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坡古梨树,三百多岁了

版次:010    2024年05月27日

□阿普

阳春三月,荣昌潘家坡,古梨树正在盛开。

这里人头攒动,三百多年的古梨树在风中耸立着,把花摇落满地,对眼前的人群视而不见。

清朝初年,蜀地因战乱瘟疫造成大量的人失去了生命,村落荒芜。康熙皇帝发布填川诏书,湖南永州零陵潘氏先祖奉诏填川,并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落户昌州府昌明里盘龙场石河沟丁家沟(今荣昌区盘龙镇大成村五组)。自此,潘氏移民一家二十余人在丁家沟世代居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老祖婆懿德高风,子孙勤勉精进,耕读数年,子孙满堂,原地居住不开,后分居普渡寺、水口庙、石梯、藕塘等地。族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分散,不便联络,遂成立族亲会,在今潘家坡分派公地广植潘梨,列为祖地祖产,阖族共有。梨子采摘变卖,累计成家族基金,令子孙后代每年清明相聚,同祭祖先,共叙宗情。久而久之,这片梨园就被荣昌盘龙镇老百姓称为“潘家坡梨子园”,闻名遐迩。

三百年前,梨树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历经雨雪风霜。到了今天,留下的几棵古梨树,已是岁月沧桑。当初,它们成就了潘家的大业,也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年年花开春风里,结果阳光下,甜蜜四面八方,一派风光。

可一场罕见的旱灾,却让它们差一点消失殆尽。大地黄沙四起,天空如火焰炙烤,一丝丝水汽也没有。梨树们叶子焦黄,枝丫干枯,命悬一线。这一年没有春天,梨树们在垂死中挣扎,风也远离了,阳光不再和煦。连命都要没有了,哪里还有花开,哪里还有果结,哪里还有清香可口的甜美。

第二年,当春风到来时,活过来的潘家坡梨树只有最高处的十多棵,因为元气大伤,连续三年没有开花结果。

后来,梨树们经历了战乱磨难。它们慌乱地开花,慌乱地结果,花落满地,果烂枝丫,岁月孤独而凄凉。

又过去了几十年,一个夏季的某一天,天空乌云密布,像集满了水的棉絮,沉重地压在梨树的头上。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一道道闪电张牙舞爪,把乌云撕碎,狠狠地砸向梨树,梨树们巨大的手臂被活生生劈开,剧烈的疼痛让它们在暴雨中颤抖。

当下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断臂的梨树举起残枝,再次发出了新芽,开出了洁白的花朵,把春天拥抱在自己怀中。

20世纪50年代,全国“大炼钢铁”,古梨树差点沦为炼炉的燃料,潘家坡的百姓想尽办法,才算保住了两百多岁的梨树,让它们得以继续生息。

到了20世纪60年代,盘龙镇一帮不食人间烟火的毛孩子乱砸乱打,乌烟瘴气,最终荒谬到连古梨树也不放过。这群毛孩子轰轰烈烈杀进潘家坡,看着高大的古梨树,并没有立即下手,而是爬上爬下,痛快地玩了一阵子,感受了童年爬树掏鸟窝的快乐,然后举起镰刀、锄头准备把古梨树拿下。就在这个时候,被吵醒了的一窝蛇从古梨树的树洞里逶迤而出,那是又粗又长的菜花蛇,有四五条,见一群毛孩子疯疯癫癫,群蛇疯狂乱窜。孩子们被吓到了,正如一阵风刮来,又像一阵风刮走了。

从此之后,潘家坡的古梨树再也没有人前来光顾,而最终存活下来的梨树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几棵了。

活到这个份上,古梨树们可以说是心满意足了。看着自己的子孙们遍山遍野地开花结果,而且还有了新的味道、新的气象,闯进了千家万户,作为老一辈儿,咋能不开心!

说起脚下一坡连着一坡的水晶梨,那可是古梨树的骄傲,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闻着它们的花香,听着蜜蜂的歌唱,古梨树们把枝丫上的风又摇得更响了。

新时代真好啊!

(作者系重庆市荣昌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