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沧白路 逸闻轶事多

版次:006    2024年09月28日

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市直辖前后渝中区沧白路。著名画家秦廷光白描图。

蜀军政府成员与部分官兵合影

沧白路嘉陵江过江索道(1983.1~2013.12)

□张川耀

重庆市渝中区沧白路原叫炮台街,位于千厮门、临江门两开门之间的闭门洪崖门一带,嘉陵江高坎子城墙之上,具体说在棉花街尾至宽仁医院之间这段。我曾亲耳聆听重庆市分管财贸的副市长余跃泽说过“一条沧白路、逸闻轶事多”。

(一)

余跃泽曾在小什字美丰银行当过练习生,推窗便见沧白路,所以他对这一带很熟悉。他1940年到延安,上世纪50年代初回到重庆,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市委财贸部部长、分管财贸的副市长。

余跃泽在任时定期深入基层参加劳动,有固定联系点,大阳沟菜市场卖猪肉、蔬菜副食,群林市场卖百货,山城副食品商场卖糖果糕点,“老四川”餐厅当跑堂、后厨学烹饪等;到长寿湖组织起网,供应城市鲜鱼;市场煤炭供应紧张时,他下矿井鼓励矿工增产,组织车辆调运。他经常不打招呼深入流通环节、服务窗口,发现问题、树立典型,他有很多一线职工朋友,对社情民意了如指掌,深受财贸职工和市民尊重、爱戴。

1973年5月7日,余跃泽来南桐九锅箐重庆市“五七”干校(农场),黄茅岗财贸系统果树队看望大家。我孩子突然生病、需要回城照料,于是搭上余副市长的顺风小车回城。当年路况差,车行时间长,随和健谈的余副市长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这次邂逅也给我带来了机遇。

那么,我们首先来弄清楚沧白路街名的来龙去脉。清光绪二十九年,炮台街上的东川书院更名东川中学堂,早年便与邹容、熊克武是同志和挚友的杨沧白以府学校长作掩护,追随孙中山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重庆赓即响应,杨沧白、张培爵、朱之洪等在金沙岗朝天观(现重庆饭店位置),率众发动辛亥起义,从清廷重庆知府纽传善、巴县知县段荣嘉手中夺取政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前它是火种传播地,同盟会骨干酝酿斗争秘密议事处,起义时它是革命指挥部。

辛亥革命成功后,急需革命意志坚定、修为秉正的人才,孙中山先是委任杨沧白为四川省省长,后延聘至大本营随待参政,继后出任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长、陆军大元帅府秘书长。“国父”仙逝后,他无意官场权位,更憎恶地方军阀拥兵自重、争权夺利、涂炭人民,于是以身体抱恙为由,返回重庆潜心著述和书画研习,最具代表性的是《邠斋文存》《云隐阁诗集》,英文著作《译雅》等。日寇侵华他义愤填膺,积极奔走力主抗战、动员民众参军、组织物资支前。1942年8月6日,忧心国运、时局的杨沧白病逝于南岸大石坝寓所,社会各界、世交亲属,祭帐挽联排满长街。

杨沧白用生命感动社稷,国民政府痛惜辛亥革命元勋仙逝,派出至交曾任四川督军、时任参军长吕超,代表国府主祭,于右任、居正扶灵,葬于东泉。为纪念他的功德,国民政府将原重庆府中学改名“杨沧白纪念堂”。1943年12月25日,将书院街、炮台街、觐阳巷、香水桥街等撤销,统一命名为沧白路,出生地木洞改为沧白镇,以追缅其丰功伟绩。

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党政军机关、社团党派、文化科研、经济金融、工厂企业也纷纷入渝。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机关,就设在炮台街旁棉花街30号、机房街70号,惨绝人寰的“五三、五四”日本飞机大轰炸,大梁子、小什字、棉花街、长安寺、较场口一带十街九遭殃。为安全起见,于是从主城中心迁至当时还是城郊农村的化龙桥红岩嘴,在爱国进步人士“大有农场”主人饶国模提供的土地上,修房建屋,从而成为名闻遐迩的“红岩村”。

上世纪20年代末,棉花街尾沧白路口有一栋建在悬崖一侧、造型别致、自然平实、视野开阔、举目两江百舸争流、观江北南岸如黛青山的宾馆,取名“南国大厦”。当年,周恩来、吴玉章、陈立夫、张道藩等政要,郭沫若、林语堂、钱穆、李约瑟等名人常在“南国大厦”作众志成城、抗战时政、国学史记、世界科技认知演讲。

30多年前,我有幸与四川美院油画系奠基人叶正昌教授结伴,前往云南大理、腾冲、瑞丽旅游。老先生的儒雅、谦和、博学和德艺令人折服,此后他送了我一幅油画《出峡图》。

20世纪30年代初,齐白石偕丰都籍夫人胡宝珠拜望岳家,应当时四川军阀、掌握全川盐运实权的王瓒绪之邀赴蓉路过重庆,便在“南国大厦”下榻。齐白石在成都为王瓒绪绘制了一套山水12条屏,齐白石一生只绘了两套山水12条屏。1949年底王瓒绪成都起义后,喜好收藏的他出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把山水12条屏等集藏捐公,现在是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去年11月,保利拍卖另一“齐白石山水12条屏”,落槌8.1亿,加上佣金逾9亿元。“南国大厦”上世纪90年代末拆除,新建筑名“南国丽景”。

(二)

千厮门至洪崖洞高坎上有与杨沧白同样伟大、并肩齐名,曾发起和领导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元勋、蜀军政府都督、倾万贯家财支持国民革命的荣昌人张培爵纪念碑。

