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打麻草鞋

版次:011    2024年09月25日

□郑中天

过去常见的草鞋早已在城里绝迹,农村也难见踪影。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南纪门坎井街,还是重庆颇负盛名的草鞋市呢!普通的麻草鞋、精致的线球草鞋、暖和的麻窝子草鞋……可谓应有尽有。

那时的草鞋,在下野力的扁担、拉纤的船夫、挑粪的清洁工和小菜贩中十分畅销,因为它的经济实惠和方便实用。要知道,当时买一双“回力”牌胶鞋,相当于普通人家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为补贴家用,年迈的外婆偶尔会从草鞋贩子手中批发百十来双零售。记得8岁那年,外婆交给我两打草鞋(一打十双),叫我到南纪门码头去卖,并嘱咐一双草鞋卖800元(旧版人民币,相当于新版人民币的8分钱)。当时我异常兴奋,居然能做大人的事了!

当时的南纪门河坝,是重庆最大的蔬菜和水果码头,从江津、巴县一带沿长江而下的载有蔬菜和水果的木船,每天有好几十艘,排列在江岸边。城里那些经营蔬菜和水果的贩子,以及等待购买扫舱货的小脚女人们,都蜂拥到船上和菜老板讲生意。

码头的河滩,搭满了密密麻麻的篷子,梆梆糕、糖关刀、担担面、炒米糖开水和藕粉面茶叫卖声此起彼伏。一些光屁股的顽童,在沙滩上追逐打闹,然后滚满一身泥沙,嘻笑着一个个“扑通”“扑通”跳进水中。

我把两打草鞋放到一个不显眼的地方,茫然站在草鞋后面。周围的人是那样陌生,耳朵则被各种叫卖声和笑骂声震得嗡嗡作响,最初的兴奋劲早已烟消云散。站了好半天,没人来过问,我仿佛一只丑小鸭,显得渺小、孤独、害怕。就在肚子饿得咕咕直叫的时候,一个眼大眉粗的汉子站在了面前。

“小崽儿,草鞋咋卖?”那声音令人生畏。“800元一双。”我细声地回答。“这么孬的草鞋哪值800元?我给500元一双,就是照顾你娃娃的生意了。”说完,从口袋里掏出1万元,硬塞到我手中。我想说不卖,可心口突突跳,嘴怎么也张不开,只是一只手紧紧攥住拴草鞋的绳子,眼睛呆呆地望着地下的草鞋。

“好!再给你添1千元,拿去买梆梆糕吃。”我心动了,把外婆的吩咐忘到九霄云外,攥着绳子的手一下松开,那人抓过两打草鞋,然后扬长而去。

我没有去买梆梆糕,看见旁边摆摊的人手握一大把细铁丝圈,高喊“落瓶得彩,乔搁不赢”。禁不住诱惑,心想如果能套瓶雪花膏回去,外婆肯定喜欢。于是花500元买了五个圈,结果啥东西都没圈到。回家的路上又饥又渴,我身不由己地向卖碗碗橘子瓣的小摊走去,花300元,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这才迎着晚霞的余晖,腆着胀得滚圆的肚皮,手里捏着剩下的1万元,诚惶诚恐地向家走去。

外婆的愤怒可想而知,我屁股上的猪儿印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橘子瓣吃得太多的缘故,晚上梦中还在床单上留下了一幅形象逼真的“地形图”。这事后来被母亲知道了,把外婆数落了一顿,从此我再也没去卖过草鞋。

几十年后的一天,来到储奇门下面的滨江公园喝茶。往事如烟,思绪万千,昔日南纪门的蔬菜水果码头早没了踪影,坎井街的草鞋市场也荡然无存。但不知为什么,一提到草鞋,头脑里就会勾勒出那些早已逝去的往事来。

难忘啊,故乡!难忘啊,童年!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