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光一首歌

版次:011    2024年06月03日

□谭小华

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吃过晚饭,换上运动装,轻轻地带上了门,独自一人沿着滨河公园向县城方向走去。

当行至关门岩公园广场,一曲熟悉而久违的旋律传入我的耳边,原来是跳坝坝舞的大妈们放起了《沈阳啊沈阳 我的故乡》,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已有30多年没听到了。

听着这首歌,使我想起了我的单身时代。

1989年的夏天,我从涪陵乌江畔的校园毕业回到故里,到1992年的3年中,因为刚步入社会,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工作之余也没有什么文娱活动,唯一能去的就是跳舞,所以晚间绝大多数时间我就走进舞厅。进舞厅也只喜欢工人俱乐部舞厅,而不太喜欢文化馆的舞厅,因为俱乐部大都是社会上的青年,美女多,自由自在放得开;而文化馆舞厅成年人多,比较拘谨,进去就压抑,不爽。

《沈阳啊沈阳 我的故乡》就是那个年代舞厅里放得最多的一支舞曲,也是我钟爱的一首歌曲。

在舞厅里跳着跳着,好像也找到了一点点音乐的感觉。我后来也创作了一首歌曲叫做《狂欢之歌》,曾在县城大礼堂一次税法宣传文艺晚会演出中演唱了自己的这首原创歌曲,得了优秀奖。再后来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主办的《音乐世界》杂志上发表了歌曲处女作《乡恋》,但我最终还是未能走上音乐创作之路。

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虽然放弃了音乐,但随后我也写熟悉的音乐生活,写下了《乐在曲中》《泉水叮咚》《永远的进行曲》《西家东家笑我狂》等与音乐相关的抒情散文,相继发表在地方党报文艺副刊上,为我后来坚持文学写作奠定了一定的文字基础。

在舞厅跳了3年,美女见多了,却也没有遇着一个心上人,每年春节就一个人单着过年。于是,我又喜欢上了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直到27岁那年,我才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家,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成家以后,我为了养家糊口,抚育子女,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舞不跳了,连音乐也不想了。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广场上,“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是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那熟悉的旋律,依然是那么悠扬、动听、迷人。这旋律让我想起那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嘟—嘟—一声喇叭打断了我的思绪。哦,不觉走了这么远,我是不是该回家了?

(作者系重庆市杂文学会石柱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