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10月16日
隆兴寺(原名朱羊寺)
□刘茂平
江津在古代称江州,说起“江州第一山”,人们自然会想到龙登山、华盖山、石佛山、骆崃山等,却怎么也不曾想到史上被称为“江州第一山”的竟是周望山。江津名山何其多,为何称周望山为“第一山”呢?
这还得从一首古诗说起。
乾隆版《江津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举人袁州鎏曾夜宿周望山上的朱羊寺,有感于周望山地形胜貌,即兴作诗一首《周望山晚眺》:
周望江州第一山,频年游屐几曾闲。
松高竹茂峰环刹,云散天空月满弯。
瑶澥涛高翻白雪,碧池风静印青峦。
井龙去复无消息,每叩僧扉书自关。
袁州鎏,江津人士,康熙年间举人,曾任河南光山县知县。他在诗中称周望山为“江州第一山”,并描写了周望山独特的风景地貌,可见周望山地位非凡。
周望山位于江津龙华镇朱羊寺村,距江津城区约二十公里,在江津主城与白沙镇之间,一山独树,海拔约500米,松竹茂盛,风景优美,游客络绎不绝。山上建有朱羊寺,始建于宋代,康熙初年重修,后几经损毁,又多次重建,寺中香火旺盛。
袁州鎏之所以把周望山称作“江州第一山”,是有渊源的。早在明朝崇祯年间,江津进士、太常慱士龚懋熙著有《周望山记》,乾隆版《江津县志》(白话本)收录了《周望山记》:“一郡一县,一定要有名山水为之表明,一定要在中央临视远方,周望山正是这样的山。江津其间的高山耸立不可胜数,然而俯瞰长江,千里奔腾,远带城郭,四面而望,只有周望山。因为它的名字就代表了它的含义,用它来表明江津这个地方,就像泰山代表鲁地一样,罕见其俨,这是代表江津的山。”文中称周望山“在中央临视远方”,“是代表江津的山”,在《周望山记》里,似乎找到了周望山为什么被称为“江州第一山”的答案。
清乾隆年间江津县令杨纯伯也作有《登周望山》:
久敛登临足,今朝复此游。
清泉迸石出,高阁共云浮。
黔蜀群峰接,巴渝一水流。
山川何历历,千里望中收。
杨纯伯在诗中写他不止一次登周望山,他描写了周望山上的清泉,朱羊寺的高阁,更赞叹周望山承黔蜀群峰,接巴渝江水,千里山川,历历望收。这是周望山被称为“江州第一山”的又一证明。
周望山有“七山拱手、长江来朝”之说。登山远望,众山拱伏,长江缠绕西北,恰似天边的彩虹。周围有大山顶、尖刀山、中岗山、丰农山、莲花山、马坪山、芳坪山等,走势均向周望山辐射,众望所归,故名周望山。
周望山作为“第一山”在民间也有传说。相传阴阳大师陈作龙游遍名山大川寻访宝地,来到周望山,点周望山为一穴宝地,并作诗一首,足见周望山山形水势之特别:
朱羊两边排,火焰烧白岩。
张公作笔架,东海是砚台。
护国做楼台,莲花遍地开。
若埋得此地,梭井水不来。
“朱羊两边排”是指发源于周望山的两条溪流,东面溪流名“骡溪”,经刁家汇入乘潭溪在龙门场两河口注入长江,北面溪流名“簸箕塘溪”,经燕坝村在鸡公滩汇入长江。“火焰烧白岩”指周望山北面油溪镇太白岩,太白岩山上建有红灯寺,古时被烧毁,相传烧了四天四夜,火光映红周望山,红灯寺遗址位于油溪镇合璧津高速油溪长江大桥桥头。“张公作笔架”指白沙镇复建村张弓山,形似笔架,位于周望山南面。“东海是砚台”指白沙场长江下游东海沱,在周望山顶可见东海沱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护国做楼台”指金刚沱山上护国寺,为江津名刹,位于西面与周望山遥相呼应。“莲花遍地开”指周望山山脚莲花山等七山,形似莲花,拱卫周望山。
阴阳大师恐此地被奸恶之人埋葬,后人祸国殃民,便动议在山上修建朱羊寺,让菩萨来占这一穴地,这是民间传说的朱羊寺来历。朱羊寺后经江津市民宗办批准更名为隆兴寺,隆兴寺曾荣获“统一战线三个文明先进集体”。
“梭井水不来”中的“梭井”则位于周望山西面山脚,又名“金钗井”,至今尚存。嘉庆九年《江津县志·地理·古迹》有记载,相传,从前有位孝顺的媳妇周氏,婆婆患了口渴病,想喝泉水。时逢大旱,土地干涸,周氏遍山寻水来到山脚,忽遇一有异才的人,这人对她说:“把你的金钗给我,我给你泉水。”周氏便拔下头上的金钗给了他,那人把金钗抛在石坝上,清泉随之迸发而出。周氏得到泉水回家,婆婆喝了以后疾病痊愈。现在石坝中那一泓浅浅泉水中,一双金钗还隐隐可见。
这个传说被传为佳话,明朝工部尚书江渊著有《江津八景》,分前八景和后八景,其中后八景第一首《金井寒泉》,便是赞颂这个故事:
传闻孝女购灵湫,投落金钗影未收。
三尺冷涵平地雪,一泓香湛半山秋。
濯缨顿觉尘嚣净,入口方知病疾瘳。
好酿黄流供大脯,未应专美在西州。
金钗井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吸收传说之精华,今龙门孝老敬老已蔚然成风,政府每年都要评选“孝老敬老之星”,龙门还建有星级敬老院,百岁老人的占比更是居江津之首。
周望山名胜古迹众多,有壁书石刻、石佛、千佛岩、佛尔岩、太平塘、奈何桥、木鱼石等古迹。千姿百态的黑石布满山野林间,还有滴水观音、情侣石、鹰嘴崖、猫儿石、夫妻石、母怀树等自然奇观,让人流连忘返。
在周望山半山腰处巨石上铭刻有“五省永禁牛马”五个大字,为清康熙年间石刻,古人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理,不准牛马上山践踏,确保周望山生态良好,长久兴旺。如今,在周望山,村里有一支护林防火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周望山及周边护林防火,巡护溪流,让“江州第一山”更具生机活力,成为人们理想的乡村旅游打卡地。(作者系重庆江津区作协会员)