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心事

陌生人街头借钱当“路费”? 市民热心做好事结果上了当

版次:007    2024年07月24日

“你好,我的手机丢了,能不能借我一点路费,到了就还你……”你在路上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求助?然而,这有可能是一场骗局!23日,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发布了一接触性诈骗团伙被成功打掉的消息。

7月6日,轨道分局刑侦支队接乘客肖女士报警,她称自己在轨道交通1号线朝天门站乘坐轨道时,一陌生男子主动上前搭讪,称自己手机遗失,想借100元现金打车到某区县的一酒店,并承诺到达目的地后会尽快与她联系,归还所借的现金。

肖女士出于热心便借给了他100元,然而却迟迟未等到男子的音信,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轨道分局刑侦支队民警经调看相关公共视频后,意识到这背后很可能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办案民警迅速开展深入摸排调查,经线索深挖、深度研判,很快锁定了这个7月初自外地流窜至重庆实施接触性诈骗的团伙。

民警发现,该团伙的作案地点主要是在主城各重要交通枢纽及人员密集的轨道站点,诈骗对象多为独自出行的年轻人。该团伙惯用的话术是称自己从外地来重庆开会,手机遗失在出租车上,着急去某区县大酒店开会,以此博取路人信任,借取100元至500元的现金作为“路费”,并索要受害人电话号码,谎称到目的地后再联系归还,一旦得手后会立即逃离现场。

“目前该团伙已在重庆作案多起,被骗群众有200余人,涉案金额5万余元,因单笔诈骗金额小,许多受害人并未报警。”据办案民警介绍。

7月17日11时许,民警在轨道交通1号线鹅岭站附近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等3人。在大量证据面前,3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备注:接触性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直接接触受害人的方式实施的诈骗行为)

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男子到手机店兼职

“顺”走三部新手机

手机店从网上请人来帮忙促销,没想到网上请来的人竟打起歪主意,以换衣服为名潜入库房偷出3部新手机变卖。近日,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渝中警方破获一起店内库存手机盗窃案,帮助商家全额追损1.8万余元。7月21日,店主专门来到石油路派出所道谢并送上锦旗,感谢民警全力为其挽回损失。

“我店里库房里的三部新手机被人偷了!”不久前,石油路派出所接辖区一商场某品牌手机专卖店负责人王女士报警求助。“库房在店铺收银台后方,比较隐蔽,平时除了店员,一般不会有顾客进去。”王女士回忆,这段时间除店员外,只有一名从网上招来兼职促销的年轻男子进过仓库换衣服。此后,库房内少了三部全新未拆封的手机,价值1.8万余元。

民警调取了店内监控视频调查,发现受聘兼职男子果然曾独自从店内库房中走出,当时其背着一个白色帆布斜挎包,出来后连门都没有关好,就神情慌张地快速离开店铺。

民警继续循线追踪,很快在临江门一小区将嫌疑人骆某抓获。经审讯,其对盗窃商户三部新手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交代,他平时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做点散碎零工挣钱。当天他在手机店库房换衣服时,看到货架上一摞摞的新手机,临时起意,悄悄把三部新手机装进随身携带的白色帆布包中快速离开,随后低价卖出赃物从中获利。经过法治教育,嫌疑人非常后悔,已主动退赔商家全部经济损失,骆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渝中警方供图

二人凌晨车库散步纳凉

“拆盲盒”盗走未锁车内财物

连日高温,酷热的夏夜令人难以入眠。却有人以散步纳凉为幌子,在车库里闲逛,趁四下无人时就偷偷拉一拉车库里的车门,盗取未锁车门车辆内的财物,整个偷盗过程就像“拆盲盒”游戏。近日,江北区公安分局大兴村派出所仅用短短2个小时就成功破获一起盗窃车内财物的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盗窃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我放在车里面的东西全都丢了,其中还有一箱刚买的茅台酒。”7月16日下午,大兴村派出所民警接到市民王先生报案,称因自己忘记锁车,车内的一部手机、两条香烟和一整箱茅台酒以及400元现金被盗,损失财物价值高达两万余元。

接到报案后,民警迅速展开调查。通过调取车库监控录像,民警发现15日中午11点左右,王先生将车停到江北建新南路车库后离开,第二天凌晨2点30分左右,有一对行动异常的男女在案发现场徘徊。

只见他们像“质检员”一样,每经过一辆就用手拉一下车门,“抽查”车门上锁情况,当来到王先生的车门前,轻轻一拉就成功开启了“惊喜盲盒”。拉开车门后,两人搜刮完车内财物,却因一箱茅台酒犯了难。因为担心搬走一整箱茅台酒目标过大,两人“灵机一动”拆开了茅台酒的外包装,“化整为零”把一盒盒的茅台酒塞进了一旁的消防箱里藏起来,准备改天再来拿走,当时只将手机、现金和香烟带走了。

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民警就迅速确定了两名嫌疑人的身份,16日当天就将高某和汤某捉拿归案,并追回了被盗的财物,两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