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猪倌

版次:011    2024年06月11日

□陈劲

时间临近,答应刘三的事却八字不见一撇。“这事到底梗在哪儿?”老耿盯着烟缸里那些横七竖八的烟头,心情有些沉重。想当初在刘三面前拍胸膛、夸海口,还自称“半个猪倌”,没料到如今事情还真有些棘手。

退休后,老耿惦记着故乡的味道,去年和老伴回到了老屋。老耿一天东走走、西看看,把故乡的山、水及家家户户都现场回忆了个遍。老耿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携妻带子进城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其中就有发小刘三。刘三老两口是标准的庄稼汉,种的粮食样样不缺,养的鸡鸭鹅猪让沉寂的山村充满生机。老耿不忍心发小成天勤扒苦作,所以一有机会就对刘三说,你不能这样拼命,该歇歇啦!可刘三总是嘿嘿地笑答,好手好脚不碍事的。

一次小酒后,老耿趁着几分微醉,附在刘三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刘三听后却摇头说他一个老农民,离开土地能干啥?刘三走后,老伴说老耿其实不懂刘三,再有呢,老是把“不能”两字挂在嘴上,加上语气听起来有种颐指气使之感,着实让人不舒服。“我这叫耿直,懂不?”老耿感觉酒劲在往上涌。老伴停下收拾碗筷坐下说,我知道你为人耿直,想早点卖掉刘三家的猪让他轻松点,但问题是你知道刘三为啥那样辛苦吗?“为啥?”“我经常跟刘三老婆拉家常。”老伴端来杯茶继续说,刘三老两口不想拖累在城里务工的儿子,他儿子想在城里购房,刘三能忍心看着自家田土荒芜吗?“这个我确实不知道。”老耿有些醉意朦胧。

过了几天,刘三找到老耿,说他家的土猪长势喜人,有两头该出栏了,请他帮忙找下销路卖个好价钱。老耿当即满口承诺,高兴地说咱们发小一场,你的猪就是我的猪,我也是“半个猪倌”哩。

老耿开始了推销行动。他兴致勃勃地聚焦着“二师兄”,拍抖音、发朋友圈,三下五除二便有了回音。对方是清一色的屠户,出的价格却很低。“你不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说着说着,老耿叫人不舒服的话又情不自禁飙了出来。“市场成本在那儿,不得行!”有好几位怼了回来。老耿不服气,重新发个朋友圈,这回特别加上“非诚勿扰”四字。但几天过去,消息沉底都没人联系。老耿再找熟人试试,但对方大都委婉回绝。

“这事到底梗在哪儿?”老耿有些困惑,眼看答应刘三的时间快到了,心情变得急躁起来,“下一个联系谁?”老耿烟抽了一支又一支。“找大点的客户试试。”老伴一句话点醒了老耿。对呀!于是,老耿在电话簿里选出几个公司朋友的电话,正要拨打,却被老伴制止。正当老耿纳闷时,老伴语重心长地说:“你对我吆三喝四了几十年,我倒是习惯了。人啦,姿态与身段要随年龄而改变,隔会你打电话时,记得一定要客气些。”

“行!”老耿觉得值得做些改变,不然妄称“半个猪倌”了。几个电话打下来,虽然事情没成,但思路渐宽。最后一个电话,客气的话还没说上几句,对方就为老耿真挚的乡愁情结打动了,称赞他不但当上了猪倌,连声音也温和多了,公司恰好有土猪下乡采购计划,老耿你莫客气,大家是相互成就哩。

“开口就客气,肯定有惊喜。”老耿惬意地放下电话,回头望望老伴,双眼送去由衷的温情。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