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碗

版次:011    2024年06月18日

□史良高

小时候,随母亲参加寿宴。母亲给我拿了只漂亮的金边碗,吃完酒席,我将碗小心地置于桌上。母亲问,喜欢吗?我点点头。母亲说,喜欢,可以带回家。

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一种风俗。在那个年代,寿宴散席时宾客会顺手牵羊,主人呢,也熟视无睹,任你拿去,就可以沾沾寿星的福寿喜气。后来年景好了,老人仙逝之后,主人家索性就给来宾每人赠送一只寿碗,碗里还要放香烟糖果,或是一条毛巾一块香皂,算是回礼。

每只寿碗背后都站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寿星;每只寿碗都记载着一位长寿老人的人生历程;每只寿碗都在向你诉说着寿星一段不同凡响的故事。过去普通人家得到寿碗都视为珍宝,一般到了年节才肯拿出,或是专供孩子用餐。在坊间,寿碗据说还能祛病消灾,护佑幸福。

父亲65岁那年就为自己备好寿碗,没想到,母亲走在了他的前面。父亲后来又一次买回寿碗。寿碗图案精美,莲叶田田,新荷初绽。父亲一生清高,两袖清风,享年八十有五。父亲仙逝后,讨寿碗图吉利的人很多,帮忙的厨师、裁缝、土工、采买和左邻右舍,工钱可以不要,寿碗不能没有。

我家餐桌上就有很多寿碗。有只寿碗上写着“慈父朱安有九十寿辰纪念”,碗上绘有两条金龙,中央彩绘的大寿桃里,“寿”字十分耀眼。老人享有高寿99,去世之前还能喝酒打牌,买菜遛鸟。健在时,我向老人讨教养生诀窍。老人说:“想吃什么买什么,顿顿咪点小酒,天天打点小牌,每天快活得跟神仙似的,想不长寿都不行!”老寿星活着的时候,每天端的就是自己的寿碗吃饭,吃得特别有味、安逸、幸福!

端着自己寿碗吃饭的,还有另一位长辈孙仁德。我家餐桌上就有老人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的寿碗。老人九十有六时,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每天早晨都要登上通远门的城墙头来几段练了一辈子的太极。走进寿星书房,老人都会抱出一摞他潜心研究的时政论文与健身成果与我分享。老人退休,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博古架上,摆满了寿星获得太极比赛的奖杯、奖牌。2020年,全国老年体协还为他颁发了“老年体育贡献奖”。

如今,两位寿星走了,他们的寿碗还在。

(作者系中国石化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