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响彻在渝水之畔

版次:011    2024年06月18日

□许大立

在城市腹地或者山水之间举办音乐会,已是现代生活里的一种时尚。且不说流行音乐歌手热爆世界、热爆中国大中城市,就连相对高雅上流的交响乐也走出了音乐殿堂,频频和民众密切接触于高楼广宇之外的园林广场,这也是文旅大繁荣时代的新气象。笔者就曾在西安、上海、成都等地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时代的精神。此生最激动人心的一次与音乐相遇,是在那个难忘的春天,几十万人拥塞于成都人民南路广场,聆听音乐家们最激情的演奏歌唱,吹响号角,倾吐心曲,用欢欣的热泪迎接新的时代。而我,正因为新时代到来才能进入川音学习,也触及到了人类怎样在如此阔大的广场上宣泄情感,如何把手里的管弦、心底的波澜演绎成宏大的声浪,欢呼着历史的伟大转折。

四十多年后,我在长江嘉陵江交汇的重庆大剧院广场,面对千万年奔流不息的江水,面对璀璨夺目的城市灯火,面对千厮门大桥与洪崖洞绝美的构图,又聆听了一场山水之上、殿堂之侧的天籁音乐,禁不住心潮澎湃感念万千。《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果然名副其实,音乐家们用上佳的演奏,展现了风华绝代的重庆,风华绝代的中国,弹奏出了时代的脉搏时代的节奏时代的音响。其实,我已经不止一次聆听过江畔音乐会,那是在手机上屏幕上。现场的聆听的确大不一样,众多乐手纵情演绎于山水之间,头顶浩瀚星空,面对城市灯火,不时有飞机掠过头顶,游船浮弋江面,在如此环境里享受音乐享受生活,真有人间至美飘飘欲仙之感。

音乐会曲目经过精心配置。既有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长江之歌》《灯火里的中国》,又有跨越历史跨越时空常驻于心的《渔光曲》《海阔天空》《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更有时尚经典《起风了》《兰亭序》《向云端》等等,充分照顾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喜好与要求,把这些音乐经典巧妙地编织在晚会里,古典与时尚交织,飘逸和厚重偕美,历史和现代联袂……如果说这台音乐会的意外惊喜,那就是请来了一代国乐大师方锦龙先生。这位被誉为“以无法为有法,唯独秀于诸家”的国乐艺术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一个人的乐团”,他的登场和独特的锯琴演奏《渔光曲》,五弦琵琶独奏《忆江南》等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小高潮。他飘逸的白发、精湛的演技、诙谐的神态,与光彩夺目的山水景色交相呼应,成为这座城市一众看客手机里脑海里永远的回忆。

必须一提的是,音乐演奏最好的场地是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专业音乐厅。单纯使用民族乐器在空旷的环境里演奏,因为声波的传播和共鸣受限,很难把最好的音乐感受传递给听众。民族乐团编导果断地将交响乐团的许多西洋乐器吸纳进乐队里,大大改善了在空旷的广场上的表现力。虽有“非驴非马不中不西”之歧义,但是现场感觉却大为改观。这是高明之举,也为民族乐团的广场演出开创了新思路新方向。个人以为,除了弦乐器,其实管乐器也可加入其中,如此,面对宏大的天宇,更有无穷尽的冲击力感染力。

全场高潮华彩乐章自然是由赵东升、周勇作词,赵东升谱曲的主题歌《重庆风华》。青年歌唱家赵丹妮、肖飞以高亢激越的嗓音唱响了江畔音乐会的主题:“平湖高峡好风光,解放碑钟声回响,重整行装,再出发,无限风华在前方……”天籁之声飘飞在灿烂的星空,飞入千家万户,飞入我们的心田。正如主办方所言,这场“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标志着“江畔音乐会”这个重庆独有的演艺品牌,实现了全面提档升级。这场音乐会几经磨砺,越发精粹,除了乐团阵容中西合璧、豪华强大,在选曲方面,更是从流行音乐到西方经典再到正宗国乐,兼收并蓄,宽厚包容,风格多元,堪为上乘之选!

无可争辩,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已成乐坛经典。我在管弦齐鸣灯火摇曳中神思迷离浪漫畅想,如果眼前舞台上不仅仅有鼓瑟齐鸣,还有梨园长歌名伶生旦,还有青春的芭蕾烂漫的歌舞,那将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山城之夜美好时光?哈哈我在愉悦中向往更美好的未来。(作者系重庆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