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深山峡谷中有一座百年廊桥

咋从“王成桥”变成“玉成桥”?

版次:010    2024年08月29日

□张平念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修建此桥至今逾170多年,该桥有多个名字:王成桥、玉成桥、蔸溪桥。经过波波折折,最后才称其为陡溪桥。

传说此桥为当地一个叫王启成的开明绅士出资修建,因修桥露富被土匪绑了“票”,索价千金还加百担谷,但王老爷却私信家人宁死不予,遂被土匪撕了票。桥成之时,当地人为纪念王启成的修桥义举,便在桥头立碑,取名“王成桥”。后有好事者石匠,桥头过路歇气,不知是曲解还是故意,在“王”字下边錾了一点,从此变成“玉成桥”。该桥经过上百年洗礼,过往群众根据山势的险峻和河水汹涌的特点,由蔸溪桥改称为陡溪桥的直观叫法,沿用至今。

陡溪桥位于万盛经开区和南川区交界处,两岸山势耸立,峡谷幽深,历史悠久、古香古色。虽然我早已欣赏过重庆众多大桥的雄奇,然而,我却时时惦记着紧邻老家红岩煤矿的这座风雨桥,因为它承载着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全家从北碚天府煤矿搬迁至万盛经开区(原南桐矿区)红岩煤矿工人村,父母都在矿上工作。

其实,认识陡溪桥是从钓鱼开始的。记得四五岁的我,刚告别蹒跚学步,就屁颠屁颠跟着父亲到陡溪桥钓鱼。当时那里人迹罕至,青鱼、石尾、钢锹、黄辣丁特别多,甚至还有团鱼、桃花棒等。从记事起,鱼和陡溪桥就与我结下了深厚渊源。

有一年秋天,我与父亲从红岩煤矿逆流而上,沿孝子河依山而建的碎石公路,到陡溪桥上游一公里处的“母猪塘”钓团鱼。刚下好鱼线,天空瞬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即将倾盆。孝子河两岸除了鹅卵石就是陡峭的悬崖,哪里有我们父子俩的藏身之地。说时迟那时快,来不及收拾渔具,父亲拉上我沿来时的小道,几乎是狂奔一公里回到陡溪桥上。刚躲进廊桥,狂风暴雨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塌下来……从上游倾泻而来的天河之水拼命搅动着孝子河,翻滚着浑浊的泥水,使劲撞击着我脚下两个大石墩,发出巨大“轰隆隆”声。当时那个情形煞是吓人,没齿难忘。

以后,无论是朋友游玩、同学聚会,抑或单位野餐,陡溪桥都成了“快乐目的地”。桥上唱歌、游戏、打牌,桥下钓鱼、游泳、捉蟹,好像没有了陡溪桥的冠名,游玩就少了趣味。从那以后,我对陡溪桥平添了更多亲近感。

陡溪桥地处峡谷之间,横跨性格暴戾的孝子河,两端陡峭山峰耸峙,是一座石蹬基座木质结构的风雨廊桥,加上引桥长近百米,一手牵着南川南平镇,一手挽着南川区石莲乡。陡溪桥,是当地乡民探亲访友、迎来送往的必经之路。

日常,刚下完坡、准备上坎的乡民,都要在廊桥上的长凳坐坐歇个脚,遮个阴,挡挡雨。下力的人,大都把随身带的叶子烟,胡乱裹成筒状,“吧嗒吧嗒”几口,吞云吐雾间,宛若疲惫烟消云散。遇到天气炎热,男人们旁若无人下到河里“扑腾”几下冲凉。桥上的人,则天南地北聊上一通,待气歇匀净了,龙门阵摆“煞割”了,方依依不舍地下桥分头上山。

孝子河中间两座庞大的方石砌成的桥墩,牢牢支撑着整个风雨廊桥,这一站,就是上百年。

陡溪桥为石墩木廊平桥,3孔,每孔净跨度11米,木质部分桥长39米,桥面宽3.4米,桥高5.6米。大青石桥基以上,皆为木质廊桥结构。当年王老爷聘请能工巧匠,不用一颗铁钉,仅用木楔嵌入,廊桥呈双檐双重歇山顶,于木上雕梁画栋,且涂彩龙绘飞凤,也有川东地区民间流行的戏剧人物等。

两个桥墩呈箭形坐落于河中,上方为箭头状。陡溪桥两桥墩箭头上各雕刻一个龙头。现在只见龙头,不见龙角、龙须,龙的头部也部分受损。在石桥墩的下方中央,各雕刻了一条完整的龙,两条龙虽然是浮雕,但同样表现出图案的美观大方和精细的雕工艺术。

如今,因年久失修,木质廊桥破损严重,特别是十年前就已经破烂不堪了,廊桥顶部坍塌,过往踩踏的木板腐朽严重,有关部门不得不把陡溪廊桥封堵,在桥址上游几米处临时建起跳磴水泥便桥。但是,遇到夏秋两季涨洪水,临时水泥便道就会彻底被洪水淹没,乡民们只能望河兴叹。

今年85岁的罗大爷几十年前在丛林镇红岩村当村干部,他对陡溪廊桥的历史最有发言权。他说,这曾经是一座商贾桥,方便三乡两地的乡亲赶场卖山货的。100多年前,南川的茶叶、竹笋,綦江的盐巴、腊肉等,进出都要经过这里,最后大都到万盛场去。因为那里有许多的煤矿,人员聚集,商贸繁荣,又有水路通往蒲河、綦江等地,所以,陡溪廊桥在当时所承担的作用和价值不可小觑。

尽管居住在陡溪桥两边高山上的乡亲大都因为退耕还林搬迁至镇上或者相邻城区了,红岩煤矿也已整体关停,每天过往的村民寥寥,但是对于人们来说,陡溪桥是记忆、是情怀,是一部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2021年底,有关部门对陡溪廊桥进行修缮。本着维持原貌、秉承风格、古朴原始的要求,加班加点进行修葺。目前,一座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陡溪廊桥以新的姿态横跨在孝子河上。

家乡的廊桥,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河里一块块古老的石头,就像岁月的记忆碎片,拼凑出了家乡的历史画卷。它更像一条坚韧的纽带,连接着两岸的居民,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对家乡廊桥的情怀,是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如根一般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它是一种对故土的热爱,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浓烈。它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宁静,让我明白无论走多远,都有一个地方永远在等待着我。那是心灵的栖息地,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每当想起这座古桥,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与眷恋,如潮水般汹涌,如春风般温暖。

(作者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化旅游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