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 神同步

重庆一对双胞胎 高考同考645分 川大同专业录取

版次:001    2024年07月25日

弟弟伍政阳在家中练习吉他

哥哥伍政佼参加舞台剧演出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高中,一对双胞胎,却以同样的高考645分,同被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什么叫双向奔赴?或许这就是答案。

7月24日,提起伍政佼、伍政阳两兄弟,已在重庆商报编辑岗位上退休的母亲郑蓓蓓虽然一脸喜悦,却始终谦逊:“比那两小子优秀的太多了,我只是结束了考学的烦恼,开启了对未来的焦虑。”

三年住读 周末父母充当“服务员”

这几天,郑蓓蓓正在忙着做去云南旅游的攻略,参与的还有小儿子伍政阳。一家人每年都会外出旅游,在郑培培看来,这不仅是放松,更是学习。“哥哥已经跟同学去云南了,我们打算在那边会合。”一家人出游,怎能少了哥哥。这次选择云南,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郑蓓蓓原为重庆商报的责任编辑,日常接触到不少各行各业的新闻。因此,可以增长兄弟俩常识和见识的内容,她都会通过龙门阵摆出来。“或许这就是潜移默化吧。”她说,如今的年轻人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两兄弟也不例外。道理讲多了,同样会闹情绪。

高中三年,两兄弟并不在一所学校。哥哥在重庆市第一外国语学校,弟弟在南开中学,两人都是住读生。高中前两年,周五回家,周日返校,留给一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这时候,父母只能默默当起“服务员”,包揽下了除学习外所有的繁杂琐事,让兄弟俩心无旁骛投入学业。

寓教于乐 并不反对他们玩游戏

虽然妈妈要求较高,但始终尊重两兄弟的意愿。“不会的就等他们自己去思考,高中学业本来就紧,家长不能再添乱吧。”郑蓓蓓说,高中三年,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气氛组”,想方设法引导话题,了解困惑,然后提出家长的建议,并时不时讲一些笑话。

哥哥细致、体贴,弟弟开朗、乐观,两人除了讨论学习,周末还一起打打网络游戏。“寓教于乐,我并不反对他们玩游戏。”只不过,妈妈有时会变身“知心大姐”,提醒他们劳逸结合。

在兄弟俩童年时期,郑蓓蓓常带他们外出游玩增长见识,又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对他们加以鞭策、督促。她常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挂在嘴边,来指导孩子们为人处世。“我觉得一个人要找到内心真正热爱的专业方向,不管什么专业,只要做到极致,都可以做出成就。”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过多干涉孩子们的选择,是郑蓓蓓的教育观。

同考645分 两兄弟报同校同专业

谈到学习方法,伍政佼表示,学习要把基础打扎实,凭毅力不断提升;伍政阳觉得,学习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要沉得下心来,要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在今年的高考中,兄弟俩考出了同样的645分,甚至语文分数都是相同的。查看成绩单那一刻,他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分数都知道我们是双胞胎。”

对于高考志愿的填报,郑蓓蓓虽有了解,但最后,择校权还是交给了俩儿子。郑蓓蓓说,选专业时一家人很轻松,饭后坐在沙发上聊聊天就完成了。

郑蓓蓓发现兄弟俩并不是意气用事,二人已对填报的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作了评估,最后才选择彼此陪伴、共同成长。父母尊重兄弟俩的决定。

缓解压力 家长让孩子享受关爱

谈到孩子的学习心得、家长的教育经验,郑蓓蓓坦言自己没有“特效药”。“高中的学业,家长是很难辅导的,还得是孩子的内在动力。”她说,其实高中阶段,家长很少给学生压力,有的学生压力都是自己给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家长要引导情绪,缓解压力,要让孩子享受家长的关心。从而把自己的压力当作好事,不过分加压,要化压力为动力。

高考完,弟弟伍政阳就开始潜心学习吉他,每天都练上几小时,而哥哥伍政佼已相约同学去了云南旅游。“高考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他俩在接下来的道路上扬帆远航。”郑蓓蓓笑着告诉记者,他们也将出发去云南,跟大儿子会合。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