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考生放松心情,诈骗分子蠢蠢欲动

这9个骗局,高考后要警惕!

版次:001    2024年06月11日

高考结束,家长和高考生们已进入放松的阶段,一些诈骗分子却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相关诈骗伎俩。

提前查询分数

骗子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情绪,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网站会提示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电信诈骗。

【提醒】高考查分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查分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千万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花钱更改成绩

有些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所谓“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索要高价“服务费”。

【提醒】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行不通。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

志愿填报保上

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谎称提前录取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打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而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他们会告知诈骗对象如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

【提醒】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补录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钱财。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提醒】考生及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发放国家助学金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可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或“助学扶助款”时,要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冒充军校招生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实施诈骗。

【提醒】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提前“预录”。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提醒】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以确定录取信息,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混淆假冒高校信息

不法分子假冒高校、官方招生机构、学校网站或学校公众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提醒】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