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中国作协重庆分会首次大会,1500多名青少年“追星”

报纸编辑特意坐高平身边 掏现金向24岁的他约稿

联欢会上,沙汀坦承不足,两位发言的青年后来都成为省作协主席 □韩玉洪

版次:009    2024年07月04日

高平和他的著作(资料图)

1956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当时的西藏军区青年诗人高平乘坐卡车12天从拉萨赶到成都转火车到会场时,开幕式已到一半。

有一家报纸编辑特意在高平的身边坐下,悄声约稿,并掏出现金预付了一笔稿费。24岁的高平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不好意思,写了一首《给重庆》的诗……

多年后,高平和另一位与会作家鄢国培向我还原了当时的盛景。

我们不想只看《罗文应的故事》

5月19日晚,重庆市少年宫旗帜飘扬,彩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1500多名青少年打扮得整洁亮丽,满怀期待地迎接他们敬仰的老师们。30多名作家有序进入联欢会场,掌声热烈爆发。

重庆团市委副书记于克书发表讲话,祝贺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胜利闭幕。他对作家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希望作家们与青少年建立持久联系的愿望。

长航重庆船舶修造厂学工鄢国培作为青年代表发言,真诚地表达了青年们的心声,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22岁的青年作家鄢国培,在细读文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后,深受启发,萌生了创作关于长江三部曲的强烈愿望。在他的发言中,鄢国培殷切希望作家们能迅速创作出更多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生活和斗争的优秀文学作品,以激励和支持青年前行。他还期望作家们通过多种方式指导青少年朗读和写作。鄢国培的发言不仅体现了他对作家们的期望,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要求。多年后,当他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时,这些期望和要求依旧在作家们心中回响。他的讲话在场的青少年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回应。

少儿代表姓曹,当时只有舞台高,站在凳子上嘴才能对到扩音器,她用稚嫩的声音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她提到老师们一直推荐的《罗文应的故事》系列,虽然深受欢迎,但孩子们期望能有更多的选择。她希望叔叔阿姨能与孩子们一起参与露营、旅行活动,教他们阅读,成为他们的朋友,为他们创作更多受欢迎的故事。《罗文应的故事》自1952年发表以来,虽广受好评,但孩子们渴望更多新的故事。

沙汀在会上坦承不足

作家代表如李劼人、高平、蹇先艾、沙汀、刘盛亚和章晶修在会上发言或朗诵。李劼人在会上告诉大家,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已经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并组织了力量来实施这个计划。看到小朋友们的鼓励,更增加了实施这个计划的勇气。他代表到会的作家们承诺将满足小朋友们的要求,并祝愿他们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家代表讲话或朗诵的还有高平、蹇先艾、沙汀、刘盛亚和章晶修。沙汀在会上坦承,以往在创作中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一代,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他表示,在大家的鼓励下,愿意改正这一缺点,努力做好未来的工作。

作协重庆分会的理事及主席团成员,资深作家刘盛亚在会上朗读了他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冰糖的故事》,该故事情节幽默动人,不时引发现场的阵阵笑声。来自拉萨的部队诗人高平则朗诵了他的诗作《阿妈,你不要远送》,炽热的诗句紧紧抓住了在场青少年的心。

会后,举行了文艺演出和舞会。第二天,报纸对此进行了全面报道。报道中提到沙汀、李南力、高缨、段可情和高平在会后与青少年的深入交流,特别是高平,他在高原的经历让他的话题充满吸引力,他不倦地与一群诗歌爱好者讨论诗歌的创作问题,鼓励大家不畏失败,要坚定信心并不懈地练习写作。

会后边喝黄酒边啃卤猪脚边谈文学

联欢晚会持续到深夜11点才落下帷幕。

结束后,沙汀邀请高平和其他人一起去享用夜宵,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回想起成都解放时的情景,高平作为西南军区战斗剧社的创作员,参加了解放军的入城仪式。当时,市民们手持写有“天亮了”字样的小旗,街道上鞭炮纸铺天盖地,几乎看不见地面。得知沙汀在成都的消息后,战斗剧社便邀请他来交流。沙汀曾到访延安和战斗剧社,剧社的成员们对他已颇为熟悉。剧社由贺龙创建,而沙汀曾撰写过《贺龙传》,因此他们之间有着特别的联系。在那次聚会中,高平和沙汀首次见面,高平还提到自己曾阅读沙汀的《淘金记》,并告诉他这本书是清华大学的必读作品。沙汀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对高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饭馆的四方桌上,沙汀、李劼人、蹇先艾和刘盛亚这四位资深作家各占一面,沙汀特意为高平加了一把板凳,让他坐在自己身旁。大家一边品尝黄酒,一边啃着卤猪脚谈文学,沉浸在会议圆满结束的喜悦之中。

高平默默地感受着老作家们分享的快乐,这段时间筹备会议的辛勤劳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两位青年发言者都成省作协主席

令人惊喜的是,当年在联欢晚会上备受瞩目的两位青年,鄢国培和高平,几十年后都成为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而且他们俩还分别成为笔者的良师益友。

鄢国培后来被调到宜昌港长江806拖轮担任电工,这是轮机部的一个职位。轮机长严文格是长航系统的劳动模范。鄢国培向严文格讲述自己年轻时便怀揣着创作长篇小说《长江三部曲》的宏伟愿景,并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料,只待合适的机会来实现这一写作梦想。严文格便劝他说:“要写就现在开始写,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不等人,轮机部会全力支持你。”受此鼓励,鄢国培开始了他的成功之旅,创作豪情喷发,从长江轮船的最底舱一步步攀登至全国文学的高峰。

我从兰州军区退役后回到宜昌港宣传科工作,有幸接触到逐渐成名的鄢国培。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经常受到鄢老师的言传身教。

在鄢国培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期间,高平早已从青藏高原转业到黄土高原,后来成为甘肃省作协主席。

选在重庆游三峡

作为诗集封面照

自1947年起,高平开始发表作品,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1951年至1958年,高平在西藏工作生活超过七年。他所在的部队隶属西南军区,总部在重庆,因此会回重庆参会。其间,他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愿景转化为永恒的歌曲。

1976年,热爱文学的我报名参军到兰州军区测绘部队,找到原甘肃省歌舞剧团的编剧康尚义学习编剧。康老师是歌剧《向阳川》的编剧之一。通过联系康老师,我又拜访到《向阳川》的另一位编剧高平老师,并与他保持了长期的联系。

原籍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的高平,1932年出生于北平。1949年8月参军,曾历任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创作员、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甘肃省歌剧团编剧,以及中国作协名誉委员、甘肃作协主席等职。

他成为我在写作上的重要指导老师,我有困惑时总是向他寻求帮助。

2016年,高平老师从兰州寄来一本他亲笔签名的再版著作《仓央嘉措》。当时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所谓仓央嘉措的诗作“那一天”和“在与不在”引起我的兴趣时,我便向高老师咨询。他很快回信澄清,这些诗作是假借的,真正的仓央嘉措诗作不会超过六行。有出版社不顾反对,将这些伪作印在《仓央嘉措》再版的封底作为卖点,这种行为让高老师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我曾自豪地向高老师展示我所作的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然而他直接指出:“诗歌不是哲学”,这让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误区。

2023年12月20日,高平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高平老师对重庆有很深的感情。在20世纪80年代,高平参加中国作协在重庆举行的文学活动后,乘船游览三峡,令人难忘的身影定格在重庆长江段的船上。1992年,出版诗集《心摇集》时,他选择将这张照片用作封面。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