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七七”剧社的抗日救亡活动

版次:010    2024年07月08日

□黄玉才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地下党员谭逢盛、白仲山等受党组织派遣,相继从外地返回石柱,以开南宾书店和教书为掩护,成立各界抗日动员会、组建“七七”剧社、创办《血汗周刊》等,开展抗日宣传和党的发展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石柱县委的宣传发动下,石柱出征人员达8814人,2258人在抗日前线为国捐躯,支援军粮1834万斤,捐献棉衣1200余件,中共地下党开办的大华炼油厂石柱分厂为前线提供柴油1800吨,石柱妇女给前线将士写慰问信2800多封,做军鞋、鞋垫2700多双。8000英雄儿女血战日寇,为石柱革命老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为扩大抗日宣传范围,中共地下党员谭逢盛、金玉凡、赖世平3人,组织农职中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农村开办农民识字夜校。先后有农职中学生刘贤波、谭若禹、李青鸾、周朝丰、陈文楷、田紫轩、谭俸邑、谭俸涛、张玉斌等,分别在坡口、马武坝、黄鹤坝、凤凰、临溪等地,开办农民识字夜校,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道理,提高群众认识。

在1938年“七七事变”周年纪念之际,谭逢盛、金玉凡等抗日动员会委员,建议县政府将抗日宣讲团更名为“七七”剧社,后获批准。“七七”剧社成立,由刘永镛、熊楚材任名誉社长,赖世平任社长,赵玉峰、陈彦任副社长(后赵玉峰离去,由杨亦平继任副社长),陈彦兼任剧务部主任,王家洋任导演(后由王野晴、朱泽莹等人继任),黎永万负责剧务工作,陈珍银负责灯光、道具等工作。

“七七”剧社成立后,先后从农职中、南宾小学、女子小学抽调70余名师生充实力量。“七七”剧社编演了《前夜》《中国妇人》《战斗》《放下你的鞭子》《国旗飘扬》《卢沟桥》等歌剧、话剧。演唱了《打倒汉奸卖国贼》《打东洋》《救亡军歌》《在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抗战、爱国歌曲。创作表演了快板《日本鬼子强占了我的家》等,演讲了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岳飞等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七七”剧社除在县城火神庙公演外,还由陈彦带队到悦来、下路、江池、大河等地为群众演出。

1938年10月24日,以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为骨干的石柱县抗敌后援会成立,谭逢盛为秘书室主任,陈彦为宣传组长,樊晋弦为调查组长,赵玉峰、赖世平、向伟琴等为执委。

在抗敌后援会的配合下,“七七”剧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达到高潮。1939年6月,冯腾蛟就任石柱县长,并担任抗敌后援会主任。在抗敌后援会的要求下,农职中、南宾镇、女子小学组织了“晨操队”和“歌咏队”,南宾镇各部分别组织了“晨操队”,配合“七七”剧社的抗日宣传活动。皖南事变发生后,“七七”剧社停止活动。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