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2024年06月11日
《重庆日报》记者兰世秋(右)采访李万碧
本文作者任正铭(右)在李万碧新书发行会上介绍李万碧
□任正铭
很早之前,在诗歌界局部有一种“北余南李”的说法,余是指湖北的余秀华,李是指重庆的李万碧。两人都是诗歌界的残疾女诗人,且两人的诗风都有一种独辟蹊径、剑走偏锋的况味,颇受诗界关注。
命运多舛,她选择了诗歌创作
2008年初,我从合川教委调到地处江津的中国兵器工业重庆长风机器厂厂部办公室。第一次参加江津作家协会的年会时,发现角落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女子,神情很是专注。
会后,江津作协主席邓新华告诉我,她叫李万碧,是江津珞璜镇人,属肢体一级伤残。李万碧身高仅1.3米,肢体僵硬,如果没有别人帮助,难以独立行走。邓新华说我的报告文学写得好,希望我能关注一下李万碧。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带着相机来到珞璜镇李万碧家。她家在高石村一个小坡上的平房里,房子又旧又黑,好多地方透着风,用破布塞着,白日里需开灯屋里才有亮光。
在李万碧母亲用200元买来的这栋年久失修的老屋里,李万碧向我讲述了她悲戚而倔强的过往。
那是读小学二年级上期,8岁多的李万碧一天在上体育课时,突然发现左脚脚踝莫名肿胀。到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从那时起,李万碧的个子就再也没有长高了,肌肉和骨头反而开始萎缩,最可怕的是行走失衡。
上学的日子,李万碧最留恋的是妈妈单薄的后背;最恐惧的是下雨天,因为雨天路滑。李万碧是大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为了养活全家人,父母每天要去挣那少得可怜的工分。妈妈不可能天天背着李万碧上学放学,更多的日子她只能自己颠簸着去学校,十几分钟的路程,她要走50多分钟。
一次下雨天,妈妈背着她,不小心跌进冬天的水田。妈妈只有头露在水面,小小的李万碧则被淹没在刺骨的冬水田里。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年幼的李万碧常常叹息。在读书的几年里,她被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流泪流血是常事。为克制病情发作,除星期天,每周有六天她都得服用一种叫“强的松”的廉价药物。少年的她已经知道,这一辈子她注定将与苦难同行。
离开了学校,李万碧遭遇的不仅是身体疾病的折磨,更有精神上孤独的煎熬。眼睛不好,不方便看书,就靠着妈妈买的一个老式收音机了解外面的世界。张海迪的故事就是从小收音机听来的。邻居廖中阳鼓励她向张海迪学习,“也尝试着搞写作吧”。
李万碧买不起书,也写不了多少字,无法写小说和散文,于是选择了诗歌创作。她认为诗歌是宣泄心中郁闷,抒发对人世沧桑深切感受的最好载体。为了学习创作诗歌,她参加了《星星》诗刊在四川阆中举办的函授班。
血染键盘,两根指头“戳”出几百首诗
在阆中,李万碧认识了一个叫夏学琼的诗友。夏大姐鼓励她在诗歌创作的路上走下去。
1993年6月,函授老师伏炎专程从成都到珞璜看望李万碧。伏老师的鼓励,成了李万碧在诗歌创作上的座右铭:“在你狭小的生活空间,照样可以展开广阔的艺术想象。”之后,抒发李万碧内心复杂感受的诗作《姐姐》在《星星》诗刊发表了。李万碧哭了,终于有人走进了她孤独的内心世界。
周开兰是江津德感镇办事处的女干部,共同的爱好使她对李万碧爱护有加,她介绍江津区文化馆的作家欢镜听与李万碧结识。在欢镜听的联系下,江津作协副主席幸安杰向李万碧赠送了1000元钱和一部轮椅,更激发了她的写作积极性。
那时,李万碧创作了几百首诗歌,却只发表了很少,原因是她从不主动向报刊投稿,所发表的作品也全是朋友们的推荐。《几江》诗刊主编杨平、副主编施迎合为李万碧的诗歌创作做了大量的辅导与推荐工作,李万碧曾说,她这辈子有两个家,一个是生活中的家,另一个家是《几江》诗刊编辑部。
2006年3月,李万碧在家洗碗时意外摔倒,昏厥过去。冥冥之中,她模模糊糊地想起头天晚上构思的一首诗《古堡》还没写完,竟惊醒了过来,于是她声嘶力竭地大喊,终于被邻居听见。邻居将血流满面的李万碧背到医院,把李万碧从死亡的边缘又一次拽了回来。
面对随时可能随风而去的生命,李万碧很坦然,她说:“我活着一天,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因为我有关爱着我的一家人,有我心爱的诗歌。”李万碧曾对一个朋友说:“要不是我爱好诗歌,恐怕都自杀了好几次了。”
李万碧的双手仅左手的两根指头还有功能,过去就靠这两根指头夹着铅笔书写,使用电脑后也靠两根指头“戳”键盘。手指溃疡了,渗出血来,她仍坚持着。实在受不了时,贴上创可贴再继续。二妹李红开玩笑称,她用的是“血染的键盘”。
感恩美好,总有一个词跃然于心
采访李万碧那天下着雨,在破旧的小屋听完李万碧的述说,我决计帮助这个怀揣诗歌梦想的残疾女子。
