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2 2024年07月01日
□何龙飞
夏日周末,我和老张驱车一个多小时到长寿湖垂钓。
打开两根竿线、穿蚯蚓、甩钩入水、落座后,我便开始拍照、发朋友圈:“湖边过钓瘾,乐在其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康弟率先评论起来:“升级为两根竿了,可以可以。”得到“表扬”后,我的心里乐呵起来,当即回复:“钓鱼有口,两根竿差点拉不赢!”
当日,天时、地利、人和,适宜垂钓,且“好钓”,渔获一定不会差,我充满信心,颇有激情。
小霞似乎“懂我”,很快发来点赞,并留言:“这个确实过瘾,钓回去了更过瘾。”
言之有理,我很赞同小霞的点评,发了个“感谢”美图过去。
阿容瞧见我和老张一起垂钓,发来一个大大的“?”
“这是何意?”一问才知,阿容不认识老张。
于是,我坦言相告:“老张,钓友,资深级,我与他一起外出垂钓,体验到钓趣,不虚此行。”“呵呵……”阿容发来笑脸。受到我们感染,她也觉得钓鱼有趣,很是羡慕。
不只阿容心动了,“我是朋友”也开始问:“是办年票钓鱼,还是买单次票钓鱼?”
我回复:“买单次票,单价50元/人。”
“嘿嘿!”“我是朋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金勇更是信誓旦旦,要到大水库里钓更多、更大的鱼,要“过足瘾”。他“野心”不小,我敬佩不已。
友友们不但与我互动,而且更为期待我的渔获。
不知不觉间,五个多小时过去了,竟钓到了3斤黄辣丁、鲫鱼、白条等鱼,喜出望外,将渔获图片发至朋友圈。
“角(厉害之意)起的哟!”搞装饰的张哥是个“老鱼猫”,看到“鱼获”后,跷起大拇指点赞。
墨趣、权哥、桂亚等钓友,也纷纷称赞:“效果好”“安逸”“丰收”“收获满满”“还是可以”……金勇对黄辣丁情有独钟,见了渔获中有黄辣丁,顿时激动起来,连说好几个“安逸”,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最想分享我快乐的还是光福,他直接来了句:“我出一瓶二锅头,搭个伙!”
面对友友们的关注和热情,我岂能无动于衷,要么答曰“马马虎虎”“小丰收”“还没把鱼箱装满”,凸显谦逊;要么同意“搭伙”,愿意共享快乐;要么答应“下次钓鱼,约起,感受钓趣”;要么宣传“这鱼啊,生态,看起来舒服,吃起来安逸,钓起来有趣”……
如此一来,友友们的点赞更加多起来。
读着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看着那些美图,我沉浸在友情带来的温暖、幸福中,与友友们一道共享着朋友圈里的“钓趣”。
我猛然发现,原来,朋友圈里的“钓趣”比现场的“钓趣”更浓厚、更热烈,也更有韵味。以后,朋友圈里的“钓趣”肯定会持续浓烈,越来越有情趣。(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