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7月03日
□蒋明才
在长江边长大的男孩,鲜有不是弄潮儿。在长江边玩耍,游泳;长江上放滩、横渡的故事很多,其中最刺激、最惊险的一次夜间在长江捕鱼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高中毕业时,有一个同学邀约我和另一同学随他们姐弟在夜间去长江上捕鱼,他们家当年是在长江上以捕鱼为生的,我们便怀着好奇的心欣然前往。
白天的长江似乎还好驾驭,长江一望无际,江面上的波涛,行驶的大船一目了然。而夜色中的长江是另一番境况,伸手不见五指,不明方向、风向和暗礁,没有经验的人不要说在长江上捕鱼,能够在小木船上站稳,不被大浪掀翻就万幸。想来,同学两姐弟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应付长江上的一切风浪。
晚上十点钟我们去他们家,准备了一切捕鱼的器材,如渔网、马灯、手电筒、救生衣、雨衣,重要的是要带上帮助捕鱼的鸬鹚。十二点我们的小木船从鱼洞老大桥处在茫茫夜色中驰向长江中心。
小木船只有三四米长,一米左右宽,船上有一个小棚,可以容纳两人,前舱摆放一大堆渔网,船尾有一个约三米长的木桨,小船被夜幕包裹着,像长江上的一片树叶一样漂流着。有着丰富经验的姐姐掌舵,把小船掌控于股掌之中,在长江上行驶游刃有余。偶尔遇见一艘大船奔涌而来,大船的探照灯射像电闪一样耀眼,汽笛声似惊雷一般划破茫茫的夜空。大船经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那波浪像要一口吞下小船一样,小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一会儿把小船抛向浪尖,一会坠入旋涡之中,此时,我们内心是心惊胆战的,只有默默地祈福。
然而,小船则顺势而为,随波浪的起伏而起伏,在江面划出一道弧线,像在江面上跳起优美的华尔兹一样翩翩起舞。姐姐像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镇定自若,毫不惧怕,因为她在长江上谋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我们也在这种惊涛骇浪中历经风险,犹如浪遏飞舟之感。
小木船在长江中划了大半个圆圈到了长江中心,同学开始下网,一边下网一边往回行驶,行驶的过程中开始收网,我们则帮着收网捉鱼。这时,好戏才真正开场了,一方面同学把鸬鹚(俗称“水老鸦”,一种专门捕鱼的鸟)从笼子里放出来,放在船头上,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同学一声令下,黑暗中鸬鹚潜入水中,展示它的绝技,它一会儿钻入江底,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叼起一条鱼后浮出水面,停在小船上,等主人从它嘴里取下鱼后,奖励它一条小鱼后又钻入水中(鸬鹚脖子上有一个套,只能抓鱼,不能吃的)。
鸬鹚这样循环往复捕鱼的动作出神入化,它灵活的身姿和精准的捕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上画卷。像熟练的飞行员一样操纵着气流,一旦发现水中的鱼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去,捕捉到美味的猎物。它那优美的身姿和精准的抓鱼技巧,令我们叹为观止,无愧是大自然的最佳舞者。
小木船继续往岸边划去,我们一边收网一边收鱼,网上来各类品种,大小不一的鱼有十多斤,加上鸬鹚捕捉的鱼,当天大约有二十斤吧。这时,东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一轮朝霞就要喷薄而出,我们一行四人带着丰收的喜悦满载而归,心中满是“晨至长江畔,暮归鱼满仓”的感念。
数十年一闪而过,每到夏天,这些发生在长江边点点滴滴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像一串串的珍珠串起了历史的故事。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怎样正视风险,也读懂了成长的意义,翻阅到岁月留痕的影子。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