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首次在渝举办

中国独角兽汇聚山城 新质生产力激荡在长江之滨

版次:003    2024年06月12日

我市“独角兽”代表特斯联“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月30日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揭牌。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独角兽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内核,开辟新场景、新赛道,成为产业变革、经济转型及行业创新的领头羊。它们不仅是前沿科技创新的实践者,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者。记者昨日获悉,6月15日至16日,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将在渝举办,这在我市属首次。

独角兽企业与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有何关系?与市民生活又有哪些关联?记者对此进行了打探。

独角兽企业大会花落重庆 本周六隆重开幕

独角兽企业(unicorn company)是投资行业的术语,指一个企业成立不足10年,且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这样的企业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体量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与之随行的还有一个术语叫瞪羚企业,级别低于“独角兽”。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与“瞪羚”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独角兽、瞪羚企业往往拥有独有核心技术或颠覆性商业模式,可能会推动某一新兴领域跨越式发展,是新经济发展重要风向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重要力量。

今年3月25日,市经济信息委发布2024年度市级独角兽及瞪羚企业评选认定公示名单,拟将阿维塔科技、深蓝汽车科技、特斯联智慧科技等7家企业认定为重庆市独角兽企业,宇隆光电、峰米(重庆)创新科技、北斗智联科技等16家企业认定为重庆市潜在独角兽企业,华峰铝业、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45家企业认定为重庆市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恰如“金字塔”,独角兽企业位于“塔尖”。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独角兽整体规模突破13万亿,独角兽数量超过500家,同比大幅增长42%以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独角兽总估值超过了万亿,杭州独角兽平均估值最高,广州独角兽增长快,常州、无锡、珠海等紧随其后,因为独角兽企业能构建起新产业链,带动城市转型,创造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去年12月,市经济信息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独角兽、瞪羚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该方案着眼加快培育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重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加快育成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壮大优质企业梯队。

6月15日开幕的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以“渝见中国独角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市经信委、两江新区管委会以及长城战略咨询共同主办。会上将重磅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并精心设计了主旨演讲、高端对话、独角兽企业路演、产业对接等多个环节;大会将聚集独角兽企业代表、投资机构等各界精英逾500人,他们将共同见证高成长企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重庆造”闪耀全球

制造业集群强势崛起

在重庆这片热土上,“重庆造”正不断涌现,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从能做胃肠镜检查的“智能胶囊”机器人,到不用开刀就能隔空“打瘤”的消融“手术刀”,再到只有鸡蛋大小的国内首款人工心脏……这些令人惊叹的科技成果,都来自“重庆造”。

此外,在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31.8万辆,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车产量达到50万辆,渗透率达21.6%,充分展现了重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重庆的PC产量占据全球市场的43.5%,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智能手机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功率半导体产量也进入全国前三……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独角兽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内核,开辟新场景、新赛道,成为产业变革、经济转型及行业创新的领头羊。它们不仅是前沿科技创新的实践者,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者。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旨在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打造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培育壮大十八个“新星”产业集群,以加速推动和实现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6月4日至5日,重庆市经信委、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联合主办的独角兽企业合作洽谈活动分别在上海和深圳举行。主办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推动重庆与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的独角兽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本次活动组织了重庆市两江新区、涪陵区、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巴南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7个区县共30余人的代表团,分别走访了上海和深圳两地共4家优质独角兽企业,并与30余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4日和5日上午,代表团分别在上海市、深圳实地走访调研多家独角兽企业,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情况——这些企业涉及自适应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储能科技和无人机等前沿行业。4日和5日下午,主办方在上海、深圳两地分别组织召开“重庆市·长三角”和“重庆市·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合作交流会。交流会邀请了来自长三角、大湾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数字医疗、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机器人、新能源、社交等产业赛道的独角兽企业代表参会。

独角兽企业产品

为市民美好生活带来全新体验

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金融、科技、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重庆正向世界展示其现代制造业的无限魅力,“洪崖洞、解放碑、磁器口等文化地标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这座城市的崭新名片。”以两江新区为例,它已形成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2000亿级支柱产业以及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众多优势产业,独角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现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力量,为市民美好生活“锦上添花”。

6月4日,位于两江新区的“瞪羚企业”代表重庆海润节能科技公司与信达地产签约,实现重庆首台(套)设备及新质生产力转化成果落地信达·印南山,参会代表现场观看了该企业智慧新能源五衡科技系统带来的“衡温、衡氧、衡湿、衡洁、衡静”五衡居住空间,体验更加绿色、更富智慧、更有温度的室内居住环境,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已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六届西洽会中央大厅进行了展示。而在2024年度市级独角兽及瞪羚企业评选认定公示名单中,阿维塔科技、深蓝汽车科技、特斯联智慧科技、峰米(重庆)创新科技、北斗智联科技等企业,也正在为市民美好生活带来全新体验……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