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以蔬为礼”

版次:011    2024年06月26日

□周丁力

4年前退休后,闲极思动,我在自家屋顶建了个约80平方米的小菜园。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老夫聊发种植狂,整个身心沉浸进去,慢慢地学着耕耘、播种、育苗、浇水、施肥,边学边种,渐渐进入佳境,小菜园里不时蔬果茂盛。

随着收获的增加,新的问题出现了——我家里常常就我与妻子两个人吃饭,蔬菜的用量不大。另外,很多蔬菜不会像演员一样,依次出场,常常是同进同退。特别是在夏季,黄瓜修长、辣椒青翠、番茄绯红、苦瓜有青有白……小园中的蔬菜,出现一时来不及吃的情况。好在有朋友来小菜园里参观,话语间多称赞与羡慕,我就开始将自家小菜园的产品送给心性相投的朋友,送给对种植之道有感觉的朋友。没想到我在屋顶小菜园里收获的蔬菜也可以作为礼物了,对此,我很高兴。作为一名退休的小小读书人,我曾自我调侃:“无书可赠就送蔬。”

人与人之间,需要礼尚往来。秀才人情纸一张,物质虽然很薄,但精神可能很厚;君子之交淡如水,过淡,有失联之虞;一包好茶,有精神亦有物质,为致礼、传情之上品,但所费不菲,难以经常。送一本书?一瓶酒?也很好,但任何人读的书、喝的酒,大约都没有吃的菜多。于是在这些年里,我的家庭种植活动和以蔬为礼的举动一年一年地便成了一种习惯。

读书人爱总结。我这个读书人虽小,亦爱总结。我感觉以自家种的蔬菜送人,以达情谊是不存在问题的。论精神,有——非有情谊者不会送,非有情谊者也不屑于收。从物质上说,蔬菜比纸厚;从味道上说,比水有滋味;从价格上说,比茶叶、酒便宜,但其传达关爱之心的功能同样,其沟通情谊的功能同样,且更为质朴与家常,如涓涓细流,虽平凡,却滋润。于是我这个退休前教书、当编辑的人,便成为一个小小的种菜自食兼送人的老翁,且乐在其中。

一方欣然愿送,一方欣然愿受,一份小快乐就会增值为两份小快乐。赠人玫瑰可以手有余香,赠人自种的菜蔬也可以心有余韵。不过这玫瑰因其特殊的象征意味,不能随便赠人,菜蔬却不然,只要是有感觉的人,都可以送。余香也罢,余韵也罢,似乎虚幻得很,但我觉得,只要稍微用心,一定能感受到。

我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最应该高兴的不是接受蔬菜的一方,最应该高兴的是赠送蔬菜一方,因为,能欣然接受你蔬菜的人越多,表明你在菜园里收获得越多,也表明与你心性相通的朋友就越多。

能以蔬为礼,彼此双方必是性情相投、颦笑相通之人。菜虽不值什么钱,但是那躬身亲植、送菜上门且欣然接受的情谊可贵。于是,我常常就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古人所说的“礼轻情意重”,应该也包括这丰富了我退休生活的“以蔬为礼”。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