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07月12日
□谭大松
一地有没有美食,食客们自有分晓。一道美食,广而告之吹不出热气来,唯有色香味的品质,才能赢得舌尖的青睐和眷恋。
仲夏时节的周末,又一次路过万州区龙驹镇。时近中午,同车4人都想到了一块:去龙驹场镇“嗨”一顿特色小吃。
在龙驹上班的燕子,极力推荐龙驹场镇的一道菜——灿皮。同车包括我在内的另外3人,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道菜,自然就一拍即合。
燕子赶紧把电话打给龙驹场镇一店家女老板。
走进龙驹场镇和平街临街的这家餐馆,坐在包间等候上菜,一缕缕麻辣酸混香味顿时浸透房间。
燕子说,好香的灿皮。
我的味蕾也随之活跃起来,恨不得立马吞食一块灿皮。
灿皮这菜名,倒有些特别,特别之处在于“灿”和“皮”。关于“灿”字,只要翻阅字典,灿烂耀眼的解释便跃入眼帘。望文生义,我想,灿皮也就是灿烂耀眼的一道菜肴。而灿皮的“皮”,又是什么皮?是动物皮,还是植物皮?菜未上桌,我已好奇。
约莫半个钟头,一名女服务生将我们点的几道菜一股脑儿端上了桌,灿皮正好居中摆放着。一眼便能看出,灿皮是这家餐馆的一道“招牌”菜。
酒精炉上架着一个敞开的小铁锅,里面“嗞嗞嗞”地冒着热气,四溢的芳香更是诱惑着我的味神经。
青红的灿皮躺在酸白菜、绿香菜之间,实乃灿烂耀眼。我似乎明白了店家给这道菜取名为灿皮的初衷了。
我手中的筷子对对直直伸入小铁锅,拈起了一块灿皮放进嘴里。果然味道鲜美,又脆又嫩,又鲜又香,还有淡淡的微酸,软软的微辣,酥酥的微麻……
“怎么叫灿皮的?”我依然蒙在鼓里。
“其实,灿皮早就是七曜山区吃香的一种小吃。”
女服务生走上餐桌前,赶紧热情地介绍起灿皮来。
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毗邻的重庆万州区龙驹镇,是出渝入鄂或出鄂入渝的交通要塞。边贸的兴旺繁荣,人口的频繁流动,带动了龙驹场镇餐饮业的兴起。一个拥有2万常住人口的场镇,大大小小的餐馆有80多家,经营着上百种餐饮。这里聪明、精灵的餐饮经营者善于吸取外地餐饮精华为其所用,让各自的特色小吃最终根深花灿,近播远扬。
灿皮在湖北利川七曜山一带比较普遍。同属七曜山区的龙驹人偷师学艺,嫁接改良,逐渐形成了具有龙驹风味的小吃。
黄牛肋条肉是烹制炒皮的原材料。黄牛肋条肉位于黄牛肚皮处,其实也就是人们说的五花肉。黄牛越大越壮,其肋条肉就越厚实,反之就越单薄。
烹制灿皮,这是个细门活,少不了三道火候。
第一道火候,将一斤半2~3指厚的黄牛勒条肉投放在开水锅里,加入八角、桂皮、山柰等大料煮开,漂去血水,除掉腥味。
第二道火候,把除过水的黄牛勒条肉切成小块,放在炒锅里油炒。使用菜油、色拉油混合的油料,炒出来的灿皮就有了别样的口感。炒到一定的时间,再放上泡酸菜,或泡白菜、泡萝卜、泡大蒜……泡酸菜泡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酸味出不来;太长,酸味又太重;最好泡一天半,微微的酸味才爽口。适量的生姜、大蒜、花椒、海椒、十三香、孜然等作料,当然必不可少。
第三道火候,将泡酸菜和作料炒好的灿皮转到小铁锅,放在酒精炉上,添加些许香菜,用文火熬。熬得越久,味道越浓。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时通过开关控制酒精炉火苗。
我又拈起一块灿皮,放入嘴里,慢慢地品尝着。简直是别有风味的麻辣酸、麻辣香,微酸中有微辣,微酸中夹着微麻,微酸中渗出清香,果真满嘴畅爽,不失为一道提味又提神的下饭菜。
吃了灿皮,再吃另外的菜,又平添几丝奇香。把灿皮汤舀到碗里,拌着米饭,格外香艳可口,食欲陡增后三碗也不过冈。
龙驹人尝到了特色小吃的甜头,规划建设的龙驹特色小吃街即将启动,除了“龙驹灿皮”,还有“万州第一汤”“龙驹格格”等美味佳肴将齐聚于此,为食客们的舌尖奉上各自所需的风味美食。
初尝灿皮,肥美了舌尖,温润了味蕾,品味的是人世间的乡愁。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