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大师路顺阳称要把灵魂融入重庆
版次:009 2024年10月11日
抱月琴者为路顺阳
作者与王璐瑶
路顺阳的父母亲
□陈显涪
路顺阳不是重庆人,他是俄罗斯族,1963年出生在哈尔滨,但他特别喜欢重庆。他说,他的生命是重庆这座城市的,希望能把自己的灵魂与重庆融在一起。我问:“用什么来融合呢?”他问答:“用心灵和月琴。”
因为月琴弹得好,路顺阳15岁时被中央民族乐团破格录取,后来成长为我国知名的月琴演奏家。他的月琴由我国制琴大师韩常树老先生制作,名为“乾坤对琴”,音色纯净,价值不菲。
我和他的相识,是因为一首俄罗斯民歌《喀秋莎》。
一
因《喀秋莎》相识
重庆直辖的前一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在北京采访,常住北京重庆饭店。一天晚上,我采访回来,为了解疲,一个人在阳台上唱起了《喀秋莎》。此时,一个弹着月琴唱着《喀秋莎》的男中音闯进了我的阳台,他的音色优美,音域广阔,加上月琴伴奏,可谓一绝。
我对这个不速之客怀着一份声乐的好感。路顺阳说,他是中央民族乐团的月琴演奏员,俄罗斯族人。我们一起唱完《喀秋莎》,他随即与我发生了争执。他说:“《喀秋莎》是俄罗斯的第二国歌。”我说:“是第一国歌吧,不然这么有名?”
他神秘一笑,说:“知道这歌是谁传唱进我国的吗?”我说:“是它自己在我国流传的。虽然作曲是苏联的波兰切尔,但在中国的传唱是在1938年,苏联与日本在珲春地区发生激烈战斗。此时,伊萨科夫斯基创作了这首诗,然后才有了这支歌。所以它本来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创作的,在我国流传很自然。”他却反对这种说法,他说历史是真实的,但是它的流传是靠他的母亲路瑰迎,她是哈尔滨歌舞剧院的女高音独唱演员,俄罗斯族人。
我不信,反问他,“到我阳台上干什么?”他笑嘻嘻地说:“我爱重庆,据说重庆快直辖了,好想去重庆看看,听说这里有一个《重庆日报》的记者,我想与他交个朋友,今后好到重庆去观赏那些美丽的景色。”他还强调:“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我说:“我就是《重庆日报》记者。”于是,我们紧紧地把手握在了一起。
当天晚上,他就把我带回他家中,认识了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全家人都很热情,我与他的母亲一起唱了很多俄罗斯民歌和苏联民歌,如《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纺织姑娘》《喀秋莎》《红莓花儿开》《小路》《灯光》《白桦林》等。全家人打开了啤酒,摆上了冷盘,边吃边唱。
原来,路顺阳的父亲名叫王戈情,一级作家。妹妹王璐瑶是影视明星,饰演过《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9岁就考入了国防科委文工团,后来又成为广州战士歌舞团的舞蹈演员。这是一个艺术之家。
那一天,我们唱到了凌晨4点多,还舍不得分手。临走,我和他的全家再次唱起了《喀秋莎》,我们没有把第一国歌和第二国歌的话题继续争议下去,我相信了路顺阳的话,他的母亲为传唱这首歌曲,有过很大的贡献。她曾经在全国各种演出上唱这首歌,十多次出国演出,也唱了这首歌。我在离开他家之前,听到路顺阳对他母亲说:“我喜欢重庆,我要和《重庆日报》记者同行,到重庆去看看。”他母亲笑着说:“还要给我带回一个重庆姑娘做媳妇,对不对?”