张培爵的德识才学受袁世凯器重被委任为总统府的高等顾问,当他发现袁世凯背离民国宗旨、倒行逆施时,予以坚决反对和斗争,从而遭袁世凯诱捕,1915年4月17日,被害于北京宛平,就义时年仅39岁。

为纪念张培爵的丰功伟绩,民国政府1935年颁令国葬,荣昌各界集资在卧佛寺为他建了墓园。1944年12月6日,在沧白路滨江崖坎炮台旁,同乡、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政府陆军上将但懋辛用颜体题写的“张烈士培爵纪念碑”落成,高8.5米、宽1.5米。

曾在沧白路这条街上落过脚的,有原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越剧团、演出公司、糕点公司、老政协机关、工商局、市级部分民主党派办公楼等。1982年元旦,国内首条长740米的嘉陵江跨江载客索道建成,2013年底,为建千厮门公路、轨道嘉陵江大桥和布局江北嘴金融街,运营30余年的过江索道退出渝城交通舞台。

1949年1月16日,时任重庆市市长杨森,扯旗放炮、踌躇满志,召集全市政要、社会贤达、民众代表数百人,在“沧白堂”举行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从沧白路到江北水府宫,主桥全长460余米的沧白路嘉陵江公路大桥奠基典礼。由于局势动荡、经费不济、人心惶惶,从此便没了下文。今天的千厮门大桥正是当年沧白路大桥的位置。

沧白路上历史积淀深厚,这条路上曾有猪鬃大王古耕虞主理的四川省畜产山货进出口贸易公司、迁川企业大厦、山货特产捆扎公会、益智书局、印度驻华专员公署。民族实业家、当年赴法勤工俭学归国的忠县人沈芷仁公馆。

滨江面高崖左侧是渝中区上半城粪肥收集下泻站,数十年来辛勤的掏粪、运输工们,把城里20多所旱厕、数以万计居民马桶粪便收集装入椭圆扁木槽罐板车,拉到沧白路倾倒,恶臭半条街。粪肥码头就在洪崖洞下嘉陵江边,十来艘接粪肥的木船一字排开,每天把城里粪便运到远郊,卖到农村当肥料。

据说当年渝中区两江沿岸,有五六处码头收集粪肥。特别值得一说,当年城里车少人稀,粪车工人现在应叫环卫工人。粪车工刚从七星岗风驰电掣把车“放”下坡来,又拉车爬上大井巷,汗水浸湿衣衫,来不及歇气,“放”临江门下坡到沧白路粪肥站,那飞车“三大步”是当时渝中区独具一景,此情此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观。

(三)

明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四筑重庆城,那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门是闭门,明末为抵御张献忠调集船队溯江而上攻城,于是在城墙上一字排开,安装了多门大口径、威力巨大的神威大炮,又叫“大明神炮”,其中一门留在炮台街,还有一门曾安放在枇杷山老重庆博物馆花坛,现在陈列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年深月久,其余的大炮不知所终。

沿着沧白路临崖高坎延伸,便是母城十分难得保留下来的遗痕——当下最直观、最险要,壁立千仞,与江面垂直落差达60余米,重庆保存最完好的老城墙遗迹戴家巷段。著名画家、重庆市文史馆馆员、“神州一鹤”武辉夏画馆设于此已近20年。据他解说,古时常有因情、因困、因病、因灾、因债想不开者,扛不住困厄打击,在此处翻过城墙垛,纵身一跳,一了百了。

人们将戴家巷这段古城墙,称为“舍身岩”“了事岩”“断魂岩”,渝城巴郡的文人墨客觉得这些叫法既不妥又不雅,更是对逝者的大不敬,不是天大灾难、迈不过去的“坎”,谁会来此一跳,于是取名“飞仙岩”。尔后,有在此“了断”“寻短见”者的后人或族人发达了,为超度祭祀“先人”,于清道光年间在崖下建成道观“飞仙寺”,武辉夏不知在此画了多少仙鹤惠人酬友,祝福吉祥。

而今渝中区政府修建了安全系数、颜值极高的多级崖壁步道,人们可以从戴家巷崖顶老城墙下到江边。武辉夏与《碑》《开埠》《填四川》等书作者王雨教授,主动邀请友人喝茶、吃饭、凭吊老城墙,成了他们宣传重庆故城,款待外地来渝朋友和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沧白路滨江连闹市,穷人讨生活容易。高崖之上商贸繁荣,濒临嘉陵江有民生公司开上水船的码头,缆载船多、人流量大。这里是经济欠发达岁月,船工、纤夫、店员、跑堂、搬运、抬滑竿、挑水夫、手艺人、黄包车、洗衣妇等贫苦民众为主的聚居区。天成巷、纸盐河街、镇江寺等和十多条没有名号的深街小巷,横插竖串把依形就势、重峦叠障,房重房、房挨房、房连房,特色独具的吊脚楼、捆绑房、偏偏屋、棚棚居蛛网一样编织起来,弹丸之地竟然密密麻麻容纳下上千户人家和数十商家堆栈。

沧白路下洪崖洞历史悠久,古时苏轼、黄庭坚、曹学佺等文人雅士皆有题刻,清王尔鉴把“洪崖滴翠”纳入巴渝十二景。这里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洪崖洞下是良港,正对江北最早的“府衙”,视野开阔风水好。2006年,迁出所有原住民后,“火锅皇后”何永智引入资金注入新元素,把洪崖洞打造成著名的商业特色地产和名闻遐迩的吊脚楼景观,现在是全国最火的网红打卡地。为满足外地游客观赏洪崖洞绚丽璀璨的灯光、美轮美奂的吊脚楼,每每长假期间,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总是车辆禁行,只允许行人通过,让大桥成为“最佳观景平台”。

(作者系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