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清代湾底谭氏民居承载着悠远的历史记忆

深山老院贴着的旧报纸 居然是国家一级文物

版次:010    2024年07月31日

湾底谭氏民居第一道朝门

□黄玉才

重庆石柱河嘴乡富民村的清代湾底谭氏民居,俗称“湾底院子”。该民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保存完好,建筑技艺高超,装饰艺术精美,2019年12月被列为第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民居正屋墙上保存至今的清光绪年间《京报》,经复旦大学文博专家修复考证,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价值,是研究清代巴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的实物史料。

深山林海珍藏的双“国宝”,诉说着300余年悠悠岁月,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延续巴蜀文脉。

湾底院子 三代谭氏族人,接力修建而成

河嘴乡地处由川入鄂石柱城北古道要冲,与湖北利川市、长江水运码头重庆万州区毗邻,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湾底谭氏民居,与万州走马镇、湖北利川建南镇接壤,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地。深山古刹银杏堂,与梁平双桂堂齐名,是川东佛教祖庭,名震大西南的明末高僧破山大师,曾流寓银杏堂,留下诗迹游踪和千古佳话。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谭氏祖先随“湖广填川”大潮来到这深山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清康熙年间开始修建宅院,几代人扩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湾底院子”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历前后三代建成,元末明初谭氏由楚迁石柱,《谭氏族谱》载:“在元末徐寿辉、陈友谅互争雄长,天下大乱,于洪武二年二月初二日辰时,父兄子侄七人,从湖北麻城孝感珍珠码头起身入川”“由楚入石后,落业在石柱司石渠里深溪鲤鱼冲等地。”此院落由谭朝贤等三代人修建而成,晚清至民国经多次修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分与当地多户人家居住至今。

湾底院子现存风貌均为清代中期建筑。院落坐西北向东南,坐落于三面环山、前临小溪的“凹”形缓坡上。建筑整体平面呈矩形,面阔73米、进深36米,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纵向两进四合院,横向三重院落,共有6个天井,总占地面积2622.22平方米,建筑面积4824.91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一楼一底。院落原有箭楼、石碉楼等附属建筑,现已不存。

院落正中大门门框及门楣,过厅石门及门楣,正厅明间石质廊檐柱,正厅廊道,正厅梁柱,院落马头墙(封火墙)等处均保留有清代石刻楹联、彩绘及各时期年画、画报等。此外,院落中还保留有清代防洪石渠与饮水石槽,保存状况较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较高的文物价值。

民居设前后两道朝门,第一道朝门呈八字形,开一道正门、两道耳门。朝门门框高26米,设11步台阶。朝门石坊上刻有各种花草动物和人物故事,门框刻写对联“敦化川流物华天宝日,松生岳降人杰地灵时”,门楣题“耕读传家”。左右两侧耳门也题刻楹联,左门“睹云山而苍翠载兴载夺宛若蓬莱佳境,盼庭柯以恰颜爱笑爱语居□羲皇古风”,门楣题“出则悌”;右门联“两面云山拥户,优焉游焉,时培心上地;满空星斗照楼台,悠也久也,长养性中天”,门楣题“入则孝”。

二道朝门石门框题刻楹联一副:“承七龄家风永垂燕翼,绍三槐卉泽丕振鸿基”,门楣刻八仙图,门上墙壁有朱底墨书“山河聚秀”四字。从二道朝门进入中庭天井,正厅明间檐柱上分别雕刻“创业维艰而小子顺泛艰处着想,守成不易愿后人莫以易时为心”楹联,落款“卧观山游泾刊于戊子书”。石柱之间的石栏板刻有山水人物图。正厅梁柱有彩绘“龙凤朝阳”,神龛两边及上面均有彩绘墙饰。正厅明间左侧排架木板上贴有“谭太老爷壹等吏员一名……联科及第”字样的《京报》。

院落第二进右边天井正屋原有5层高箭楼,左侧跨院外原有3层高石碉楼(箭楼、石碉楼已毁)。碉楼遗址后仍存一条深2米、宽1.5米、长200米防洪石渠。院后有从山泉处引水用的饮水石槽,院前左边有水塘。

湾底谭氏民居整体规模宏大,这在以散居形式为主的川渝乡村民居中较为少见,在武陵山区更为罕见。院落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完整,保持了院落原有风貌,对于研究渝东南地区,甚至是川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营造、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建筑布局巧妙,装饰精美。整个院落广泛采用石、木、灰塑、彩画,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及浓厚的文人气息,为渝东南地区所少有;选址考究。湾底谭氏民居选址充分遵循川渝山地民居“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流水青溪来环抱,朝山案山生巧妙”的规矩,充分反映了川渝传统山地民居院落选址的基本原则。

湾底谭氏民居现存大部分建筑均为清代中期原物,而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湖北利川大水井李家大院多数建筑为晚清民国时期重建。两者相比,谭氏民居建筑年代更早、规模更大、整体格局保存更为完整,

清代《京报》

承载历史记忆,见证谭门荣耀

在湾底谭氏民居内发现的清代《京报》,显然更具文物价值。

在正厅明间左侧排架木板上,贴有“谭太老爷壹等吏员一名……联科及第”字样的《京报》,经复旦大学文博专家修复考证,这是清代晚期的《京报》,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文物价值较高。

清代《京报》是指北京民间报房所发行的报纸,又称“报房京报”和“黄皮京报”。它作为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新闻传播载体,内容局限于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但它由北京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一方面它继承明代邸报的余绪,在官吏中发行,含有内参性质;一方面,它公开在民间销售,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

“京报”这一名称在明朝已经出现,但在明代实际上是邸报的别称。至清朝初年,京报与邸报也是同一概念。因为在明清时代,各省都派有专司文报的提塘长驻京师,兵部则派出提塘分驻各省。驻京提塘称为“京塘”,京塘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驻省提塘称为“省塘”,抄录的各省辕门钞称为“省报”。这种省报往往印成单张随京报一同分发。所以“邸报”这一名称就逐渐为含义更加明朗的“京报”所取代。

清代《京报》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它们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6朝。记载和有原报可查的北京民间报房,不下10家:聚兴、聚升、合成、杜记、集文、同顺、天华、公兴、聚恒、洪兴、永兴、同文、信义、连升等,其中以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都创办于咸丰年间。两家报房中,又以聚兴报房的历史为最长,从咸丰年间开张,直到民国十年(1921年)还坚持营业,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

湾底谭氏民居古朴典雅的建筑、精美的丰富石刻,壁上故纸《京报》等文物古迹,这里的一石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不仅仅是建筑的构件,更是见证昔日荣耀与辉煌的岁月老人,见证着谭氏家族昔日的热闹与繁华,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着悠久的农耕文明,为后人传递着土家族祖先聪明的智慧和勤俭持家、勇敢剽悍的民族精神。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