧山将军村、国际光影艺术节等一大批重要项目中,看到了艺术为重庆的文旅融合发展、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贡献的独特智慧和力量。“‘开放的六月’如同一座桥梁,在紧跟时代走进大众的双向奔赴中,实现了艺术教育和社会服务的相得益彰和相互成就。”也正因如此,在今年的“开放的六月”还将在黄桷坪校区重庆当代美术馆举办“开放的六月20周年回顾展”,展出“开放的六月”20年的发展历程,历年毕业生作品。在此期间,还将推出“开放的六月”20年系列微视频,访谈2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校友、观众等,述说他们与“开放的六月”的故事。

据了解,上述展览,广大市民、游客可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当代美术馆、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携身份证免费观展。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张锦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