二
渝痴路顺阳
记得路顺阳和我一起回到重庆是1997年的3月18日,三个月后,重庆直辖了。他带了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当然,还有他最心爱的月琴。
火车上,路顺阳弹起了月琴,唱的不是俄罗斯民歌,而是重庆民歌。他唱的是《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重庆是两条江》。这最后一支歌是他创作的,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还配了月琴伴奏。我记得,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从前有两条江,江边住着喜欢吃火锅的人,姑娘有火辣辣的眼睛,小伙有耿达直直的性格,他们是一群勇往直前的人,那是重庆鲜明的个性……”
这首歌一唱,加上月琴伴奏,吸引了同车的旅客。路顺阳为他们大讲重庆和月琴,他说:“重庆是一座最棒的城市,上坡下坡,道路弯曲,不怕风雨吊楼居,市井街巷充满活力。”
我问他,你没去过重庆,怎么知道这么多?他回答道:“我看过很多关于重庆的资料,我还知道仙女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金佛山……我要到重庆去,唱响重庆的山与河。”
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月琴,有小孩大胆问:“这是什么乐器呀,像个月亮?”他于是给大家谈起了月琴:“月琴是起于汉代的弹拨乐器,由阮演变而来。”
小孩问:“你要用它去歌颂重庆吗?我是重庆人,我要跟你学月琴。”路顺阳听说小孩想学琴,非常兴奋,“我一定教你,我们一起去歌唱重庆。”
接着,他为大家弹起了月琴。
我至今记得那琴声的铿锵,仿佛是百万大军在渡长江,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坐在他身边,感受那乐曲,是天边的星河,是心中的焰火,等待星光与露珠的和弦……我感觉他整个身体都在音乐中燃烧。
三
索道上边弹边唱
到了重庆后,他不住酒店,硬要住在我单位的宿舍里。我那时很忙,白天采访,回来就要写稿,我告诉他,不可能有时间陪他,他说没关系,一切都由他自己解决。他说重庆太好玩了,到处都是景点。
我没时间管他,有一天我回到宿舍,问他去过哪些地方玩?他回答说:“天天去坐索道。”长江、嘉陵江,他来回坐,为的是一饱两江眼福。他在索道上边弹月琴边唱,引来不少人围观。他见人多了,立即弹起他的拿手好戏——《百万雄师过大江》。我知道,这首曲子是他在1996年应日本雅马哈公司恳请创作的,这也让他成为电子合成器乐输入月琴音源第一人。
后来,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八一军民联欢晚会,弹奏了这支曲子,震撼人心,全场轰动,数十万人几次热烈鼓掌,可谓石破天惊。在重庆两江上,这支曲子再次弹响,引起了重庆观众的更加雷动的掌声。
他在我的宿舍里住了八个月,天天传出悠扬的琴声,他在这里教了几个小孩,包括在火车上认识的那个孩子。他还应邀去了永川的职业学校,在那里表演了三天,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永川文联的领导盛赞路顺阳的月琴弹出了重庆特色、大众心声、时代精神。
我问:“你在重庆玩了这么久了,知道重庆名字的起源吗?”他回答,“这难不倒我。公元1189年,宋光宗登基之后,自认为双重喜庆,于是将恭州改为重庆府。”
这个回答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四
打飞的为我弹奏
1997年,重庆电视台播出了电视连续剧《山城棒棒军》,这部可以看作是重庆名片的电视剧,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路顺阳日以继夜地创作了月琴《棒棒变奏曲》,从北京一路弹唱到了重庆,在我的宿舍里,一大群人听他弹奏了这支《棒棒变奏曲》。我记得,那是1998年的夏天,路顺阳抱着他的月琴,突然敲响了房门,他的出现令我高兴异常。他是坐飞机来的,我问他为何成了不速之客?他回答说:“就是为了把这首《棒棒变奏曲》弹给我听。”
接着,他饭不吃,更不要休息,便弹起了这支颇具重庆特色的曲子。
一开始,便是川剧的高腔直插云霄,接着便是越过了两江云雾的万里晴空,它划破了渝中半岛的绚烂,仿佛隔着南滨路,看见靠着栏杆找活路的那些棒棒……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坐飞机回到北京。后来我才知道,他还有重要演出,在这次演出上,他应观众的要求,两次弹奏了《棒棒变奏曲》。
五
路顺阳的重庆女友
他在重庆的八个月里,重庆原新歌合唱团的女高声部团员李某为他介绍了个女朋友。那是一个典型的重庆姑娘,有麻辣烫的性格,更有重庆姑娘的美丽面庞。她是永川职业学校的老师,地道的重庆人,父母都在重庆工作。她是独女,很喜欢路顺阳的为人和性格。只是很遗憾,他们最终没有修成正果。
后来我才了解到,姑娘的父母要求路顺阳来重庆落户,路顺阳欣然同意。可是因为工作关系,中央民族乐团不同意路顺阳调离。当然,他是月琴国手,调动哪有这么容易?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都是好朋友,可是就是没有结婚。路顺阳为此很抑郁,但他常常在北京和重庆来回奔波。我想,这段情缘是伟大的,是路顺阳对重庆的依恋和热爱。
他的女朋友曾对我说:“1996年7月26日,我看到《人民日报》上称路顺阳为‘月琴国手’时,我就在想,这个国手是什么模样?后来,他又被《当代中国》杂志称为‘一代琴帝’。我就在想,琴帝必有琴后,没料到,这个琴后就是我,实在是太荣幸了。”
路顺阳说:“她的笑容如同重庆春天的阳光,眼角眉梢都洋溢着无尽的亲和力,这是重庆姑娘的特色。”
我不明白,路顺阳的这番赞誉,究竟是在赞美重庆,还是在赞美重庆的姑娘?
(作者系重庆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