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携《小面赋》现身解放碑

版次:010    2024年07月10日

喜欢重庆小面的虹影(右一)

□陈泰湧

“重庆人口三千万,不吃小面无几人。”7月8日上午,著名作家虹影现身在宋小面解放碑店的开业现场,与之同时现身的还有她所著的《小面赋》。

在重庆,小面有着成千上万家,色香味各有千秋,“有历史有故事的小面,才是真正的重庆小面”。

从业者杨云帆介绍说,面条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市井小吃,其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商朝,当时被称为“冷淘”或“汤饼”。直到南宋末年才被正式称为“面条”,而重庆的面条文化,也可溯源到宋代。

杨云帆的父亲杨长林是重庆餐饮界的知名人物,40年前即开始经营金谷园酒楼、巴渝茶楼、佛图关豆花村餐厅、渝中区鑫安大酒店等,其后又将业务拓展到九龙坡天赐温泉、璧山天赐华汤森林温泉、四川剑门关温泉、北京等地,在每一个场所经营时,均有一碗香味扑鼻的重庆小面。

杨长林说,这些年他游遍世界,品尝各国美食,全球共有130家左右的米其林3星餐厅,他品尝了近60%,并从中得到对美食制作的感悟和自我反思:重庆的小面应该走到一个什么样的新高度?可以去作什么样的文化呈现?

杨长林介绍说,虹影是自己多年的好友,她也长期在海外生活,又有着浓厚的重庆情愫,我们始终对重庆小面怀揣着深厚的情感,在得知老友对重庆小面的历史探寻和食材研究,以及未来的市场研判后,她也认为重庆小面不仅是一种极有影响力的美食,更是一种可以传播的饮食文化,欣然提笔写下了《小面赋》。

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许大立也很感慨,他说,重庆小面的确不应该是街边一高一矮两个板凳的固有形象,也不应该是麻辣的固有味道,其实重庆在小面的产业发展上早就“遥遥领先”了:“2000多年前云阳制面技艺随着云安盐业兴旺而诞生,‘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汤溪两岸汤饼飘香’,改革开放以来,云阳人背着云阳面机,凭着一手技艺,走南闯北,20万云阳面匠为200多个城市的人匠造出安全、可口的面食制品,占据了七成市场。”

“随着重庆小面业态的发展,还应该有更多的与小面相关的文学作品诞生。”许大立说,“商业与文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促进,格外美丽。”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