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少人弄明白“龙门浩月”的内涵,此乃一语双关 读书人与百姓都有自己的“龙门”
版次:009 2024年10月14日
今日之龙门浩石梁
前人雕刻在石梁上的菩萨
□姜孝德
解读巴渝十二景,我们绝对不能就风景论风景,如果离开了“十二景”产生的时代背景,离开了当时文人的集体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喜欢那个地方。
尽管,解读“龙门浩月”一景的文章汗牛充栋,然而却没有文章触及到清代县官王尔鉴把它列入巴渝十二景之三的原因。
1 读懂“龙门浩月”,先从地理开始
关于“龙门浩月”,我们根据前人的诗文,大致可再现当年的美景:子夜时分,明月如镜高悬,隔断长江主流与浩中江水的“浩梁”仿佛是一尾游龙正悠闲地逆江而行,龙脊露在水面上,淡淡的月光水一样地倾泻在龙脊上,仿佛给龙梁镀上了一层银。由于浩梁隔断了长江主流对浩梁内浩水的影响,浩水宁静得宛若处子,这时投映在浩水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就像是被游龙守护着的一个巨大的白玉盘。
如此的描述,当然只是“龙门浩月”的静态美,丝毫没有触碰到当时文人面对“龙门浩月”时内心的那一缕欣喜与崇拜。古人言说龙门浩之美,总是大而化之,深怕细与琐碎毁了文章的结构,这让今日之我们摸不着头脑。要真正理解“龙门浩月”,还是让我们从地理开始吧!
龙门浩位于南岸上新街长江上,今天的东水门大桥南桥头下面。广义地说,龙门浩由浩梁(石梁)、上浩、下浩、龙门组成;狭义的龙门浩,只指“浩”——就是石梁内的水域。浩又以老码头为界分上段和下段,上段称上浩,下段称下浩。石梁,可谓之“岛”,长五六百米,最高与最宽处怎么也有二三十米吧,岛分为上下两段,上游一段小,下游一段大。下段,古人谓之黄鱼岭,岭的后部是与陆地连在一起的。上、下两段之间,有一个缺口,天生的,人们称之为“龙门”(也有人谓之浩口)。宋朝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有人在龙门的两边各刻一字,合为“龙门”,可能被后人扩大龙门时毁了。
江中石梁之外是长江主航道,石梁以内谓之“浩”。浩,巴人土语,指江边相对独立的一泓水。前人不懂巴人土语,解浩为小港、港汊,其实都是他们从“一泓水”的意义上揣摸出来的。
2 望龙门,其实没有城门
从前,龙门浩是码头,对岸是重庆城的东水门。丰水期,船来去皆从龙门穿过,可直抵岸边。古时候,龙门很窄,言说“可容艇子出入”,还说船过其间,须有十分的勇气。枯水季节,渡船停靠在石梁外,过渡的人要经过搭在浩梁与陆岸之间的木跳板,才能上船。
重庆城(今渝中区)的人站在江边看对岸,五六百米长的石梁犹如巨龙游江,因而,最佳看“龙”处被人叫作“望龙门”。当然,也有人称,望龙门所望之“龙”指龙门浩。望龙门,没有城门,个别老重庆误把它列入重庆十七门中,这个玩笑就开大了。清代的王尔鉴却没犯这样的错误,他说:“浩在太平门大江对岸禹庙前。水中二巨石,各大书楷行‘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石断处可容艇子出入曰龙门。右有大碛曰黄鱼岭,江水西南来,必扫碛澳徐折而出,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浩即港,巴人谓小港为浩也。”王尔鉴写在《龙门浩月》一诗前的小记,解释得还是比较全面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尔鉴认为的“龙门浩月”的“月”,是江水回旋圆转似月,而非真正的月,这就有几分玄了,不过这也非常契合王尔鉴选择巴渝十二景的美学原则。
“龙门浩月”被人欣赏,估计从明代晚期就开始了。晚明时王士禛游蜀,就记录了龙门浩:“操小舟由龙门登岸。龙门者,江滨积石,中断如门,俗谓龙门浩。”“龙门浩月”为明朝渝城八景之一,王尔鉴挑选巴渝十二景时,选中了此景。
关于“龙门浩月”的“浩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江水东流为石梁所阻,转流向江心回旋形成漩涡,形如满月;二说是皓月当空,月影倒映在平静的浩内,宛若一块巨大的玉盘,江中月影与天上的月亮相互辉映,美丽至极。
3 “龙门浩月”,古人祈愿“跳龙门”
“龙门浩月”虽是一个景点名称,但也是巴渝文人创造的一个绝妙句子。“浩”是巴渝方言,义为“一泓水”;龙门浩是地名,而将“月”字放在后面,就构成了“龙门浩的月亮”或者说是“月照龙门浩”,这里面似乎没有“皓月”的含义。然而,在古代“浩”与“皓”都有“大”义,如《虞书》曰:“洪水浩浩。”如《岳阳楼记》曰:“皓月千里。”最典型的是江淹在《丽色赋》中说:“乘天梁而皓荡,叫帝阍而延伫。”皓荡,就是浩荡。“龙门浩月”,可翻译作龙门大月——因为大月一定明亮,所以大月就一定是明月,解读为“龙门明月”,也一定不会错。因为它们是可以通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双关,“龙门浩月”既可说是“月照龙门浩”,也可说是“皓月照龙门”,真是妙!
