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河道遭污染无人管 官员接受央媒采访时语出惊人
版次:007 2024年05月30日
安徽滁州河道遭污染,鱼虾死亡,恶臭熏天。
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窦平
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
近日,安徽滁州河道遭污染,河水中鱼类、虾类死亡现象严重且伴有刺鼻异味,此事引发了央视的介入调查事件。然而当地有关部门在回应水体异常时,全部回答为“无异常”;面对记者追问,相关承办人竟声称从未收到过投诉且表示“不知情”;当被问及水质检测事宜时,他们更是表示“无须进行”。这些官员的“炸裂”言论犹如一颗深水炸弹,激起舆论的千层浪。
长江支流恶臭熏天、鱼虾死亡 相关部门却说“没问题”
5月23日,安徽滁河附近的一些养殖户向媒体举报自家养殖的鱼蟹出现了大面积死亡,并且河水存在发黑发臭的现象。此前由于担心污水有毒性,养殖户们已经拨打过市长热线,希望水利部门能对水质做一下检测并找到污染源,但是得到的回应却无法让人信服。
据一名养殖户介绍,被派来的检测人员开着车空着手就来了,没有携带检测仪器,也没有对河水采样,站在河边装模作样地观察了一会儿就信口开河地说起了他的“经验之谈”:这不就是你们养的小龙虾太多的原因嘛,天气又热,氧气不足后部分鱼虾死了,然后就把河水搞臭了呗!随后养殖户们就收到了“滁州12345”的答复:未发现企业排污现象。
当地居民把这个事情发到了网上,央视记者关注到了此事。5月25日,央视记者沿滁河南京段逆流而上,发现沿岸打捞死鱼的工作仍在继续。沿途河水散发出阵阵刺鼻气味。在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复兴圩的复兴涵洞附近,刚刚打捞上岸的死鱼和河蚌,装在十几个白色编织袋内,苍蝇成群,恶臭熏天。负责打捞的村民告诉央视记者,前两天河道满是黑色,25日开始转变成深绿色。央视记者在滁河毛嘴泵站附近看到,河道内漂浮着各种杂质,黑色水体依然清晰可见,附近村民表示:“水黑,不但黑还发浑。闻有刺鼻味,我们洗手都不敢。”
央视记者现场采访
三名官员语出惊人
央视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滁河水质异常与5月7日安徽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仓库的危化品粗甲醇失火致使污染物外泄流入滁河有关。5月7日,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由于保管不当导致原料仓库失火,该起火灾导致2号厂房被毁,近20吨危化品粗甲醇与大量灭火消防泡沫、甘油、糖蜜等的混合物,经厂房旁边的边沟流入开发区泄洪渠道,经花园水库、土桥西河、襄河,进入滁河。火灾发生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在花园水库设置了土坝,封堵污染水。然而,一场大雨把土坝冲掉了,污水进入花园水库,5月20日闸下上游河水已经出现了污染。
当日,工作人员就将闸口水体异常的情况,报告给了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然而当央视记者采访杨俊时,他先是说:“20日他们问我襄河口闸上水有点发黑是什么原因。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只能凭我的经验说,可能最近5月正好虾田换水,加上前几天襄河下游水位比较低,又是航道,船在里面搅。往年也有这种情况,应该没有其他情况,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接着杨俊还说出了一番不可思议的话:“我说真话,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本次污染事件不仅造成滁河南京段大量鱼虾死亡,也导致全椒境内养殖龙虾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们带来巨大损失。之前养殖户们收到了“滁州12345”未发现企业排污现象的答复,央视记者发现答复的承办人是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杨仁义。于是,央视记者专程又对杨仁义进行了采访,然而,在面对采访时杨仁义却直言:“不,我并不清楚,我并未参与问题处理,也没有接到与热线投诉相关的转述。”杨仁义把锅甩给了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他们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打着他的名义擅自回复的。为什么没有参与过问题处理的工作人员却成了“承办人”呢?央视记者进一步向滁州市政府了解核实,但未得到答复。
当地老百姓担心流入滁河的污水具有毒性,也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来到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询问,没想到分局局长窦平语出惊人:“居民要求做河水的毒性分析,这方面我也没看到哪个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毒性分析。我确实没做,喝茅台也能喝死人,我说的不是假酒,是正常的白酒,难道也要做茅台的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必要。”
网友声音
这样的官不撤职查办,天理难容!
