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跳水前绑绷带冲上热搜 运动员身上的“绷带”是什么

版次:012    2024年09月04日

近日,话题#全红婵因劳损跳水前要花半小时绑绷带#冲上热搜第一。全红婵的教练何威仪提到,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时全红婵身上只有一个位置绑绷带,但因长年累月的伤病与劳损,这次巴黎奥运会全红婵身上好多部位都贴上了支持带。那么,绷带到底是什么?与我们日常包扎伤口的绷带是一个东西吗?绷带有什么用呢?

“绷带”其实是“肌贴”

在本次的巴黎奥运会上,我们可以发现,不少项目的运动员都在身上贴满了绷带。运动员身上的“绷带”实际上是肌内效贴,一般称之为“肌贴”。20世纪70年代,以“模仿人类皮肤弹性的新型胶带”为设计初衷,日本脊椎治疗师加濑博士发明了肌贴。

肌贴主要由不含药物的防水弹力布、医用亚克力胶、衬纸组成。其弹性材质和亚克力胶面使得肌贴能够模拟皮肤,有利于肌贴从不同方向为身体提供垂直方向的“垂直应力”和水平方向的“剪切力”,这样能拉起皮肤或皮下组织,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肌贴用的是低敏性医用亚克力胶,而非乳胶,皮肤敏感人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耐受。

值得注意的是,肌贴的大范围推广还是依赖于奥运会的举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日本国家队首次使用了肌贴,让更多人知道了肌贴的存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8个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应用了肌内效贴技术,随着奥运会得到越来越多关注,以及电视转播技术日益成熟,肌贴乘着奥运会这股“东风”,扩大了推广范围,从此被更多普通人熟知和使用,真正流行了起来。

你真的了解肌贴吗

肌贴不是奥运会的专属,也不是运动员的专属,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的运动中使用肌贴,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但你真的了解肌贴吗?肌贴的形状不同,功效也不同。根据肌贴的方式不同,肌贴通常分为Ⅰ型肌贴、Y型肌贴、X型肌贴、灯笼型等六种,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作用。

专家表示,肌贴≠膏药!需要正确使用!肌贴和膏药有极其相似的外貌,因此,不少人默认肌贴就是膏药,但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膏药是药,一般的膏药中含有药物成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内里,从而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而肌贴一般不含药物成分,从物理角度帮助肌肉收缩与放松,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缓解水肿等作用。一般而言,肌贴有以下5个作用:

1.缓解疼痛 肌贴作用于皮肤表面和浅层筋膜,增加了触觉传入纤维的输入,减轻了机械性感受器的刺激,提高痛阈,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2.改善肿胀和静脉功能,促进淋巴循环 增加和皮下结缔组织之间的细胞间隙,促进组织层的液体交换,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减轻水肿。

3.调节肌张力、提高肌肉力量 肌贴可以用于调节肌张力。当肌贴自肌肉的起点向止点贴扎时,可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力量;同时,也可以由肌肉的止点向起点贴扎,此时可以促进肌肉伸展,预防肌肉挛缩。

4.增加本体感觉 肌贴可以增强感觉输入,达到调控神经和骨骼肌活动的目的。

5.改善运动和矫正姿势 肌贴通过改善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失衡,促进肌肉的运动知觉意识,帮助筋膜和肌肉功能重建,达到筋膜和力学纠正效果。

从奥运赛场到日常运动,肌贴不仅仅是提升运动表现和促进损伤恢复的辅助工具,更是人们对自身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关注与关爱的一种体现。希望我们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享受健康。

据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