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06月03日
□游义平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平安村有个石把儿壶。石把儿壶,不是真正的壶,而是一个庄院的名字,它的真名叫作“十把壶”。一听这个名字,就是有故事的,而且是很玄妙、很有意味的故事。
1缘起 胡靖荣被人告了
事情发生在清朝晚期。
离吴滩场不远,有一户人家,叫胡家院子。叫胡家院子,是因为这里居住着胡靖荣一大家族人。胡靖荣的祖辈是填四川时,从江浙一带搬迁来的。后来逃难,离开了院子。几十年后,再回来,家园居然没被破坏,于是安顿下来。
这天,胡靖荣提着烟袋,在院子里带儿子玩耍。
胡靖荣对10岁的儿子说:“门里进来一个活人,猜一个字。”
儿子很聪颖,笑着说:“这太简单了,门里一个活字,读‘阔’呗。”
胡靖荣哈哈大笑。这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门外是一个年逾五旬的老人,虽然一脸风尘仆仆,但却掩不住的精明能干。老人进门后,并不理会院中的胡靖荣,而是对着院子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个遍,还转了几个圈,又前前后后打量屋里屋外的一切,最后点点头。
“你找谁?你是谁?你要干什么?”早已按捺不住的胡靖荣,对这个闯进门来又不懂礼节的陌生人质问道。
“你又是谁?你怎么会居住在这里?”来人也不客气,反问胡靖荣。
胡靖荣有些生气,说:“这是胡家院子,我叫胡靖荣,这里是我的家。”
“你是抢占了别人的家吧?”来人语气不善。
胡靖荣一听,怒火中烧,大声说道:“请你出去!”
胡家的人循声而出,还有家丁。来人见势不妙,悻悻离去。
胡靖荣的一番好心情就这样被来人莫名其妙地给坏了。更让胡靖荣心情不好的是,第二天有人到县衙门把自己给告了。
胡靖荣被传唤到县衙门,一看,告自己状的人,正是之前闯进家中的陌生人。
这个人叫张林隆。
张林隆陈述,院子是张林隆爷爷小时候的家,因为逃难去了贵州桐梓,现今他回家却见鸠占鹊巢,所以状告胡靖荣侵占他的家园。
2证据 古井里有10把壶
胡靖荣一声冷笑,对县太爷说:“大人,这人分明是流民,眼红我的家园,这话怎可相信?”
县太爷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问道:“张林隆,你说胡靖荣住的院子,是你的家园,可有证据?”
张林隆说:“当然有,院子前面的那口古井就是证据。”
胡靖荣急切地说:“大人,他这是在说瞎话!古井就在门外,谁都可以看得到!”停了一下,胡靖荣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补充道:“这古井就是证据,可以证明家园是我的家。”
“古井可以证明?”县太爷一听说两家都要用古井来做证,立刻有了办法,“现场找证据去!”
听说有人冒充胡家院子的主人,要霸占胡靖荣的家园,又听说县太爷亲自到古井边断案,四邻都围聚过来看热闹。
在胡家院子前10米处,有一口古井。
县太爷发话:“你们都说一说,这口古井怎么就是证据?”
张林隆迫不及待地说:“古井里有10把壶。是我爷爷的父亲扔进去的。”
胡靖荣一听大惊失色,失声道:“怎么可能?这可是我祖辈留下的秘密,你怎么知道?”
“怎么?难道你的祖辈也扔下了10把壶吗?”张林隆冷笑一声。
胡靖荣点点头,却一时无话可说。
见此情景,县太爷心中有了数,问胡靖荣:“你的祖上是做什么的?”
胡靖荣想也没想说:“是开烟馆的,铜壶是水烟壶。避难时扔下去做记号的。”
县太爷又转过头来问张林隆:“你家祖上是做什么的?”
“开酒馆的。锡壶是用来暖酒的。是我祖上逃难时扔下去做记号的。”张林隆也没有丝毫犹豫。
县太爷听完,一时不知该怎么办,精明的师爷却听出了端倪。
师爷在县太爷耳边说了一句话。县太爷说:“既然都说是10把壶,胡家说是铜壶,张家说是锡壶,那就根据这个来断定。”
一听说是这样,围观的人都沸腾了。孰真孰假,等一会儿就一目了然。
3找壶 竟有两个“10把壶”
县太爷召集人把井水给抽干,然后派人下井找壶。
“找到啦!”井下传来喊声。
终于有了结果。胡靖荣和张林隆都得意地昂起头,互相敌视地看着对方。
“真的有10把壶!”当满是淤泥的壶被送出井口时,大家都睁大了眼睛。
壶被清水洗干净,露出了真面目。
看到10把壶的真面目时,胡靖荣笑了,张林隆却变了脸色。
10把壶是铜制的。
县太爷看了看10把壶,又看了看张林隆,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张林隆绝望地说:“不可能!怎么会这样?这不是真的!”
县太爷宣判:“现在我宣布,胡家院子是胡靖荣家的!”
“不!请等一等!”张林隆大喝一声。
“现在已证据确凿,你还想做什么?”县太爷问。
张林隆命家人挑来一担银子,说:“我愿意用这担银子作担保,这院子是我张家的!我要求,继续往下挖!不论能不能挖出10把锡壶,这些银子都捐献给当地百姓。”
胡靖荣和围观的群众都不相信地看着张林隆。
县太爷看张林隆下了这么大决心,就命人继续往下挖。
不久,井下又传来一阵惊呼声,井下真的又挖出10把壶来。这下轮到胡靖荣一脸的不可思议了。
这10把壶清洗干净后,果真是锡壶。张林隆没有撒谎。
显然,是张家祖上先在这里居住。后来,才是胡家的祖辈在这里居住。巧的是,他们的祖上都往古井里扔了10把壶做记号。
县太爷当场宣判:这院子归张林隆家所有。责令胡靖荣一家立即搬迁奉还给张家。
围观的群众都拍手称快。
原来,胡靖荣为富不仁,附近的百姓对胡家恨之入骨。
第二天胡靖荣举家不知去向。
张林隆搬进来后,为纪念祖辈留下的这份家业,把院子更名为“十把壶”。
张家时时接济乡邻,也一直在这里居住下来。至今,张林隆的后人还居住在这里。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李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