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信的演进 从发电报到打视频

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劳动效率得到极致提升

版次:010    2024年09月30日

陈友红

李选彬

梁加乙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发生更迭,电话总机转接分机前那些戴着耳机动作娴熟的话务员工作场景,现在只能在影视作品中寻找“踪迹”了……在75周年的岁月长河中,不少职业工作内容在不断变化优化,让劳动强度降低,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主流,催生职业变迁。

职业变迁故事很多,实实在在的讲述最动人——近日,重庆晨报记者找到曾经的总机电话转接员、退休的钢铁厂炉前工、重庆西机务段机车轮对无损探伤员,记录他们所经历的职业变迁。

从人工转接到5G通信 ——受访者:转接员陈友红

“喂,请转一下分机”“好,稍等,马上给您转接过去”……在20世纪90年代程控电话大规模应用之前,1989年陈友红进厂成为长平机械厂一名总机转分机话务员,一直工作到1994年。今年51岁的她对自己曾经从事过5年如今已消失的职业仍记忆犹新。当时她所在的厂里有100多个分机号码,参加工作不到3个月,就将小电话本上的分机号码和对应的办公室背得滚瓜烂熟,这是对电话转接员最基本的要求。

当时总机每打进一个电话,她和同事们就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准确地把电话线接头准确地插入分机号码对应的小孔内,“有时一天要接几百个电话,完成准确转接就离不自己的背功了。”

当然,转接员的工作再娴熟,人工始终是人工,“特别是同时有好几个电话同时打进来时,就特别容易占线。”

除了转接电话,陈友红和同事还兼职翻译电报。“我们接收到的是一串串电码,每4个阿拉伯数字就代表一个字,根据电码本,找出对应汉字,就可以译出电报电文,再转给收电报的人。”因为电报的价格要根据字数多少来计算,所以发电报人对内容都会非常精简,比如家里父亲突发重大疾病,需要通知远在外地的子女回老家,就用“父病危,速归”这样极简短几个汉字。

“因为搞转接的任务越来越少,特别是1994年前后,一天也转不了几个电话,当时心里还是有一些失落。但是看到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有许多人工岗位都会被取代,心里也就释然了。”

陈友红经历了职业消失,也见证了通信工具迭代升级。转岗第二年的1995年,她花2000多元为家里安装了座机电话。1998年之后,她先后用过诺基亚、VIVO、华为、苹果等手机,平时喜欢通过微信语音与亲友联络。从“总机转分机”到座机的普及,从“大哥大”再到5G手机,陈友红感慨地说,“有时和同事、亲友视频聊天,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和30多年前相比,真的是天翻地覆,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盛,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从“捅条”到遥控

——受访者:炉前工李选彬

铁水滚滚,钢花四溅。钢铁广泛用于建筑、公路、桥梁等设施,夯实了共和国发展之基。重钢退休工人李选彬于1978年—2015年一直在炼铁厂从事炉前工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见证了炉前工人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我觉得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全靠体力;第二个阶段,部分机械化,还是要用许多人力;现在的炉前工仍然存在,但是有遥控机械设备和远程监控,显得轻松多了。”

高炉中的铁水温度高达1600℃,从炉口往炉内看,烈火熊熊,矿石粉、焦炭在烈焰中沸腾起舞……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李选彬顶替父亲进厂前,炉前工的工作环境用“热辣滚烫”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工人距离炉口只有三五米远,“我们要在炉内搅动,用的一根叫捅条的长铁棍,重量有二三十斤,我刚进厂的时候,要两三个人抬着捅条操作,上岗的时候要戴着厚厚的劳保手套,为了防烫伤,手套都是用两副套成一个厚的来弄,非常笨重。”

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李选彬和工友的皮肤经常被飞溅的铁水滴烫伤,有些火星从护目镜上落下来,最容易钻进手套缝隙烫伤手,一烫一个泡。“一般要一个多星期才能恢复,这种小伤对于炉前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使退休9年后,李选彬的眼圈仍然有一圈黑印痕,这也是37年炉前工作带给他的“肌肉记忆”。

2009年,重钢环保搬迁到长寿,作为炉前工人,李选彬见证了这一对于重庆工业转型的历史时刻,炼铁设备的升级让劳动环境大大改观——一个班组原来要10多个人,现在只要五六个人一班;原来出一炉铁水只有四五十吨,现在炼一炉铁水可达400吨以上,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设备的改进,让地面上飞溅的铁水滴也减少了很多,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炉前工岗位仍在,重庆钢铁炼铁事业部炉前作业区副作业长杜子源说,如今工人胸前挂上遥控器后,通过遥控操作炉前的机械设备,就能替代以前要靠几个工人拿着捅条放铁水的工作量。现在炼铁厂有了更多的传感设施,让高炉的运行状况实时显示在大屏上,班长可以对其精准调控,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

从传统工法到扫描式探伤

——受访者:机车探伤工梁加乙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火车载着共和国梦想奔驰不息。机车俗称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机车在拉动列车时,没有像汽车那样的差速器,用的都是硬功夫,轮对的钢筋铁骨也会疲劳受损,产生一些裂纹。机车探伤工就像医生,对机车轮对“望闻问切”,决不能让机车带伤上路。

在重庆西机务段内,梁加乙是一名有着8年工龄的老师傅,她从学校毕业后分配来这里。该机务段内以内燃机车居多,这些机车是各大码头、铁路支线、货车的调度机车,不用跑长途。平均一天有多台机车停靠在待检轨道上,等待起吊、拆卸,将轮子和齿轮从轴上拆下来后,进行无损探伤。

师傅带徒弟是车间的传统方式,梁加乙的师傅检测过蒸汽机车的轮对,所用方法是传统的磁粉探伤,探伤工先对轮子进行冲洗除锈,然后撒上磁粉,再用一块马蹄状的磁铁在轮对表面轻轻移动。如果轮子内部或表面有裂纹,这些磁粉就会沿着裂纹密集分布。

梁加乙学过这种传统的工法,不过,现在她用的是轮齿湿法磁粉探伤机,只要她轻点按键,机器内部就会喷洒液体,给钢轮洗澡。当探伤工再次按键后,轮子在机器内部就会轻轻旋转,此时,一条绿色的细光柱轻轻扫过轮子,就会快速检查出轮子内部是否有裂纹,并会在屏幕上出现伤情提示。梁加乙说,现在自己一个人操作一台探伤机,劳动强度非常小,检测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重庆西机务段检测的主要是内燃机车轮对,现在有了湿法磁粉探伤机的大量使用,带来了整个铁路系统无损探伤生产效率的提升,满足全国铁路网络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人们的安全快捷出行保驾护航。

画外音

各行各业不断 适应时代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经济体量实现了跃升,社会分工也随之改变。75年来,“工、农、兵、学、商”为主的单一职业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此后20多年,取消了800余个职业,新增了600余个职业。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像无人机飞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火锅调料师、数据分析师等,都在推陈出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职业变迁映衬时代进步。”重庆行政学院副教授伏虎认为,随着国家的持续繁荣和新质生产力的不断释放,新一代的劳动者将拥有更多机会通过学习适应新技术。对于普通人的工作而言,都充满了科技感,就连普通的环卫工人,他们也需要通过手持式移动终端,实施精准作业从而提升劳动效率。国家发展追求高质量,这就要求各行各业,适应时代需求。目前重庆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3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70万人,占比居西部第一,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