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阵”大幅降低直连卫星功能费,即使信号弱光纤陀螺也能让你“找得着北”
版次:002 2024年09月03日
光纤陀螺及惯导系统装配车间
9月2日至4日,2024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普通市民将如何搭上空天信息产业的“快车”呢?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重庆产“太阳电池阵”将大幅为普通用户降低直连卫星功能费,光纤陀螺将让市民驾车在信号较弱的地方也“找得着北”——未来,重庆依托北斗产业图谱开展精准招商,推进中国星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的数十个卫星互联网重点项目合作实质落地,建设通、导、遥一体化的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和卫星互联网运控中心;建立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联盟,加快推动银河航天、中科星图、星河动力、星际荣耀、天仪研究院、航天驭星等20余家共同体成员的核心合作项目落地,重点培育形成“1+N”产业格局。
打造“人人都用得起的卫星”
昂贵资费将成过去
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或是与世隔绝的山区,如何才能通畅便捷地与外界联系?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不受环境限制、通信质量高的卫星通讯备受推崇,但其昂贵的资费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以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为例,每月10元的直连卫星功能费,仅有2分钟语音通话,相当于5元一分钟,让人直呼“用不起”。而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拓卫星”)创新研发的“太阳电池阵”将大幅降低卫星研制成本,助力打造“人人都用得起的卫星”。
“卫星通讯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芯片成本、硬软件适配成本、卫星建设维护成本等居高不下。”开拓卫星相关负责人介绍,太阳电池阵属于卫星能源设备,是卫星研制门槛最高、成本最大的核心组件之一。自2020年起,开拓卫星持续攻坚,自主研发出业内首条太阳电池阵全自动化生产线,建成2500平方米的卫星核心产品 AIT 大厅,集生产、装配、测试、试验于一体,具备年产200颗卫星部组件产品配套能力。该产品以传统航天50%的研制成本和30%的研制周期,从根本上解决微小卫星单机产品需求的矛盾和痛点,具备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开拓卫星公司将持续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短周期的微小卫星核心组件及整星产品,打造高性能遥感卫星星座,实现遥感卫星数据的消费级商业化应用,让卫星科技实实在在为用户降低使用成本。
不需要导航卫星
光纤陀螺也能为你“精准导航”
卫星用太阳电池阵只是重庆空天信息企业优势产品竞相涌现服务市民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25日签约落地重庆两江新区的率为科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率为科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该校作为国内率先研究光纤陀螺技术的单位,拥有领先的光纤陀螺技术。光纤陀螺不需要导航卫星信号、毫米波雷达等辅助手段,全凭其惯性传感器敏感“自主”运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地质钻控、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重庆正在让“小小陀螺”转动惯性导航大市场,创造百亿元产值。据了解,率为科技研制的第三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通过全模块化、高度集成化、装配全自动化,将光纤陀螺成本从万元量级降低至千元量级,产品可实现规模化应用,大批量进入自动驾驶、能源开采等领域应用。
7月31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与两江新区管委会、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中国四维将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面向多个行业的时空信息服务公司,补齐重庆在卫星应用“通导遥”中的遥感卫星链主企业环节的短板。“今年以来,中国四维、海格通信、长沙北斗院、率为科技等代表性重大项目不断签约落地,各类空天信息产业资源在重庆加速集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00余家。今年6月1日,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对外投资设立重庆海格空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公司西南区域总部,专注下一代卫星通信、导航芯片、模组,以及各类卫星通信、导航终端产品和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建立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营销及工程实施体系。
此外,长沙北斗院已在两江新区设立重庆分院,并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智汇天衡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星图智慧西南总部围绕数字地球、北斗网格码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建设重庆市空天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二十一世纪公司西南总部将在重庆打造智能化遥感大数据中心、应用服务中心、卫星遥感科技创新中心等空间基础设施;重庆八阵图电子有限公司融合西安八阵图和重庆雅讯科技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将在重庆深耕空天信息产业……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