在我们细细品味“龙门浩月”时,还发现这里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为什么文人那么喜爱“龙门浩月”,原来其中隐含着他们的祈愿——跳龙门。“龙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民间神话有鲤鱼跳龙门,鲤鱼一旦跳过龙门就化为龙,后来就常用鲤鱼跳龙门来形容某人命运发生了变化。读书人的龙门是什么?当然就是金榜题名了。
“皓月照龙门”是一个多好的兆头呀!龙门处在皓月之下,那不就是前途光明吗,读书人岂有不喜欢之理?清道光年间任重庆知府的王梦庚就说“横江刻巨石,激浪悬飞淙。三月春水涨,游鱼争化龙”,面对好时节、好机会,游鱼当然要去“争化龙”了——咦,这好像是在说人哟!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龙门,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龙门,他们渴望好年辰——天下太平、少些妖孽、丰衣足食。因此,民间对龙门浩的来历又有另外的说法。
传说大禹治水有功,人神共服,于是人们在南山建了一座禹庙朝夕祭祀。有一条鱼化成的龙恨禹,因为禹治水时将其先祖锁在了巫山之下。为给先祖报仇,一个月黑夜,鱼化龙从长江一跃而起打算撞毁禹庙。紧要关头,正从天上路过的太白金星看见,立即脱鞋扔去,岂料鱼化龙功力非同一般,竟将鞋变成的巨石撞了一个缺口。鱼化龙还想撞第二次,太白金星扬起文刷一扫,鱼化龙便瘫在江中了。太白金星说:“想你千年鲤鱼修炼为龙也不容易,你就留下来给大禹看门吧。”后来,那龙便变成了江中石梁。从那以后,龙门浩就成了一个明月特别关照的地方。
4 那些故事,为“龙门浩月”加分不少
传说无法考证,但龙门浩岸上有禹庙却是事实。《巴县志》说:“询之坐中,咸云久废,只山麓龙门浩有小祠曰禹王宫,乃楚人公所也。”显然,这个传说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大禹为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就用传说来表达感激之情。
明清时期,歌咏“龙门浩月”的诗歌很多,特别是它被选入巴渝十二景后,为它写诗的人就更多了。选定巴渝十二景的县官王尔鉴也为他选中的“龙门浩月”写了一首诗:“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雪浪盘古今,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写“龙门浩月”的诗,后人比较推崇张九镒写的“谁将青玉镜,挂在苍鳞龙”,以为此诗非常形象地将“龙门浩月”的美景展示在世人面前,且也显得颇为空灵。
“龙门浩月”之美,还有围绕着龙门浩产生的龙门浩文化,比如关于龙门浩一名的由来,就为“龙门浩月”加分不少。
传说,当年苏东坡路过龙门浩,将江口村改名为龙门浩,并说(龙门)浩后高岸上苏桥(也称东坡桥)旁的石碑上有记载,可惜如今碑不见了。也有人说,岸上正对浩梁“龙口”的龙门寺,其大铜钟上铸有这事,可惜寺毁铜钟失。苏东坡为龙门浩取名,也许只是传说,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马衡却将传说当史事,并写诗赞美道:“东坡取名龙门浩,不愧文豪眼界高。天赐胜迹贯古今,谁不叹服此景妙。”
再比如,重庆城老辈人口中的著名传说《三塔不见面》,其中一塔就在龙门浩。三塔指南岸文峰塔、觉林寺报恩塔、龙门浩卵石塔。民间流传,三塔镇住了一条恶龙,文峰塔镇其头、卵石塔镇其腰、报恩塔镇其尾。三座宝塔各处一方,无论你到哪一座宝塔,都看不见另两塔的影子。若是三塔见了面,洪水会泛滥,重庆城将被淹没。神奇的传说,表达了重庆人祖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龙门浩月”一景是幸运的,王尔鉴之后,蹒跚地走过了两百来年,此景还保存完好,让我们有机会来品味王尔鉴的审美趣味,为什么会把此景列为巴渝十二景之三,也让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理解古代的文化,理解古人的诗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巴渝文化。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