接受央视采访的这几名官员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深水炸弹,招致公众强烈不满,并引发网络热议。
@天涯有芳草:这个局长竟然说出这种话,枉顾生命,草菅人命,不撤职查办,天理难容!
@咔咔:滁州为啥有这样的官?对人民没有担当,推卸责任,对当时老百姓就是一种耻辱,是一种灾难,就连茅台也躺枪了!
@茉莉花开:能说这种话的干部内心有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吗?这名脱口而出就是酒的干部,应封为“茅台局长”。
@雪儿:乍一看,还以为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这可比电视剧演得还要精彩,完全是脱稿而出的,最有意思的是还是振振有词的样子。
@漂泊无名:有这样的干部是国家的不幸,老百姓的灾难!当官不为人民做实事,还想找来一大堆理由搪塞过去。
@刀哥:完全是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这几个官员没有担当,上不作为,下面的人也不作为!
@黑娃:那个杨俊真让人啼笑皆非,难道专业人员的判断力,会随着退休倒计时而消失殆尽?
事件后续
县委书记和3名官员被免职
救火书记火速上任
央视曝光的“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5月28日,安徽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滁河水质污染事件调查及处置情况的汇报,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
5月29日,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通过“美好滁州”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日,由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原料仓库发生火灾,部分污染水体外泄,导致滁河部分鱼虾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发后,省、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封堵相关污染水体,密切监测水质变化,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同时,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目前,全椒县委原书记杨光被免职,涉及此事的3名官员“茅台局长”窦平、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和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杨仁义也均被免职。
同时,滁州市副市长余成林接任全椒县委书记,值得注意的是,余成林在担任副市长期间,生态环境正是他所分管的领域。这无疑为他处理此次事件提供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恐怕也是让他前往全椒救火的原因所在,期待他能够带领团队迅速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还滁河一个清澈的面貌。
热评
官员的胡话连篇堪称次生灾害
安徽滁河水质污染事件的来龙去脉可谓一目了然,几个关键环节想当然地“盲目决策”,犯下了致命错误、导致了灾难性后果。如果说,“意外”与“人祸”,共同造成了这场环境灾害。那么,在面对民众和媒体追问时,当地官员的胡话连篇,无疑就是舆论场内的次生灾害了。
受访者雷语频出,采访者实录照播,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堪称大型翻车现场。在这场牵动人心的、万分紧急的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某些职能部门负责人,在面对媒体镜头时,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与专业公信,反而是信口雌黄,彻彻底底地自我放飞:有的干部大放厥词“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有的干部一句“不知道”扛下所有,一问三不知、不知不为耻;有的干部直言“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只管自己到岸下船,哪管身后污水滔天……这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奇葩言论,当真是把人雷得外焦里嫩。
以往,一些基层官员“被采访”的窘状,简直可以做个废话文学合集。官话套话打哈哈,无效沟通一大把。与之相较,此番全椒县一众官员的发声,倒算是放浪形骸、出言无忌,透出一股憨直的“真性情”。满嘴跑火车,破坏性极大。按理来说,水污染防治,乃属于专业领域的技术性事务而非那种大而化之的宏大课题,相关细分条块的职能官员理应是心中有数、有话可说的。想必,正是由于犯错在前、自知理亏,其在遭遇媒体逼问时,方才口不择言、失态失仪。
就造成大面积水质污染这种极端事故而言,话语层面的找补,当然于事无补。可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能破罐子破摔,以昏话谬论来火上浇油才是。同样是生态灾害,污水给流域生态造成的伤害,“胡话”给舆论生态造成的伤害,那份伤口上撒盐的锥心之痛,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据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