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岩古镇的古与新

版次:010    2024年08月01日

偏岩古镇

□张春燕

一个别致的名字,一片特别的风景,一些鲜活的场景,让你流连于这个小巧、古朴、雅致,又很接地气、现代感满满的古镇。

古镇的北边,有倾斜高耸、悬空陡峭的岩壁,神奇,吸睛,它因此得到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偏岩古镇。

作为重庆市政府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曾经是重庆通往华蓥古道的一座工商重镇。昔日,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声名远播。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其古旧的建筑、古老的景点、古雅的韵致、古朴的民俗依然很好地留存下来,但它又不乏新鲜现代、活力四射的生活。古与新相互渗透,完美融合,演绎出一曲古今相应、动静相宜、旋律相谐的优美乐章。

这里有宏大、开阔、很有气势的古戏楼。以喜庆热烈的红色为主色调,上层是演出间,有帘幕重重的大戏台和宽阔气派的虎度门,四周梁柱上饰以雕刻精美的瑞霭祥云、人物花草;下层是服务间,用于化妆,更衣,存放衣物、器乐、道具、布景等等。相传,在偏岩古镇最兴盛的时候,客商、乡人、旅客云集于此,看戏娱乐,热闹非凡。

望着虽历经岁月风尘席卷仍有着不凡气象的古戏楼,你会痴想:在这儿,上演过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传奇、爱情悲喜剧与市井故事?又有多少人带着各自的才能和迥异的心境,在楼上楼下奔走往来,耗尽热情与生命?

戏楼对面,是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纪念大禹入川所建的禹王庙。纵向穿斗大堂式建筑,黛瓦粉墙,朱红门柱,庄重朴素。寄托了地处黑水滩河边、无数次亲见河水变脸、饱经水患的偏岩人,对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对雨顺天安的向往。

端蒙书院,又名玉屏书院,矗立在古镇老街的半山坡上,朱门青瓦,绿树掩映,梯层直上,气象端肃。书院取名“端蒙”,意在希望就读的学子品正行端,注重道德培养。其校训为“留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也是对“端蒙”这一办学理念的诠释。

还有大红灯笼、雕镂花窗的古老客栈;千百年中往来商贾、八方乡民反复踩踏的古老石桥;荟萃了巴渝民间匠人特点和优势、流传至今的古老工艺,以及传承至今、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如打连响、山歌会、秧歌舞等民间艺术……

古镇上古树众多,其中最多、最有气势、最吸引人的是黄葛树。它们以昂扬又敦厚的姿态,装点着古镇,护卫着古镇,给古镇增添了盎然绿意与浓浓幽情。

在偏岩,还有位于鸳鸯桥头的两棵200多年的夫妻树,它们同样是黄葛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古镇的先人们在黑水滩河支流与干流交汇处,修建起鸳鸯桥。为保护和装点桥梁,他们在南北桥头各栽了一棵黄葛树。经年累月后,两棵相守相望的树越长越近,树根在桥底缠绕,树枝在空中相交,相互依偎,紧紧拥抱。如今,这两棵树依然以甜蜜深情又持久相依的姿态,延续平淡相守的朴素美好,书写悠长恬静的古镇爱情。

偏岩古镇,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据点。从1926年开始,就有党组织的宣传发动、武装斗争在此如火如荼地开展。它还是重庆地下党组织到华蓥山游击队秘密通道的重要一站,也是当年华蓥山游击队经常出没的地方。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和华蓥山游击队的动人故事,许多都能在这儿找到痕迹。红色根据地这一重要标志,为古镇增添了灵动的色彩、雄奇的魅力。近几年,先后有央视《023档案》《岸》剧组、《消逝的星星》剧组、央视《旅行家》栏目等来此拍摄影视作品,央视新闻频道还制作了《走进偏岩》专题报道。

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偏”字,但偏岩古镇并不偏远,更不偏狭。涨水季节的黑水滩河里,飘荡着色彩鲜艳、轻捷方便的气垫船,人们在此游玩冲浪,快乐酣畅;这里既有传统美食、古老习俗,也有网红咖啡、热卖奶茶、新潮服饰……

那日,与几个亲戚在偏岩古镇寻了一临河饭馆,沐初夏雨后清新的河风,看清凌凌的河水、绿油油的树木,还有着鲜艳服装的游人,以及沿河客栈、高大树木、旖旎行人在水中那姿态万千、色彩斑斓的倒影,看一群群小鱼在潋滟水波中、在形态各异的石头间欢快游弋,吃着麻辣鲜香的豆花、土鳝鱼等小镇美食,陶渊明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就从河里、从盘子里升起来,在心中、在河两岸荡漾开。

黑水滩河上,有三座石桥连接两岸,石桥两边都有蓊蓊郁郁的黄葛树相守相牵。最有特色的是位于古镇中间的跳墩石桥,一字排开的桥墩大小均匀,人走上去有点儿小担心,有点儿小惊险,更多的是小快乐。有撑大红油纸伞的女孩,在跳墩石桥上一步一颤地悠悠行走,飘逸轻盈,其倩影倒映水中,恍如一个穿越几百年的幻梦。那古风古韵、那思古幽情,就在河两岸、在所有人关于古镇的回忆、观察和想象中,飘飘荡荡。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