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

版次:011    2024年05月31日

□古建祥

周末雨后放晴,风清气朗,与几位好友相约去南山老君洞小聚,喝茶聊天。

按照计划,大家打车前往上新街转盘集合,然后沿着山腰羊肠小道步行,经一棵树景点下方登上那道陡坡,进老君洞游玩,再到茶舍里喝茶、“斗地主”、吃斋饭,然后各回各家。

南山不愧为重庆中心城区的“肺叶”,漫步林间小道,但见近处林木葱茏、古树参天,远处云雾缭绕、山林滴翠,又听得群蜂飞舞、鸟鸣水响,更兼花香袭人、蜜香粘人。大家被眼前景色所吸引,也被林间空气所“阻滞”,一时迈不开腿、挪不动身,悠然遁入林间,东瞧瞧西看看,无法列队成行。

“山胡椒!肯定是山胡椒!”同行的赵兄发现新大陆似的,一边吼叫、一边朝树林里蹿。肥硕高大的身子,猩猩一样地左奔右突,十分可爱。

我们紧赶慢赶地走近,老赵已经摘了一大把山胡椒,正往宽大的牛仔裤裤兜里塞,“这可是好东西啊,同志们,你们有口福啦”。

老赵是一个厨艺发烧友,吃到新奇菜品、见到诱人食材就要亲自动手试做。想必,有了这山胡椒,老赵今天又得“露一手”了。

“这东西,能吃?”“老刘”是我们几人里年龄最小的,标准的“80后”,正宗重庆人,生在朝天门、长在渝中区,对山胡椒这个身在咫尺的“山珍”闻所未闻,自然没什么辨别力。

“能吃?好吃得很!你问老古。”

同行的,我和老赵来自山区,“老刘”来自渝中,另两个都是北方人。于是,我就给大家上起了科普课。

山胡椒在渝东北、渝东南是小有名气的农家调料,佐餐佳品。春节刚过,蕨菜破土冒芽的时候,山胡椒就开花了,像李子花一样的又多又白。山胡椒先开花、后长叶子,在初春的林间特别显眼。而端午前后,山胡椒成熟了,果实碧绿圆润,绿豆般大小,一丛丛地生长在枝叶间。山胡椒颗粒虽小,采起来却颇有效率,几分钟就能装满衣兜。

在山胡椒花蕾尚未绽放之时,折几支拿回家,插在花瓶里。其型苍劲挺拔、其色淡秀雅致、其味馥郁锐利,直叫人神清气爽、神采焕然、疲困顿消。

在我的老家忠县,山胡椒被叫作木姜子。它恰如其名,融合了生姜、花椒、胡椒、辣椒的浓郁气味,神秘诱惑,真算得上山间精灵、木中珍珠。山胡椒与花椒的麻和辣椒的辣不同,它是一种完全脱离于椒类的尖锐,而显得浓郁醇厚的清冽之味,给人以舌尖生凉的感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味道。

我来主城居住也有十多年了,同样也没有发现南山上生长着山胡椒。打开手机问“度娘”,才知道不仅是南山,歌乐山、缙云山、铁山坪,都有山胡椒。

“不去老君洞了?”老刘问。

“不去了噻,中午给你们整点特别的。”老赵拍打着身上的落叶,兴奋地说。

于是,一行人掉头往回走,打车直奔老赵家。

到了菜市场,老赵买了黄瓜、四季豆、排骨、嫩玉米,让老板把排骨剁成小段,把嫩玉米磨成糊状。

回到家里,老赵系上围裙,开始操持。他先将排骨焯水,放砂锅里炖着。然后将嫩玉米糊搓成月饼大小,在平底锅里煎成双面黄的玉米粑,放竹筲箕里晾着。他说要等玉米粑完全冷却了再加工,吃起来才更有味道。

趁着空闲,老赵把采来的山胡椒清洗干净,放擂钵里,加几个独头大蒜、几个煎糊的新鲜辣椒,加点盐,捣成泥。又将四季豆抽筋,折成小段,备用。还将带回来的山胡椒树叶伴着铁观音一起冲泡,那香气、那味道,似香樟、如薄荷,真是别有滋味唇齿间。

稍事休息,老赵回到厨房拿起玉米粑掂了掂,说声“差不多了”,就坐锅烧水,放一点猪油、少许食盐。水烧开后,放入四季豆,稍等,再放入切成小块儿的玉米粑。锅里再次烧开后,就关火,装碗上桌。大家正要动筷子,老赵赶紧把擂钵端出来,给每个碗里放了一小勺山胡椒蒜泥,用筷子一搅,入嘴轻咬,玉米粑的软糯、四季豆的清香,尤其是山胡椒那种浓郁独特的气味,清香中带着辛辣,直冲口鼻、浸筋蚀骨、酣畅淋漓,十分刺激。

老赵炖的排骨没有放山胡椒大蒜泥,吃起来也有浓厚的山胡椒味道。他说是放了山胡椒的树枝。是的,山胡椒的树枝、树叶、树根,有着跟山胡椒果实一样的气味。凉拌黄瓜里也没有放山胡椒大蒜泥,老赵说他用了山胡椒油。

炼山胡椒油跟炼花椒油类似,把山胡椒投入烧到六七成热的菜籽油里,关火、冷却,山胡椒油就做成了,装进玻璃瓶里,成为凉拌、小面的绝好调料,四季可用。即便是山胡椒果实,加一点盐,放玻璃瓶里,也可以存放好几个月,随用随取。

不仅如此,山胡椒还是上好的药材。《唐本草》说其“主心腹痛,中冷,破滞”,可以用来治中风不语、心腹冷痛。还有祛风活络、解毒消肿、行气止痛的功效。

一桌食客里,“老刘”吃得最慢、最多、也最为用心,还不停地感叹:“真是怪了,这么滋味独特的好东西,就长在城市边沿的山林里,我却熟视无睹,任其零落山间。”

老赵说,炖排骨时放点山胡椒树枝、树根,不仅能够去腥增香,还能赋予菜肴一种深层而独特的味道。在火锅、炖汤等烹饪中加入山胡椒,也能为锅底带来一抹清冽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

其实,生活在南山、歌乐山、缙云山、铁山坪附近的人,一直有用山胡椒做调料的习惯。只不过久居城市的重庆人,以及年轻的重庆人,对山胡椒的了解的确不够多,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食用了。

“也许,被我们忽视的人间美味不仅仅是山胡椒呢。”

老赵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意味深长地说。

(作者单位:重庆市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