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阳峡畔的最后一代“扯船子”

版次:010    2024年07月10日

任开河给我们演示当年的扯船动作

曾经有川江“咽喉”之称的巴阳峡

□牟方根

“太阳落土往下梭,嗨嗨,吆啰吆嗬嗨嗨;风吹石头爬上坡,嗨嗨,吆啰吆嗬嗨嗨;大河中间起了火,嗨嗨,吆啰吆嗬嗨嗨;黄葛树上雀做窝,嗨嗨,吆啰吆嗬嗨嗨……”我和两位文友下乡采风途中,路过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太阳溪社区8组一个叫“老瓦屋院子”的居民点,又听到这久违的《川江号子》。循声而去,我们见到了号子的呼喊者——任开河。老任,现年72岁,是川江巴阳峡段目前尚健在的最后一代“扯船子”(重庆方言,旧时对拉船工的称呼),也曾是大江上名副其实的“号子头”(领唱号子的船工)。

为何人称扯船子是“死了还没埋的人”

任开河居住的老瓦屋院子外边,就是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前,素有川江“咽喉”之称的巴阳峡。

巴阳峡,古称“龙盘石”,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江中,滔滔江水从它纤长的“龙身”奔涌流过,浩浩荡荡,相传“川江之水,浅不过洛碛,深不过巴阳”。巴阳峡上起万州鸭蛋窝水域,下至云阳栈溪沟,峡长8.7公里,河床最宽处近100米,最窄处仅60米左右,是原川江航道中峡窄、水深、水情变化大的一段峡谷。

1952年7月29日出生在巴阳峡畔太阳溪社区的任开河,对巴阳峡了若指掌:枯水季节,长江水位下降,江岸的岩石“浮”出水面,江水在石槽中倾泻而下,汹涌澎湃,惊涛拍岸;进入汛期,水位超过岩石表面,江底多是乱石,暗藏杀机,行船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触礁、搁浅等意外事件……为此,在过去,各类船舶尤其是木船过巴阳峡,必须依靠很多人合力拉船才能渡过险关。扯船子这个职业由此而生。

18岁那年,任开河便跟随父亲任志友下巴阳峡扯船。巴阳峡上的扯船子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100多人。

30多年的扯船经历,任开河对“(挖煤的)炭狗子‘埋了还没死’,扯船子‘死了还没埋’”这句俗语,体会得最深刻——

扯船时,扯船子们集体匍匐在地,低着头,弯着腰,弓着背,完全处于半爬行状态。在巴阳峡江岸的岩壁上,任开河等扯船子用手扒出了很多“痕迹印印”,用脚踏出了许多“窝窝凼凼”。其劳动的艰辛,不言而喻。

一件衣服和一双草鞋,几乎是扯船子们的常用装备。任开河告诉我们:扯船子们通常不会穿长裤子,只穿短裤,上身穿一件衣服,避免多余的衣物和纤藤(一种用竹篾编成的绳索,一般长度约300米)碰撞;脚下都是一双草鞋,用来增加和地面的摩擦力。由于衣着单薄,加之风吹、日晒、雨打,不少扯船子的脸是古铜色的,皮肤粗糙且黝黑,容貌比同龄人看上去老,这是岁月给他们烙下的印记。

扯船,最怕遇到激流。1983年7月的一天,任开河和一帮扯船子扯着一条货船,从巴阳峡往上水走,突遇上游洪峰来袭。船头突然横向江心,并向下游冲去。岸上的扯船子均被拖倒,其中一个没来得及松开褡裢(扯船挎在肩上的布套子)的扯船子,随船被拖走……幸运的是,江面这时刮起了上风,借助风力,前架长(架长,川江木船中的一个工种,类似于船长)赶紧用竹篙调整角度,后架长迅速升起桅杆上的布条(船帆),才幸免于难。

喜看高峡出平湖,难忘川江号子情

为了统一扯船的动作和节奏,扯船子们还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川江号子。任开河张口就来:“天上飘雪不明不白,嗨嗨,嗨哟嗨;落在地上明明白白,嗨嗨,嗨哟嗨……”

流传在巴阳峡一带的川江号子,一般由两句、四句、八句组成一首完整的号子。号子语言朴实,句式整齐,合辙押韵,诙谐幽默。往往是看见什么就喊什么、想到什么就喊什么、什么乐趣就喊什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事说理,完全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有感而发。

在呼喊形式上,一般由号子头领喊,众扯船子帮腔。帮腔句一般以语气词“嗨”“嗬”“哟”“啰”等为主。任开河还告诉我们: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上水号子又包括撑篙号子、扳桡号子、竖桅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等,下水号子又包括拖扛号子、开船号子、平水号子、二流橹号子、快二流橹号子、幺二三交接号子、见滩号子、闯滩号子、下滩号子等,从而形成了数十种类别和数以百计曲目的川江水系音乐文化。

有时,号子头还会根据河段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安全性,编创出一些不同场景、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提醒后面的扯船子及早采取措施。号子头喊“大浪凶得很”,后面的扯船子心领神会,应:“脚步踩得稳”;前面是一片平坦水域,号子头喊“平阳大路”,后面的扯船子乘势前进,应:“迈开大步”;行进的江面又变得狭窄,号子头喊“羊肠小路”,后面的扯船子相机行事,应:“放缓脚步”……

川江号子,也不乏“荤”的情感,用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与爱慕。如,扯船过程中,号子头发现河边有个幺妹儿在洗衣裳,喊:“春风吹得菜花黄,河边来个幺姑娘。要是去找扯船汉,哥就是个好情郎。”幺妹儿若无意,同样会以“菜花”作类比,巧妙拒绝:“扯船哥哥你莫喳,妹已蜜蜂扑过花。去年开花结的果,娃娃就满一岁哒。”随行的扯船子们随之乐呵呵一笑,疲惫顿时消除,力气也就恢复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机械化船舶的大力兴起,扯船子发挥的作用逐渐变小。2003年6月,长江三峡水库第一期蓄水,水漫巴阳峡,任开河作为川江巴阳峡段最后一代扯船子,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如今,年过七旬的任开河还经常去巴阳峡边,观赏“高峡出平湖”后形成的“巴阳画廊”美景,回忆自己曾经做扯船子的那段过往经历。有时,他还会喊上几段川江号子,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越高亢、时而浑厚雄壮,把川江流域劳动人民面对过去险恶的自然环境,拥有的大气磅礴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抒发得畅快淋漓……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