我很快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诗歌为伴,1.3米的她用诗歌支撑生命》,介绍了李万碧对生活压力的不屈不挠。文章很快在《重庆晨报》发表,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网易等全国数十家网站和报刊转载了这篇文章。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江津电视台等纷纷派出记者到珞璜采访李万碧。社会的爱心,让李万碧这位在诗歌领域独自耕耘却默默无闻的业余作者,连同她的诗歌,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遗憾的是,尽管她创作了几百首颇具质量的诗作,却苦于经济状况无法实现出一本诗集的愿望。我当过乡村教师,太熟悉学生们那种对梦想期待的目光,若让李万碧靠着低保收入拿钱来出版诗集是根本不可能的。想起2005年我曾在云南石林县,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彝族小女孩成功募集治疗费的事,我一时豪气作出一个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帮李万碧实现出版诗集的梦想。
我首先想到了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陆大献,他与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作者周克芹以及我哥哥任正平,曾同是四川作协文学编辑研修班同学,三人关系很好,在四川文学界被称为“铁三角”。于是我带着诗稿去上清寺作协大院陆大献家里,将我为李万碧写的报告文学交给了他。
陆副主席很快向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作了汇报。黄主席把这件事作为重视民生,切实帮助一个艰难生活在基层的业余作者的事来重视。于是,一份号召重庆作家为改善李万碧生存状态和创作条件的《捐助倡议书》,刊发在2008年第4期《重庆文学》杂志上。后来,陆副主席告诉我:“这是重庆作协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党组批准,为一个业余作者集资出书。”
那一期的《重庆文学》不但发表了我写的6000多字报告文学《用诗歌支撑脆弱的生命》,还用5个页面刊发了李万碧的13首诗。此后,陆大献、万龙生、沈定顺、周纪文等很多作家,向李万碧伸出了温暖的手。爱心涌动,热浪如潮,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李万碧的善举,成了一道长久不消散的风景。
2009年春节,重庆市委宣传部委托江津作协向李万碧送去800元慰问金和年货。我工作的单位江津田家炳中学为李万碧送去了慰问金,并把李万碧的女儿从珞璜镇某学校,转到市重点中学江津田家炳中学读书。
2010年10月,我邀请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辛华(后任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为李万碧诗集题词,辛部长不但欣然应允,还专程到李万碧家进行了慰问。
著名诗人李元胜在其公众号上,介绍了李万碧的创作经历。经他推荐,李万碧的组诗再次发表在《重庆文学》上。
2012年3月10日,江津区妇联、区文联、区残联、区文广新局、珞璜镇政府、区作协,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举行了《闪烁的瓦砾》新书发布会。后来,李万碧的这部诗集,被重庆市残联评为文艺创作一等奖。
同时,线上“李万碧诗歌热”也经久不衰。长沙一个网名叫“宾哥”的诗人牵头,邀请李万碧去长沙与当地诗歌爱好者交流;武汉的企业家也邀请她去武汉和诗歌爱好者进行座谈。
社会的关爱与帮助,极大激励了李万碧的诗歌创作热情。她先后写出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诗作,发表在《诗刊》《北京文学》《中国诗歌》《草堂》《沃土》等杂志上。
如今,李万碧早已搬了新家,她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外孙女。但疾病的魔爪并没有放过她,十多年来,冠心病常常使她心率达到160次/分,周围神经病变更让她时常头晕目眩,只能平卧。
身体可以被摧残,但李万碧对诗歌的热爱不减当年。她不能做太多的诗歌创作,就义务为《几江》诗刊创办了诗歌公众号,这一做就坚持了15年。“也算我是继续活在诗歌里吧。”她说。
李万碧曾对我说,有时,她坐着轮椅,仰望蓝天白云,回顾自己的一生,总有一个词跃然于心中——感动。对这种情感,她曾写过一首诗来表达。
春天转动在轮椅后面/河之洲,在花朵中醒着/我看见花开,我也不会转身
燕子在瓦屋上发声/贴近中,都有熟悉的屋檐/美好的事物慢慢开始
河流被放到路灯下/闻声而来的人,不走弯路/拍我肩膀的都是灯光/一个人笑,不如一群人笑
我把远山看成绿灯/河流的唱针,是转向你们/以及沙沙转动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图为资料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