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这条野草丛生的铁路 外国人眼中“蒸汽机车最后的天堂”

版次:010    2024年07月29日

小渔沱铁矿老火车站

□张学成

2005年6月的一天,两名英国摄影师到綦江拍摄蒸汽机车,单位安排我陪同摄影并采访。

那是一个雨后的上午,我和两名英国摄影师在綦江县城会合后,便直接到了白赶(白岩至赶水)铁路起点白岩站(逢春煤矿所在地)。

白赶铁路是川黔铁路支线,这条支线由重煤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的专用铁路和重钢集团綦江铁矿专用铁路线组成。白岩至小鱼沱段是松藻煤电公司的铁路专用线,全长22公里,当时每天有6辆蒸汽机车在铁路上奔跑,承担着松藻煤电公司每年400多万吨电煤的外运任务。火车到小鱼沱后,与綦江铁矿专用铁路线接轨,最后到达赶水火车站。綦江铁矿的铁路专线上,每天有3台蒸汽机车在奔跑。两个企业加起来,就有9台蒸汽机车在这条铁路支线上运行。

那天,陪同英国人的还有重庆市政府外事办的一名小伙子和一名司机。给我们当向导的是松藻煤电公司运输处负责铁路运输的刘师傅。我们和英国人交流,小伙子当翻译。我们到白岩站的时候,正好有一列蒸汽机车停在煤仓装煤。两名英国人见了,激动地拿起照相机拍摄。火车装了煤,三声长笛后,蒸汽机车喷云吐雾,缓慢驶出车站,然后加速消失在峡谷中。望着火车远去,英国人提出要从火车铁路上步行,拍摄火车在峡谷中穿行的情景。

刘师傅带着我们在铁路上步行了几公里,然后通过一条陡峭的山路登上峡谷岩壁高处,站在这里就能鸟瞰在峡谷中奔跑的火车。为了拍出效果,英国人希望火车司机在经过时,机头的烟囱能冒出浓烟。刘师傅打了个电话后说:“没问题,半个小时后就有火车过来。”

拍了峡谷中行驶的火车,两名英国人觉得还不过瘾,又想进驾驶室拍司机工作的情景。这个要求为难住了刘师傅,因为运行中的火车是不会在半路上停下来的。最后,我们决定到小鱼沱去想办法。经过多方协调,在綦江铁矿专用铁路线上,两名火车司机当模特儿,在两个煤仓之间跑了几个来回,供两名英国人拍摄。

从白岩到小鱼沱这段铁路,两名英国人拍了许多照片。其中叫比尔·哈特的英国人说:“这里的蒸汽机车太美了。在世界上的工业国家,保存得这么完美而且还在运行的蒸汽机车已不多见了。蒸汽机车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标志,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这些奔跑的蒸汽机车就是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太珍贵了!”

之后,又有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比利时、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的蒸汽机车爱好者和摄影师来这里参观摄影,他们称这里是“蒸汽机车的圣地”“蒸汽机车最后的天堂”。国内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旅客也纷至沓来,成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打卡地。

十多年过去了,“蒸汽机车最后的天堂”怎么样了?近日,我陪同几名广西来的作家朋友,再次来到白赶铁路采风。这次我们首先自驾到白岩站,煤矿停产了,这里只剩下遗弃的煤仓和生锈的铁路,飞架在空中的皮带运输线还健在,但早已停运。附近的居民告诉我们,还有一台蒸汽机车停在金鸡岩铁路上。于是,我们又驾车到了白赶铁路金鸡岩站。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台蒸汽机车头和两台内燃机车头。围观的群众说,2005年3月,松藻煤电公司购进了两辆电动内燃机车,之前的6台蒸汽机车逐步停运。当时松藻煤电公司还准备将遗弃的蒸汽机车割成块卖废品,但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最后才保留下5台。

返程时,我们来到綦江铁矿办公楼大门前,这里展示着一台蒸汽机车头。我们从旁边的纪念碑文上得知:这台上游型工矿小型蒸汽机车,1972年由唐山机车厂生产,从1973年5月开始,它和其他2台蒸汽机车一起,日夜不停地奔驰在綦江铁矿的专用铁路线上。2008年11月,这3台蒸汽机车在奔驰36年后正式退休。

锈迹斑斑、野草丛生的铁路从机车旁默默走过,穿过铁矿百里矿区、穿过深山峡谷,走向外面的世界。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